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第292章 新增项目

第292章 新增项目

“我就说陈老板的效率很快吧,这就出公告了。”

“五小时起步价比均价稍高了些。”

“你可知足吧,原本八小时一场,现在分五小时起步,就好似一包烟拆开卖你一半,那肯定要贵点了。”

“这种模式必然增加工作量,起步价贵点也能理解,而且你们仔细算算,八小时的总价并没有变。”

“甚至后续更便宜,优惠力度极大。”

“非常不错的模式,既照顾到时间不充裕的钓友,时间选择上更灵活,还能满足资深钓鱼佬,钓的越久越便宜。”

不出意外,这种模式几乎清一色好评。

五个小时不短了,完全够钓一场,下班赶过来既能过过瘾,还不至于耽误工作,两不误嘛。

且营业时间内上不封顶,你若想继续钓,可以从早上开门一直钓到晚上关门,钓费还比平时钓两场更便宜。

“我刚算了下,我如果预约一整天,满打满算十七个小时,小塘只需190的钓费,老塘只需748,大塘只需303,比正常两场都便宜不少,完全可以组队玩啊。”

果然,很快就有想钻空子的钓友。

直接组队玩,不仅垂钓时间能比以前多一点,还能节省不少钓费,算下来至少能赚一份盒饭钱了。

别小看这点差距,一个钓位节省一份盒饭钱,就按今天的钓位来算,两场合并成一场,至少也有三百多个钓位。

这得损失多少?

一天好几千,一个月十来万,一年就得百来万了,这是纯损失啊,换算成利润,不知需要多少营业额才能弥补。

“快拉到把你,瞧瞧你那小精灵的模样,陈老板早就想到了,请看友情提示。”

“先礼后兵,陈老板改变垂钓时间,是为了方便更多的钓友,不是让我们来钻空子的,如果非钻不可,对不起,陈渊钓场不提供这个空子。”

遵守规则,共同打造良好的垂钓环境。

当然,钓友们也只是在群里玩笑,真有这想法,也不至于在群里挑明,更多的还是帮忙提醒。

“话不多说,预约走起,今晚下班钓巨青,顺便来个盒饭,生活美滋滋~”

“我去大塘试试,自己掐着表看看按照比赛时间能钓多少,如果成绩不错,下次铁定参赛。”

赛事的影响力还在继续,特别是那些没有参赛的选手,都想来大塘试试,看看自己能有多少成绩。

“我想去小塘,有没有让位的?”

也有想去小塘的,趁现在鱼量还不错,想要多钓一些。

不管想去哪个塘,那些上班族都显得特别兴奋,这下不用等到休息日,更不用想尽办法翘班什么的,下班就能来。

随到随钓,想玩每天都能玩。

甚至还有现在就赶来的,说现在才十二点半,一脚油门杀过来,最多下午一点,钓五个小时才六点,还能赶回去开会打卡。

也不知道是啥工作。

“我感觉这种模式下,生意可能会更好。”陈军看着钓场群里翻滚的消息,忍不住猜测道。

“不是可能,是一定,五个小时起钓,能覆盖绝大部分上班族,平时没时间,现在下班就能来。”陈国笃定道。

早九晚五的工作不多,但晚六的工作却不少,就算是下班高峰期,但一个小时,足够周边的钓友赶过来了。

“这下晚上就是高峰期了。”陈铭深吸口烟,吐着烟雾幽幽道,脑海里开始安排鱼塘的工作模式。

这模式方便了上班族,下班那波绝对是高峰,得好好安排人手。

“改变经营模式,如果生意没有提升,那还不如不改变。”陈渊边回复群里的消息边笑道。

任何经营模式的改变,且不说最终效果如何,但出发点肯定都是想提升效益,五小时起步同样如此。

而且陈渊相信,这种经营模式下,生意肯定能更好。

毕竟没有影响正常的垂钓模式,可以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给更多上班族创造了钓鱼机会。

除此之外,还能带动盒饭生意。

盒饭或许可以提前一点,最好六点钟就开始提供,给那些白天来钓,还要上夜班的准备,吃了饭再走。

想到这,陈渊接着在群里提醒。

“晚饭六点钟开始提供,会不会太早了点?”陈军看着陈渊发出的消息,不由抬头问了句。

“六点覆盖的范围更广。”陈渊解释道。

陈军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

搞定这件事后,陈渊把手机揣回兜里,和陈军他们招呼声,就骑着三轮去老塘,和老妈说说这事。

刚转过弯,来到村马路主路上,路过一处民宿时,忽然被李宜秀喊住了。

“秀姨,啥事?”

陈渊带一把刹车,停在路边看着跑过来的李宜秀笑问道。

“我们打扫民宿的时候,发现一些现金,每个房间都有。”李宜秀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把现金。

全是红票子,粗略估算,至少好几千。

“这些家伙。”

陈渊先是微愣,随即摇头笑笑。

肯定是复赛那些人给的住宿费,虽说比赛公告上面明确写了,主办方会安排复赛选手免费住宿。

不过复赛选手都是有奖金的,而且大奖可不少,索性一琢磨就留了住宿费,也没有和他说。

这事估计是秦奋他们,或者左贤唫提出来的,其他人还没这交情。

“那行,秀姨,把这账记在民宿上。”陈渊收下钱,和李宜秀招呼一声,继续朝老塘去。

路上还看到坐摆渡车的陈文斌他们,各种摄像机拍摄着四周,陈文斌还在讲解着禹城村环境。

宣传是正事,陈渊也没打扰,只是目光交汇时笑着点点头,然后转过弯朝着老塘下去。

“老姐。”

刚来到老塘建筑前,就看到陈莉绕着海啸池转悠,里面也没一个游客。

“干啥呢?”

陈渊停好三轮,走过去问道。

“我在考虑其他项目。”

陈莉抬头望了眼天,然后指着海啸池说道:“现在已经是九月中下旬了,天气已经渐渐转凉,不适合玩水了,除室内的温泉还能运营,外面的海啸池和水上乐园,已经没人玩了,这么大两块地,不能就这样空着啊。”

“不是有两套系统么?”陈渊面露疑惑,他记得王涛介绍时说是有两套系统,除常温外还有温泉系统。

“人太少了,在里面泡温泉就足够了。”陈莉笑着摇摇头,“而且深秋后,外面温度越来越低,海啸池和水上乐园也得停运,所以我和春萍姐商量了,最多国庆后就停止运营。”

“有没有想到什么好项目?”陈渊点点头,随后问道。

老姐说的对,就算目前还能使用温泉系统,但国庆一过,温度降的极快,到时候也没有游客在外面。

室内温泉就足够了。

那么海啸池和水上乐园最好能利用起来。

“两边的场地足够宽敞,我和春萍姐商量,准备在这开设碰碰车项目,大人小孩都能玩的项目,增加亲子互动。”

陈莉指着海啸池说道,随后又遥指对面的水上乐园,接着说道:“碰碰车稍大一点的小朋友才能玩,所以对面会开设游乐电动车,供小点的儿童玩耍。”

陈渊听着轻轻点头。

相较而言,碰碰车确实要危险一些,毕竟会在里面碰撞,太小的儿童不适合,但游乐电动车正合适。

两个项目,完美的覆盖游客范围。

而且这两个项目在城里很常见,那些商场外面都有,甚至一些广场上也有,特别受欢迎,小朋友们很喜爱。

最重要的是,海啸池和水上乐园足够宽敞,绝对比在城里商场外,广场里面玩的更欢快。

“到时候再喊王涛盖个棚子,隔绝雨打风吹,就算冬天在里面玩,也不至于冷的哆嗦。”陈莉继续道。

王涛出品,必属精品,无论是遮阳伞还是周林结婚时搭建的棚子,都有冬暖夏凉的属性,虽说冬天不至于当火炉,但至少能好一些。

“可以,这事你们安排就行。”陈渊没意见。

更换项目,如何收费,是否包含在月卡里,这些都有陈莉处理,休闲这块,本就是她负责。

“还有件事。”

陈莉望着对面的山坡,提议道:“禹城村游玩的项目还是太少了,特别是冬季即将到来,水上乐园的噱头将毫无吸引力,所以我在考虑,要不要增设玩雪项目。”

“玩雪?”

陈渊有些诧异,他还真没想到这快。

“隔壁不是有玩雪的地方么?”

想法是可以,不过隔壁就有个西林雪山,那也是非常出名的玩雪圣地,陈渊以前都去过。

虽说没什么好玩的,但至少名气在那,品牌效应是有的,禹城村打造玩雪项目,不知道效果如何。

“有是有,但你也知道那地方,无非是周围没有其他出名的玩雪圣地,否则绝没有那么大的名气,所以,如果我们做的好,未尝没有好效果。”

陈莉摇头笑笑,随即又道:“而且禹城村需要冬季项目,冬季花海有限,水上乐园关闭,禹城村拿什么吸引游客?”

陈渊下意识掏出烟盒,叼根烟慢慢点燃,脑海里分析着陈莉的话。

禹城村的方向是休闲旅游度假村,如果没有游玩项目,没有足够的特色吸引点,游客凭什么来?

而想要发展的更好,自然需要有适时的特色。

春秋赏花欣风景,夏季玩水,冬季玩雪,勉强能够形成小循环。

“可以整,具体位置你挑选,村里随便造,有什么需要就去找斌叔。”陈渊连抽两口烟,点头认可陈莉的想法。

老实说,他还是挺庆幸有个老姐帮忙,休闲这块能让他省不少心,能让他专注钓场,否则精力铁定跟不上。

“行,一会我找王涛商量。”陈莉点头道。

“工程太多也痛苦啊,但王涛肯定痛并快乐着。”陈渊抽着烟笑道。

钓场和禹城村相辅相成,都在快速发展,村里的工程可不少,大塘还没整好,民宿才刚刚起步,新农村建设更是还没动工,连地基都还没有,冬季玩雪项目又来了。

工程扎堆,能不高兴么。

但这么多工程,当真要把工程队的强度拉满。

“工程确实比较多,但急缓有序嘛,新农村建设可以稍微往后挪挪,先把冬季项目搞定,别入冬了还没得玩,那就冷清了。”陈莉笑道。

“行,你和王涛商量吧。”陈渊没意见。

新农村建设可以暂缓,村民不着急搬新房,至于民宿,村里那么多户闲置的,完全可以先建设那批宅基地。

归根结底还是工程太多,人手有限。

看来需要周建明组织村民帮忙建设了。

一会得找周建明聊聊。

“还有件事。”陈渊丢掉烟头踩灭,拍了拍落在衣服上的烟灰。

“啥事?”陈莉问道。

“钓场经营模式有所变化,五小时起步可钓,一些钓友下班后就能赶来,夜钓可能比较忙,所以我想将晚餐供应时间提前到六点。”陈渊说出自己的想法。

还有一点。

三个塘开放,钓友数量倍增,盒饭供应量提升,只怕员工数量也得增加才行,否则老妈她们几个人太忙碌。

没必要累着自家人。

“时间没问题,员工这块你也放心,各个岗位我都有安排,何况是老妈她们,哪能累着自己的娘。”陈莉笑道。

陈渊也笑了。

有老姐这个左膀右臂就是好,减轻了不少压力。

“那你忙着,我去找周叔,商量村民帮忙建设的事。”

挥手招呼声,陈渊就撤了。

边走边掏出手机给周建明打过去。

然后骑着三轮又回到老塘这边。

“陈老板,啥事啊?”

周建明带着安全帽,从围挡里拆开一个缺口出来,小跑两步来到陈渊这边,活脱脱建筑工形象。

“就是建设的事,你这边计划的咋样了?”

陈渊掏出烟盒给周建明递了根,瞧着缺口那边王涛正看向这边,当即招招手,示意王涛也过来。

“没问题啊,我这边早就准备好了,就等陈老板一声话,就可以通知村民,抽时间过来帮忙了。”周建明接过烟笑道。

正想点烟时,似想到什么,又从兜里掏出一个东西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