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除了田字格,其余每样来5沓,劳你找一找彩笔。”
“好的。”
青年按照沈青的要求,往篮筐内装入一沓沓本子,接着,他在靠墙陈架旁走来走去,末了,取下三个物件。
物件一,成排摆列的水彩笔,笔身的颜色,对应了笔尖的颜色,外面封了一层塑料膜。
物件二,是一半个巴掌大、手提包样式的塑料盒,盒上贴有水彩笔图案,笔身呈圆柱形,又细又短。
物件三,是一高25厘米、圆柱形的透明盒子,里头装满铅笔样式的彩笔。
青年:“前两个是水彩,最后一个是蜡笔,要哪一款?”
沈青:“小花,你来决定吧。”
“嗯---”沈小花抿嘴思索片刻,“哥,要第三个吧,水彩笔,虽然颜色艳丽,但气味刺鼻,闻多了,会头晕的。”
沈青:“成,来5盒彩色蜡笔,再来两盒铅笔,三个卷笔刀,10块橡皮。”
卷笔刀,由塑料盒+铁刀片制成。
个头小巧,使用时,将铅笔插入盒中,左手握紧塑料盒,右手转动铅笔,铅笔的木质部分,便会被削成一层一层的,笔芯也会被削尖。
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铅笔,用小刀削,费时又费手,买卷笔刀,能省事不少。
“好,这就给你装。”
青年咧嘴一笑,他算是看出来了,来人是个大客户。
须臾,篮筐被装得满满当当,三人来到柜台结账。
青年:“画本,1毛一本,方格本、数学本、作文本,5毛一沓,彩色蜡笔,1块2一盒,铅笔,1块一盒,卷笔刀,1毛一个,橡皮,5分一块,拢共17块3毛,给17块就行。”
沈青:“哦,对了,再拿两个文具盒。”
文具盒是铁的,上面印有花卉图案,青年拿了两个,“文具盒,5毛一个,拢共18块钱。”
“哇,18块...妈,瞧瞧人家,一出手,就花18块买文具,我要5块钱买一支钢笔,你咋就不同意呢。”
沈青一扭头,发现一盘髻妇人,拉着一锅盖头小男孩,站在店门口,观望店铺内的文具。
“铅笔、数学本...橡皮,篮筐里装的都是性价比超高的实用品,18块,听着贵,是因为买得多,瞧着...能用一学期呢。
钢笔...你才上小学一年级,铅笔字还没练好,买什么钢笔啊。”
“哼~”小男孩撅嘴不服气,“过年后,我揣着压岁钱,自己去店里买。”
“你小子,长能耐了,是吧?”妇人揪住小男孩的耳朵,一边往南走,一边训斥道:“归根结底,你的压岁钱,还是从我钱包里出的。打个比方,我不给阿虎红包,他爸,也就是你舅,会给你压岁钱吗?”
小男孩:“嘶,痛,妈,你说得不对,姥姥和姥爷,没和舅舅住一块,住在单位分的老房子内,过年时,你没塞红包,姥姥也给我压岁钱了啊。”
妇人很想说‘回娘家时带的礼品,也是花钱买的啊’,但她忍住了,“你小子,竟学会了顶嘴,回家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妇人领着小男孩,拐进一家专卖小板凳、搪瓷盆、鸡毛掸子等日用品的店铺。
另一边,沈青付了钱,青年寻一布袋,把本子、笔、票据等物,装入袋中,递给了沈青。
沈青将布袋放进背篓内,与青年又寒暄了几句后,方领着沈小花离开了文具店。
兄妹俩在二楼逛了一圈,买了两筒羽毛球、两把雨伞、四个大电池等日用品后,踩着楼梯下到了一楼,继续慢悠悠逛了起来。
碰到价格实用、价格尚可的商品,就停下来买了。
如,五花肉,小芹菜,辣椒,笋瓜,咸菜,白糖,干黄花菜等。
再次走至寄存处时,小背篓的容积已被消耗殆尽。
咚---
沈青将木牌放到桌子上,“你好,取一下背篓。”
戴红袖章的男子,拿起木牌,看了看正面的刻字和背面的图案,来到盖有蓝布的大背篓前,掀开蓝布,拿起背篓上的木牌,与手中木牌拼在一起。
两个木牌合二为一,正面,刻有一个‘东’字,背面,画了一条跃出水面、啃咬莲花的鲤鱼。
“嗯,对上了。”
男子收起木牌,把蓝布叠成四方块,再将大背篓,搬到办公桌外面,“小伙,你查一查货,没问题的话,就把背篓拿走吧。”
“成。”沈青检查背篓。橙子、苹果、棉衣、毛衣、鞋子等,一件都没有少,“小花,走,回家。”
“好嘞~”
兄妹俩刚出商场大门,就听见一道悠长的呦喝声。
“草莓,新鲜的草莓,草---”
草莓,一年能种两季,1-2月份种下,4-5月份采摘,或者,8-9月份种下,11-1月采摘。
当然,在大棚内种植的话,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草莓。
沈青扭过头来,没看到鲜艳的红草莓,看到一个青年,斜靠着一辆三轮车的车把,车兜内装满...带着绿叶的草根。
那叶子,呈倒卵形,边缘是偏钝的锯齿状,一株草根,带1-2个小叶子。
原来,是卖草莓苗的。
“小花,在菜园种两行草莓,怎么样?”
沈小花一想起那红彤彤、酸甜可口的草莓,就忍不住流口水。
“好耶,这会子种,不到春末,就能吃草莓了。”
二人走至三轮车旁,车主热情地说道:“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刚拉上手闸,你俩就来了。正宗的香草莓苗,结出来的果子又红又甜,一株只需5分钱,要多少?”
香草莓,是玉城本土的草莓品种,个头小巧,只比一元硬币大一丢丢,但颜色靓丽,甜度偏高,口感十分不错。
因为产量低,保鲜时间短,果肉偏软,容易被压伤,所以未像桃子、梨子、黄杏那样,隔一片区域,就会有一个大的种植林。
沈青看向车兜,草莓根呈黄棕色,表面粘着一点点湿泥,叶子跟铜钱草叶一样小,却很翠绿,像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驱动异能,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绿点。
“这么多草莓苗,还都带着绿叶,是从大棚里挖的吗?”
“嗯。”
车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我爸、我妈、我媳妇、我女儿、我儿子,我们一大家子,都挺喜欢吃香草莓的。
我便用厚薄膜和竹子,在屋后搭了几个大棚,专门种香草莓。
果子结得多的话,自家吃不完,我便送给邻居、亲戚,或者挑到镇集上去卖。
前两天,清空两个大棚,打算种些别的果蔬,车兜内的草莓苗,有老根,也有匍匐茎长成的新根,无论哪一种,结出来的果子,都很甜的。”
草莓,一般有四种繁殖方式。
一,种子繁殖
草莓,能吃的部位是膨胀的花托,花托上一粒粒或青、或黑的子,才是它的果实,果实可以拿来育苗,但...育出来的苗,绝大部分品相都不佳,容易结歪瓜裂枣。
二,茎尖、腋芽繁殖
剪掉草莓的茎尖或腋芽,在无菌环境下,将其培养成新的植株。此法,对环境、技术要求较高,且很费时间。
三,分株繁殖
草莓,和枣树、韭菜一样,也是会分蘖(nie)的。草莓采收后,将母株挖出,
分离出长有根须、绿叶的分蘖,移栽到别处就行。
四,匍匐茎繁殖
匍匐茎,是草莓母株上一种特殊的茎,其会像藤蔓般在地表上蔓延,且每隔20-35厘米,茎上便会生出一些根须,扎进土里,将它剪下,连根挖出,移栽到别处,就得到一株新的草莓苗。
三和四,是常见的草莓繁殖方式。
沈青:“能挑吗?”
车主:“能啊,随便挑。”
沈青快速挑了30株根粗、叶绿的草莓苗,“我挑出来的这一堆,全装起来吧。”
“好嘞~”车主寻一网兜,将沈青所指的那堆草莓苗,装进了网兜,“5分钱一株,30株,拢共1块5。”
沈青付了钱,将网兜丢进背篓,包了一辆三轮车,与沈小花坐车来到大桥北边,也就是人民路最南端,等了十来分钟,车头写有‘陈庙-玉城’字样的小巴车,便缓缓从西边驶来。
随即,兄妹俩乘车回了安宁村。
路过豆子家时,瞧见豆子坐在压水井旁杀鱼,6斤重的大鲤鱼,被放在了搓衣板上。
嚓---
豆子左手抓着鱼尾,右手握着菜刀的刀柄,用刀背剔除一片片鱼鳞。
学校放寒假了,校门口没啥人,地,还没干透,一走一个泥脚印,是以,豆子的辣片摊暂时停业,年后再出来摆摊。
“呀,大青,你回来啦。”
豆子刮完鱼鳞抬起头,瞧见了土路上的兄妹俩。
“大青,上午有个人找你,他骑着一辆蓝色摩托,自称叫赵浩。他在桃树下等了一个小时,不见你回来,便骑车离开了,说...去镇上转一转,吃个饭,玩一会,下午再过来。”
赵浩,是赵和的哥哥,辣条厂合伙人之一,他来安宁村,八成是为了送分红。
“行,我知道了。今天去玉城买衣服,碰到一个卖水果的摊子,摊上的橙子,又大又甜,我便多买了一些,来,送你几个尝尝。”
沈青卸下背篓,双手伸到篓底,抓出四个橙子,沈小花接过,小跑着将橙子放到压水井旁边后,她快速返回了土路。
豆子看向橙子,圆鼓鼓的,散发一股诱人的橙子香,“嚯,橙子...可是难得的鲜物,正好,我爷昨日喝了冷风,有点子咳嗽,待会儿,我把橙子切开,撒点盐上锅蒸一蒸,让我爷趁热吃了它。”
橙子,有消食、生津、行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撒盐上锅蒸,祛除‘寒性’的同时,还能保留其药性。
橙子和橘子是亲戚,家里没有橙子,也可将橘子横着对半切开,撒点盐上锅蒸熟,吃了同样能止咳。
沈青:“四个不够吧,我再多送几个。”
“够了。”豆子连忙摆手,“一天一个,也能够吃四天了。我爷咳的不严重,四天时间,一准能治好。”
沈青双手伸进篓底,又掏出三个橙子,让小花送到压水井旁。
豆子:“使不得,七个橙子得有两斤重了,这是稀罕物,卖价可不低,快拿回去。”
“我哥买了好多斤橙子,我俩一人一天吃两个,吃到年后也吃不完,你就收下吧。”
说完,不待豆子回答,迅速跑回了土路。
沈青:“背篓里装着新衣服,你手上沾满鱼腥气,拿起橙子,再把它们塞进背篓内,衣服染上腥气,可就遭了。”
“那~”豆子迟疑片刻,“那行,橙子我收下了,我奶腌了一罐糖蒜,待会儿,给你送过去一些。”
剥掉蒜皮,仅留1-2层薄皮,洗干净之后,在淡盐水中泡上一天,捞出控干水分,再放入罐中,撒上一些白糖,再浇一些凉白开,密封腌制两个月,便是糖蒜了。
糖蒜,白里透黄,晶莹透亮,咸甜适中,口感脆爽,配上白馒头,风味堪称一绝。
“行啊,豆子,你继续杀鱼吧,我先回家了。”
“好嘞~”
兄妹俩回到家,大黄兴奋冲上前,这一回,它没有抬起前爪扑人大腿,而是用肋骨去撞人的小腿。
“哥~”沈小花揉搓狗头,“大黄尾巴摇得那么欢实,一定是饿了。”
清早,离家之前,沈青往狗盆和猫碗里放了红薯、糟鱼、鸡蛋,是以,大黄和小狸,不会饿肚子的。
这时,小狸风一般跑了过来,在沈青两脚之间画‘∞’字。
果然,吃饱和嘴馋,互不耽搁。
“背篓里有牛肉饼,你俩吃不吃?”
喵---
回答他的,是长长的喵叫声。
沈青开锁走进堂屋,卸下背篓,掏出三张牛肉饼,一张,递给沈小花,一张,丢给了大黄,一张,一撕两半,一半,嚼碎喂小狸,一半,自己吃。
沈小花嚼着牛肉饼,抬头看挂在墙上的钟,时针在‘2’的右边,分针指向‘6’。
“呀,都2点半了。”
“买衣服+逛商场,可不得2点半嘛,你慢慢吃,我去把草莓种了。”
沈青几口吃完手中的牛肉饼,拿着竹篮、扒铲、抓钩、草莓苗,来到了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