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415章:来到古禅寺

“喔,好吃欸。本文搜: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小美眼睛发亮。

“我之前吃到的西瓜子,瓜壳瘪瘪的,里面没多少货,瓜壳倒是很有味道,酸酸甜甜的,蛮好吃的,就是...吃多了舌头疼。”

西瓜子瓜壳上的酸性物质,遇上唾液,会混合成高浓度的酸性水,令舌头组织皱缩,产生麻麻的感觉。

而且,西瓜子瓜壳比较硬,麻麻的感觉,又令舌尖知觉不灵敏,导致人们无法控制...舌尖从碎裂瓜壳中掏取瓜仁的力道。

次数多了,舌尖被瓜壳刮伤,痛觉战胜麻麻感,自然会觉得舌头痛喽。

沈青:“小美,好吃你就多抓点,另外三样也抓点,小涵,你也抓。”

小美和小涵照做,各抓了两把零食后,便以要回家吃午饭为由,想要往外走。

“等一下。”

沈青拦住二人,并往她俩的衣兜里,各塞了2分钱,才肯放行。

待二人背影从院中消失,沈小花解开手里的布袋,兴奋道:

“哥,看,我今天挨家挨户去拜年,收了好多零食。小美和小涵,也收了好多,不过,她俩来咱家前,把布袋放回自己家了。”

沈青看向布袋,里头装满瓜子和其它零食。

如,花生、小糖、葡萄干、红枣干、红薯干、话梅干、日本豆等,其中,瓜子占比八成。

日本豆,也叫鱼皮花生,由面粉、红糖、带皮花生仁,加一些辅料制成,口感甜中带香,硬、脆相宜。

沈青捏起一个日本豆丢进嘴里,外皮咸甜咸甜的,很硬,使劲一咬,嘎嘣一声,裂成两个半球,用舌头掏出瓜仁,饱满脆爽,再咀嚼外壳,硬硬的,但越嚼越香。

嗯,是记忆中的味道。

前世,沈青小时候,很爱吃日本豆,咸、甜、硬、脆、香,五种味蕾体验,甭提多好吃了。

长大后,市面上,没人卖散装日本豆了,有袋装的,味道却不如从前了,只有甜和香,吃多了,还会觉得很腻。

这种小零食为何被称之为日本豆?

一说,因为它远销日本,二说,因为日本人长得像立起来的花生豆。

无论这两种说法是真是假,日本豆好吃是真的。

“哥,你喜欢吃日本豆啊!”沈小花把手伸进布袋里,翻找一通,挑出8颗日本豆,“喏,都给你。”

刚才,她手指都伸到袋底了,才找出8颗日本豆,全送出去,意味着...她自己吃不到了。

沈青心头一暖,只拿走4颗日本豆,“8颗太多了,我吃几颗尝个味就行,时间不早了,我去煮饺子,下午去庙里逛一逛,怎么样?”

大年初一,不能动菜刀,昨日包的饺子,便是今天一整天的伙食了。

“好呦~”

沈小花嚼着日本豆,开心的回答道。

沈青走入仓库,将摆有饺子的高粱杆箅子,端进了厨房,接着,开动铁锅烧水。

二十分钟后,鼓鼓的、元宝形状的饺子,被盛出了铁锅,放完一串几十厘米长的鞭炮,兄妹俩才开始吃饭。

吃完,歇了一小会,叮嘱大黄看好家后,兄妹俩便离开了小院。

沈青没骑二八大杠,他和沈小花,沿着煤渣路,一直往西走。

他俩一边走,一边观察道路两旁的景象。

如,立在树梢上的鸟窝,风一吹,便会荡起一波波绿浪的麦田,骑着树枝,互相追逐打闹的孩童,被妇人抱在怀里,眼珠滴溜乱转的婴儿等等。

略过供电所,算是进入镇中心了,道路两旁的门铺,都是关门状态,继续往西走,走到派出所时,路旁有摆摊的了,毕竟,古寺就位于派出所的西侧。

虽然已是下午了,来上香的人依旧很多,路边的小摊,可以归为三大类,卖花的、卖香的、卖供品的。

货物,有的摆在车兜内,有的摆在长条桌上,除了带盆的花卉和塔状的香外,没有哪种物品,是摆在地上的。

“哥,快看,有卖梅花的。”

沈小花拉着亲哥,来到一个小摊前。

三轮车的车兜和车框横板上,皆摆着装满梅花枝的竹篮,摊主是位胖墩墩、面相富态、笑起来笑意不达眼底的妇人。

摊子上的梅花,枝子表皮紧实有亮泽,梅花有三个色,紫色、黄色、粉色,花瓣一层叠着一层,煞是好看。

三色梅花,源头...八成是李佑的梅花林。

摊主咧嘴笑着招呼道:“小伙,要几枝梅花啊?我家梅花6分钱一枝,1毛钱两枝。”

其实,家里有梅花枝,但...没有紫色和黄色的梅花。

沈青记得季雪在野集摆摊时,一枝梅花,她卖4分钱,三枝梅花卖1毛钱。

不过,今天是大年初一,价格往上涨了涨,也实属正常。

沈青环视四周一圈,没有看到季雪,她不是说...要趁着过年烧香、买花的人多,

要来古寺旁边摆摊嘛,估计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5分钱一枝?好贵啊!”沈小花拉住沈青的手,“哥,咱先进寺里,上完香,再出来买吧。”

拿着梅花上香,确实不大方便。

“行,走。”

摊主见二人转身要走,立刻敛起笑容,她可不信对方嫌贵,上完香,还会返回来买花。

“哼~”摊主撇了撇嘴,“买不起,就不要凑到摊前来。嫌我卖得贵,你在禅寺周围转一圈,看看哪家摊子不是这个价。”

沈青扭头看向摊主,他的表情和眼眸,明明不含任何情绪,摊主却突感浑身冰凉、鼻子吸不进空气,像掉进漂有浮冰的大塘一般,难受得要命。

摊主僵硬地别过头,眼睛往上瞅,佯装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哥,甭理她,走,买香去。”沈小花拉着亲哥,走近一家专卖‘香’的小摊。

长条桌上,摆满了不同形状的‘香’,圆柱状、片状、小塔状,其中,圆柱状的香,有长有短、有粗有细。

摊主是个后背有点弓、皮肤黢黑的老头,笑起来,能看到他少了一颗门牙。

“小伙,我家的香,都是近三个月产的,一点都不潮,点燃后,保准一烧到底。”

香,烧到一半,突然熄灭了,是不吉利之召。

在寺庙周围卖潮湿的香,会被香客揍的。

沈青指了指一把40厘米长、细圆柱形的香,问道:“这个怎么卖?”

摊主:“5毛钱一把,一把有30根香,每根香的尾端,都插有竹签,两个人都点香的话,我建议买两把。”

禅寺,是一座古寺,占地面积不大,供奉的佛像却挺多,5毛钱一把,算正常价了。

“行,来两把。”

沈青拿了两把香,并递给摊主1块钱。

摊主接过纸币,又是用指腹摸,又是对着阳光看,验明真伪后,指着圆柱形、粗如小拇指、长60厘米的香,道:“小伙,要不要来两根大长香,一根5毛钱。”

“不用了,两把细香就够了。”

说着,领着沈小花来到禅寺的门口。

禅寺,位于煤渣路的南侧,大门面朝北,正上方有一块牌匾,写着‘禅寺’二字,围墙是棕黄色的。

穿过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几百年前,概因,围墙内皆是古建筑,屋檐,用大圆木支撑,上方还有镂空的木雕,屋顶,坡度较缓,四个角往上翘,就连脚底下的青石砖,上面的磨痕,都表明其是几百年前的产物。

很奇特,一进入古寺,哪怕寺内香火缭绕、香客众人,心,突然安静下来了。

正对着大门,是一株古槐树,个头不高,主干却很粗,粗到两个成年人手拉着手,才能将其抱住,粗壮的侧枝,几乎以平行于地面的角度生长着。

眼下还是冬天,槐树虽没有发芽长叶子,但也不像其它树那样光秃秃的,因为,树枝上挂满了红布条。

槐树主干旁边,有一个比大水缸还要大的香炉,里头插满了大长香,一旁的地上,有一小土丘似的香灰堆,堆上落了好多粗竹签。

槐树旁,香烟缭绕,映得香客的脸上,都有些看不清楚了。

怪不得,摊主会推荐大长香。

小院的东侧、南侧、西侧,皆建了带檐柱的屋子,每一间房里,都供有佛像。

“哥,从哪一间屋子开始上香啊?”

“西侧,从北往南数第一间。”

“好嘞。”

随即,兄妹俩踩着青石板,走进一间屋子。

屋里,供着一座慈眉善目的女佛,佛像身上的色彩,历经时间的冲刷,变得有些暗沉了,但颜色依旧丰富、偏暗。

佛像前方的香案上,摆有香炉、蜡烛、绿豆糕、苹果等物,再往前,地上摆了两个蒲团。

沈青拆开一把香,取6根香,借住香案上的烛火,将这6根香点燃,并分给沈小花三根。

蒲团,是用来跪拜的,目的为有具体要求的祈福、忏悔,或者有强烈信仰者,会通过跪拜,来向佛祖表达虔诚之心。

普通游客,上香时,无需跪拜,向佛像形‘合掌礼’即可。

合掌礼:双腿并拢,站直身体,双手合十(可夹住香),低头鞠躬。

兄妹俩行完合掌礼后,将手里的香,插进香炉中,接着,去下一间屋子。

禅寺里的屋子,都很有历史气息,墙上的青砖,泛白,布有刮痕和凹坑,佛像和木雕,颜色偏暗,但是,屋内干净整洁,墙角看不见蜘蛛网,佛龛(kan),也就是供奉佛像的木质品,看不到一丝积灰痕迹。

显然,这儿时常有人打扫,且打扫得很用心。

良久,两把香所剩无几时,兄妹俩来到疑似主殿的屋子。

这间屋子,占地二十多平方米,比其它屋子大一倍,门口坐着一位僧人,身旁没摆卦筒,他正在敲木鱼,屋内有三尊庄严肃穆的金色佛像,让人不敢妄语。

沈小花抿紧嘴巴,跟着亲哥一起行礼、插香,眼珠不敢乱瞟,生怕惊扰了佛祖。

与她相比,沈青就放松多了,他插完香,注视着佛像,思索...佛像金光闪闪的,是镀了一层金箔,还是纯金打造的呢。

他心里清楚,答案是前者的可能性,为99.99%。

忽的,沈青发现佛像的影子会动,准确点来说,是佛像底部、靠近佛龛处的影子。

香案上的蜡烛,比其它屋子的蜡烛,要更粗、更长,烛光也更加明亮,因此,佛像、佛龛投下来的影子也更加清晰。

沈青凝视影子片刻,佛像和佛龛连接带的影子,仍旧在动,好似...有个活物,躲在了夹缝处。

是...老鼠?

很快,沈青否定了这个猜测,因为,那个‘活物’钻出了夹缝。

三角耳,杏仁眼,短鼻梁,全身雪白,尾巴蓬松,黑影的主人,竟是一只...大白猫。

白猫前爪使劲往前伸,后臀向后、向上翘起,伸了一个大懒腰,接着,轻轻跳到香案上,啃食盘里的绿豆糕。

“妈,看,白猫在偷吃供品。”

整间屋子,有七个人,除了沈青、沈小花、僧人外,还有一对母女、一对父子来上香。

妇人,约摸三十多岁,皮肤白皙,眼神哀愁,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书香气。

女孩,约摸六七岁,梳着低马尾辫,圆脸圆眼睛,腮帮子略鼓,点名白猫偷食者,正是她。

僧人扭过头来,用一种很平淡,又很有穿透力的声调,说了一句‘佛渡众生’后,又继续敲木鱼了。

当哒---

空灵的木鱼声,萦绕整间屋子,令人的心,无比的宁静。

白猫蹲在香案上,尾巴贴着桌面裹住四肢,这是一种很悠闲、很放松的进食姿势。

看来,白猫是禅寺的常客,甚至是常驻民。

“哥,我能摸摸那只白猫吗?”沈小花嘴角弯眼,眼里满是希冀。

“不行。”

沈青摇了摇头,大白猫伸懒腰时,前爪的爪掌,处于完全张开状态,沈青清楚地看到了它的爪勾,棕灰色的,很长,尖端锋利,越靠近爪掌,颜色越深,厚度也明显增加。

直觉告诉他,这只猫的武力值,不亚于豆子家那只混社会的狸花猫。

“想摸猫?待会儿回到家,让小狸陪你玩个够。记住,在外面遇到猫,它不主动过来示好,你就不要主动摸它。”

“好,听你的。”

“爸,我也想摸大白猫。”

留着平头的小男孩,朝着一位高壮青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