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刘娜的震惊
“人们很难拒绝2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果茶,均价只需8元的奶茶。”陈渊淡然一笑。
“这样的价格,会不会太低。”
相对于陈渊的淡然,刘娜脸上的惊讶渐渐化作微肃,“现在市面上的奶茶,基本上都是十几元一杯,那些高端的,甚至能卖到几十元。”
“而在消费者的认知里,一分钱一分货,便宜很难有好货,同样的产品,这样的单价差距,怕是很多消费者都会考虑质量问题。”
刘娜虽然没有负责产品开发战略,但市场开发的前提,需要对自身产品有着绝对的了解,否则连自身产品都不清楚,如何去推销开放市场,如何去宣传产品?
能够一眼看到产品和市场的区别所带来的隐藏问题,说明刘娜的能力确实不错。
“低价攻心,是三只羊奶茶的第一战略,是未来上市逆袭的绝对要素。”陈渊淡然依旧。
他能理解现在的市场。
说实话,以现在15年的市场经济,确实可谓繁荣,这几年不仅是市场经济,人民幸福指数也是非常高。
兜里有钱,手中有粮,许多消费者还会追求精致,甚至就连几个月后即将成立的拼夕夕,在选择战略方向后,也被无数人嘲笑,被各大电商平台嘲讽。
然而再过几年就会发现,聚焦下沉市场,走低价路线是何其的正确,在价格优势带来的差异化,又是何其的吸引人。
其他不说,就以同行做比较,那些主打高端茶饮的品牌,这些年确实很火,各种估值高的离谱,以此成功融资,直至上市。
且上市初期的市值同样高的吓人。
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市值疯狂暴跌,资本不再看好这些高端品牌,反而是走低价攻心,低价之王的产品后来居上。
其估值和市值,均完成弯道超车。
其核心要素,就是四个字:低价攻心,这是实现逆袭的第一要素。
“你想将三只羊发展成上市品牌?”刘娜更加惊讶,一双眼眸睁大不少,特别惊讶的盯着陈渊。
眼眸中还带着不可思议。
一个乡村奶茶店,而且还只是一个在奶茶店里面学过一段时间的员工,出来自己开的店,就想什么上市。
这要是说出去,不知会遭来多少嘲笑。
白日做梦呢,还是异想天开?
“我知道这条路很难,但并非没有可能。”
陈渊能理解刘娜此刻的感受,换做他也会认为这想法有些白日做梦的味道,刘娜没直接说他好高骛远就算好的了。
“如果将奶茶行业简单化,实则只有两步,第一步就是抢占市场,第二步就是拓展品牌知名度,而接下来比拼的就是资本,或者再简单说,就是一个比拼资本的行业。”
陈渊缓缓再道。
“所以你的计划是?”刘娜没有直接否认陈渊,而是耐着性子继续聆听。
既然陈渊敢这么想,倒想看看他有哪些计划。
“首先是规模,也就是市场扩展阶段,奶茶品牌想要成功上市,其市场门店量要有保障,具备足够的影响力。”
“三只羊奶茶的扩展方案,和其他奶茶品牌不同,前期我们要放弃一线城市,从三四线城市布局,一步步拓展到二线及一线。”
陈渊掏出烟盒,叼根烟点燃,深抽一口,说着自己的规划。
“方向可以。”
刘娜轻轻点头,对这一步规划很赞同。
那些高端品牌早已覆盖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不说市场空白,至少还没有完全铺开占据。
这也是许多小品牌喜欢进军的市场。
毕竟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份额非常稀少,又有那么多高端品牌,打擂台的成本高,风险大,完全不值得。
去争抢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相对来说投资小,难度低。
如果真有机会,还有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可能。
“可即便如此,三四线城市也会有许多小品牌,多方混战的竞争,难度同样不小。”刘娜话锋微转。
“所以这就体现低价攻心的策略意义。”
陈渊抽着烟,嘴角微掀,笑道:“这年头,追求性价比同样非常重要,正如刚才所说,人们很难拒绝2元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6元的果茶,均价只需8元的奶茶。”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对加盟商的优惠,比如0加盟费,免费培训,甚至还可以签订营业对赌协议。”
刘娜闻言,眉宇瞬间皱的更深。
“两个问题。”
她伸出一根手指,神色略带严肃,“第一个问题,你并没有解决我刚才说的消费者心理,单价的差距,如何让消费者相信质量问题?”
接着再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扩展市场的加盟,基本上都是以加盟费为主要营收,你取消加盟费,免费培训等,注定需要极大的投入,你确定能够支撑?”
任何行业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规模扩展,其中有个非常重要营收指标,那就是加盟费。
陈渊不仅要取消,还要免费培训,意味着又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成本的消耗非常巨大。
何况还是一个零基础的新品,想要吸引人加盟,所需要的成本更是巨大。
不是刘娜看不起陈渊,而是以现在的禹城村规模,搞不好茶饮品牌还没坐起来,反倒将禹城村项目都给拖垮。
“这便回到我刚才的话题,茶饮行业,本就是一个比拼资本的行业。”陈渊淡然依旧,嘴角始终挂着自信的笑。
刘娜很好奇。
陈渊所谓的资本是什么,真能撑起茶饮店的扩展,亦或者,在这种模式下,真能做到扩展且盈利?
“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陈渊抽完最后一口烟,丢掉烟头道:“所谓便宜没好货,但每个品牌都有各自的目标人群,而有时候面对低廉的价格,人们往往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在这种不拒绝,不期待的基础前提下,如果能做到一定的水平,往往能给人一种惊喜。”
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高端品牌售价昂贵,稍微有点问题,就容易造成心理落差,而平价战略的品牌,稍微弄好一点,反而是一种惊喜。
这就是预期差带来的效果。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也说了,要做到一定水平才能带来反差惊喜,这意味着质量、成本都有要求。”刘娜道。
其意很明显,如何实现成本和盈利的平衡。
再简单说,就是如何能在保证所谓的一定水平质量前提下,以及平价战略的方针下,去实现盈利。
如果只是以平价战略为噱头,再燃烧资本抢占市场,妄想占据市场后调整价格,那么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
“两点。”
陈渊淡然的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所谓的惊喜除产品口味外,还可以是服务质量,营销策略和活动,以及品牌形象和定位等,这些策略对品牌都有加持效果。”
别小看服务,某捞可是在这上面做足了工夫,几乎如同一个梗使得全网知晓,对品牌有极大的加持效果。
而茶饮界,某颜同样将这些做到极致,成为整个行业差评率最低,也是唯一一个差评率低于百分之二。
陈渊想发展茶饮品牌,肯定会扬长避短,将前世那些成功的品牌优势提炼出来。
“第二。”
陈渊继续伸出第二根手指,“顺带说说你刚才提到的第二个问题,零加盟费和免费培训等优惠福利,以及保证质量惊喜的前提下,如何控制成本,实现盈利,我对此只有三个字,供应链。”
想要玩转性价比战略模式,必须要构建自己的供应链。
无错版本在读!首发本小说。
即通过自建原料基地、仓储、物流运输中心等,以降低成本。
聚焦原料,自产为主。
在成本压缩上面,尽可能做到极致,才能实现低价攻心战略,实现薄利多销且急速扩展的布局。
这一点上,蜜雪就做到极致,是其在茶饮界一通乱杀,逆袭成为茶饮界新贵的最重要因素。
与之相比,某些高端品牌为何上市后价值一路暴跌,就是因为供应链不完善,或者说无法自己做主,以至于难以盈利。
而且完善供应链,不仅能控制压缩成本,还能实现原料销售,用长期眼光看,这比费用远超加盟费。
“禹城村有果园吧,你很早就在布局原料?”刘娜听完陈渊的话,认真思索了一会,然后抬头笑问。
“也不是。”
陈渊摇头笑道:“当初弄果园,只是想给钓场增加一些福利,不过在姐夫哥过来后,就有茶饮品牌的构想了。”
原来如此。
刘娜明了点头。
“规划很好,如果按照你的战略方案前行,不说茶饮品牌成功上市,至少也能打造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
沉默一会,刘娜再度开口,先是认可陈渊的战略方案,随即话锋微转,“但正如你所说,茶饮行业是一个比拼资本的行业,我看不到你有足够的资本去支撑。”
所谓供应链,的确能压缩成本,并且做到原料销售,有走低价攻心战略的可能,但前提是,建好供应链。
无论是原料基地,还是仓储、物流运输中心等,前期建设都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最大的成本还不在此。
三只羊完全是零基础,想要吸引加盟商青睐,做到战略规划中的铺设布局,就必须打造出一定的品牌效应,否则谁会平白无故加盟你这个毫无基础的品牌?
这里面所需要的投入,甚至比打造供应链还要大很多。
除非完全直营。
但这需要的资本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我明白你的意思。”
陈渊笑容依旧,淡定回应道:“首先针对资本,禹城村所有项目都可支撑,而禹城影视绝对是最坚实的后盾,针对前期战略,每年倾注几千万,乃至上亿资金都不是问题。”
刘娜闻言,美眸微睁。
禹城村的项目如此疯狂么?
“娜姐或许对于资金会有怀疑,但禹城影视的疯狂绝对超乎你相信,而且不需要太久时间,未来几个月就能见证。”陈渊补充道。
刘娜笑着点头,没说什么。
效果如何,时间会见证,在没有结果前,说什么都没意义。
“接下来再说品牌效应的宣传。”
陈渊也没执意证明禹城影视的前景,更没有天花乱坠的吹嘘禹城村这些项目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虽然系统在手不会输,但时间很快就能证明一切。
“这方面我有两手准备,首先便是禹城影视,如论是广告植入,还是演员出面宣传,亦或者广告形式,都能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宣传效果。”
陈渊继续说着,“而且除禹城影视外,我还有其他网红和明星渠道,特别是明星渠道,这方面的资源无需花费资金。”
刘娜听到这微惊,“你能请动明星免费宣传?”
“今晚你会见证。”陈渊嘴角微掀,保留一点神秘。
年初二,好歌曲上线,叶栀肯定能带来惊喜。
刘娜很好奇。
“其次便是钓鱼运动协会。”
陈渊继续道:“娜姐应该还不清楚,我现在是全国钓鱼运动协会副会长,下个月开始,协会将开启一系列赛事,而我陈渊钓场将是赛场之一,禹城村品牌都能植入到赛事中,直播、录播,杂质媒体等,所带来的宣传流量同样不容小觑。”
刘娜瞬间从好奇转为惊讶,甚至是震惊。
一双美眸深深看着陈渊。
陈渊对茶饮品牌的布局,绝非毫无意义的幻想,而是做好了诸多准备,布局可谓环环相扣。
从茶饮本身而言,做好了战略方案,铺设规划,甚至做了供应链准备。
从外部资本而言,有禹城村项目支持,禹城影视拍摄的影视剧,可以随意植入广告宣传,旗下演员可以代言广告。
还有明星代言,还有钓鱼运动协会赛事的植入宣传。
这种种准备加持下,可以说将发展茶饮品牌的成本,尽可能的压缩到了极限,而且还能保证品牌效应的宣传。
“我忽然有种感觉,你发展的这些项目似乎都是环环相扣。”刘娜带着几分惊讶赞叹。
陈渊想要的茶饮品牌,似乎并非没有可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