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合情合理

“听说有老臣谏言要严惩大哥,说若轻饶,定会动摇国之根本,真好笑,他们的国之根本这么容易动摇?草扎的吗?”

“不过民间依然多是为大哥求情的。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尤其是文人,游砚出身贫寒,他的存在代表了大邺为数众多的寒门学子,且他是因揭露皇子罪行入的狱,若朝廷容不下他,那想要靠着学识成为大邺之栋梁者,就成了笑话。

温锦托着小脑袋:“现下就看两方角逐了,只要不是一边倒就好办,就容易达到咱们的目的。”

不能轻饶,也不能重判,那就不轻不重外放好啦。

要求严惩游砚的老臣,在朝中也是德高望重,尤其在意礼数规矩,他们谁不是一步步熬上来的?怎么游砚这个毛头小子就能平地飞升?

那他们之前熬的那些岁月算什么?

苏韶和薄江隐晦地对朝中人才轮替更迭推波助澜,如此才好让朝臣抓着游砚不放,让皇上想揭过都不行。

最终是岐王提的建议,游砚虽鲁莽却情有可原,并非罪无可恕的过错,且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不如将之贬官外放,好好反省反省。

皇上见岐王并无袒护的意思,意味深长地问:“你与他们兄妹都是旧识,之前几番求情,这会儿却要贬他的官职?”

“儿臣为他求情,并非因与他是旧识,只感叹他们手足情深,也怜惜他的才华,然身为大邺子民,只要能造福百姓,在哪里都是一样,且他之前举动确实欠妥,到底是年纪轻,还需多磨炼才是。”

说得合情合理,岐王先前的求情,也皆是求皇上不要重罚,伤及游砚性命。

“朝中对游砚的争论儿臣以为都有道理,他虽罪不至死,却也不可轻轻揭过,将之外放磨炼,方能让他感知父皇对他的垂青有多难得,如此也能警示世人,皇家威严不可冒犯。”

皇上没立刻做决定,事实上他已拟好了让游砚接下来办的差事。

也不是说朝中无人,非得要游砚才能办,实在是游砚每回办差,都能最合他的心意。

再说回此次查办私田,皇上早知其中有问题,问题还很大,先前不是没有让人办过,可不是诡异地身亡,就是能力不足查不出东西,只能任由这个根结越来越大。

直到交到了游砚手里,他一个文质彬彬的文臣,竟真就能给办了。

此等人才若是外放,岂不可惜?

但若不追究……

想到那些个要在朝堂上触柱死谏的老臣们,皇上一个头两个大。

“若外放,依你所见,选何处为好?”

……

游砚贬官外放,为贤王贪腐一案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他被从牢里放出来时,竟自发来了不少人,当他一露面,场面甚至有些无法控制。

“游大人受苦了!”

“大人一心为民,乃是我大邺之幸!”

各种花儿果儿争相投掷过来,让温锦一时恍惚,仿佛回到大哥高中探花那日。

她扶着大哥上车,家里已经备好了热水火盆,一刻不耽误地给大哥洗尘去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