颜少有为 作品

240.第240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240.第240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第240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陈文斌很满意村民的反应。

两件事说完,大部分村民现场表态支持,剩下那小部分并没有明确拒绝的意思,相信第三件事说出来,不会再有犹豫。

“第三件事和所有人利益密切相关。”

陈文斌先卖个关子。

“啥事啊。”

“书记你快说啊。”

村民们都很好奇,特别是那些刚回村的,估摸着应该是说工作的事。

“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是县里支持,由村委和陈渊共同实施,陈渊将是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

“简单说,就是县里出政策,我们村出资源,陈渊出资金建设,而禹城村将和陈渊钓场合作,共同开发经营。”

陈文斌没有吊人胃口。

可村民们却有点懵。

这算啥好消息?

现在村子不就是陈渊在建设么,无论是漫山遍野的花海果林,还是道路两边铺开的银杏绿植。

包括村里的几口塘,都是陈渊在弄。

这和他们有啥密切相关的利益关系?

撑破天说,无非是提供些工作岗位而已。

村民们交头接耳,不太能搞懂是啥意思,脸上多出几分疑惑。

“哈哈,我看大家似乎还没明白共同建设的含义,我只能说这是好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好事。”

“具体是什么情况,让禹城村建设总负责人陈渊,给大家伙解释解释。”

陈文斌环视一圈村民,等到村民们交流的差不多后,这才笑着继续开口,说完还往旁边移了两步,示意陈渊站过来。

陈渊笑着来到正中间,看着面前的村民笑道,

“村企合作的意思很简单,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样,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一起赚钱。”

“可能有些人觉得疑惑,貌似现在村里就是这种情况,村子给了资源,我承包来做生意,似乎和大家没什么关系。”

“利益密切相关不知从何说起。”

陈渊说到这,看见不少村民都在点头。

却是有些不太明白。

“这事啊,斌叔留了点悬念没说,大家听我把悬念说完就明白了。”

“村企合作,不再局限于资源租赁或承包,村里的资源折算成股份,享受整体开发经营20%的利润。”

“但凡户口还在禹城村,手里还有一块地,哪怕只是一砖一瓦,都能享受股份分红。”

“再说简单点,就是由县里牵头,村委合作,我陈渊实施建设经营,而我在禹城村赚到的每一分钱,大家都都一份。”

这话就非常直白明了。

就连坐在后面的那些老人家,都能听的明明白白。

两个字就能概括。

分钱。

而且没有什么条件限制,只要你户口还在禹城村,只要你还有一砖一瓦在村里,就有你一份。

一瞬间,现场的村民都沸腾起来。

“这是真的吗?”

“自个赚的钱,还愿意和我们分?”

“有房有地有户口就能分?”

村民们非常兴奋,但还是抱有几分怀疑。

钱嘛,无论老少,没人不爱,可这钱毕竟是陈渊辛辛苦苦赚来的,当真愿意和他们分吗?

“这是千真万确。”

陈渊重重点头,继续说,“村企合作是需要签订合同的,白纸黑字的事,谁都没法耍赖。”

“而且对公账号接受村委监管,禹城村也可以成立监管小组,随时可以查阅营业情况,确保每一笔资金透明化。”

这些是肯定需要的。

想要做大做强,一切都将正规化,而想要村民们全力支持,营业方面就得透明,让人信服。

“陈老板,那我们这些员工拿了工资,还能享受分红吗?”

人群后面的陈义衡举手问道。

在场所有员工都看向陈渊,特别关心这个问题。

“哈哈,工资是工资,分红是分红,无论你是否是员工,只要有房有地有户口,就不影响分红。”

陈渊笑着说。

就看到许多员工长松口气,脸上浮现出灿烂笑容。

许多村民也一样。

特别是那些刚回村的。

还有人在算这个账。

“咱们

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240.第240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村登记在册的,应该还有四百户左右吧,如果按照户口分,挨家挨户怕是也没多少。”

“你这人还怪贪心嘞,人家白给你钱还嫌少,不给你就好了呗。”

“就是,你要嫌少可以不要。”

“嫌少还有一个办法,应聘工作啊,现在咱们村大力发展,有许多工作岗位,工资不错活还轻松。”

一句话遭来不少白眼。

虽说红票子惹人爱,没有人嫌少,但这是白给的钱,不感谢就算了,还嫌少就有些过分了。

“其实不算少了。”

陈文斌结果话茬,笑着开口,“你们可能不知道温泉乐园和儿童乐园的经营情况,这几天的营业额,单日最低都超十万。”这种事没必要藏着掖着。

如果村民有心,也能估算出一个大概。

而且项目彻底成立后,他和陈渊商量过成立监管小组,可以查阅经营情况,村民们肯定都会知晓。

“就算一天十万,村子能分两万,一年就是七百多万,每户均分也能有小两万。”

“账不是这样算的,这是营业额不是利润,营业额就想抽两成,人家陈老板恐怕都得亏。”

“那不是还有鱼塘么。”

村民算的很仔细。

在算钱这方面,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吃亏,那一瞬间的智商,堪比爱因斯坦。

陈文斌听到这里,开口打断,

“趁着这个机会我申明一下,陈渊钓场是村企合作以外的产业,是独属于陈渊的产业,禹城村不参与分红。”

“村里三口塘,陈渊都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费接近七十万,这钱在村委账户上,等到时候分红,这钱也会拿出来分。”

随着陈文斌话音落下,院子里的村民又开始嘀咕起来。

有些村民觉得不合适。

既然是村企合作,那就该所有项目一致,鱼塘也该纳入合作范围,至于承包费,完全可以退。

但更多村民却能理解。

人家陈渊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玩,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新农村建设申请到这么好的福利,还争取到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让禹城村焕然一新,前途光明。

再说。

鱼塘本就是陈渊承包的,那就属于陈渊的产业,哪有合作还让人把以前的产业都掏出来分红的。

这吃相太难看了。

惹急了,人家陈渊撂挑子不干,就守着自己的鱼塘,其他事你爱咋咋滴,你又能如何,还能捞着一分钱?

有本事你去促成这些项目。

有本事你带着禹城村发展,带着大家伙挣钱啊。

白给你钱还想贪。

人家的产业,真给你分钱,你拿着能舒服?

村民们七嘴八舌,把那些想着鱼塘的村民,说的面红耳赤。

陈渊和陈文斌很淡定,就站在台阶上静静看着,没理会那些想要鱼塘的声音,也没着急解释什么。

直到村民们声音统一后,陈渊才开口说,

“大家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点,这只是现目前的经营情况,后续肯定还有其他项目,比如果林,比如养殖等。”

“休闲旅游度假这快,肯定还会有其他项目。”

“还有周边,相信大家伙都看到温泉外面的小吃,这几天的生意都不错,可以说比你们在外面打工都强。”

“这些赚钱的渠道我不限制,只要大家有好的意见或想法,可以和我说,也可以和斌叔说。”

“只要能赚钱,斌叔和我,都会大力支持。”

“我说这么多,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村子需要发展,我需要发展,而发展就需要人手。”

“如果大家绝对村里的岗位和工资还不错,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团结起来,我们一起建设禹城村,建设我们自己的家乡。”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陈渊这番话落下,村民们都是满脸激动,包括刚才还想着鱼塘的那些村民,这会都很激动。

是啊,现在只是刚开始。

目光应该放长远些。

人家陈渊有本事,回村从一口小塘开始,两个月时间就能做到如此规模,现在有县里支持,肯定能越做越大。

后面还能更赚钱。

慌什么。

最重要的是,陈渊能提供工作岗位,工资也很不错,让他们这些在外面难谋工作的

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240.第240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能在家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而且还能有分红。

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后生为咱们村做了好事。”

“是啊,梦回当年老村长的时代,也是冲在前面,想尽办法带领村民致富,激情岁月仿若就在昨日。”

“可惜,我们这些老骨头已经没用了,但这些政策,我们完全支持。”

“小斌子,还有渊娃子,你们给村里谋发展,这是好事,放心大胆的去做吧,我们绝不拖后腿。”

后面那些老爷子率先表态。

院子里那些村民也没二话。

“对,放心大胆的做,陈书记,陈老板,这些政策我支持。”

“我也支持。”

“虽然我们不是做生意的料,但也想出一份力,陈老板如果不嫌弃,觉得我能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大会很完美。

不需要唐英和林翠菊她们率先表态,三件事说到现在,村民们仿佛都看到美好的明天,皆是激动的表态。

陈文斌很满意。

不过他还有话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