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419章:张桂玲薪资

梅枝底部裹蜡,一,能减少梅枝水分流失,二,能抵御细菌、清水的侵蚀,从而降低梅枝发生烂根的速度。首发免费看书搜:读阅读

沈青扫了一眼堂屋,瞧见条几的两侧,皆多了一瓶梅花。

是用罐头瓶装的,一瓶装‘8根梅枝’。

那些梅枝,似乎都是侧枝,因为,枝子又细又矮,组合在一起,像一颗镂空的,开有三色梅花的足球,立在罐头瓶的瓶口处。

簌---

沈小花掀起西厢房的门帘,一脸求夸奖道:“哥,桌子上的梅花,怎么样?”

沈青:“好看,汽水瓶里的花,疏密有度,枝丫走向和每一朵花,都贴合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拔的韵味。小花,厉害呐,第一次插花,就插得这么好。”

“哪有~”

沈小花腼腆一笑,眼底却闪烁着‘自豪’情绪。

“其实,挑一根枝子较长的梅花,将底部剪短,斜插进瓶中,便会有‘疏影横斜’的效果。

刚才,我试了试这种插法,结果,美,是挺美的,可...总感觉它跟周围景色不搭配。

于是,我就剪断梅枝,换一种插法。”

确实,一个瓶子只插一枝梅花,韵味、美感兼具,但...过于清冷、高雅,与过年张灯结彩的喜庆氛围不相符。

沈青嘴角轻扬,“厉害,第一天插花,就知道好几种插法。”

“嗐~”沈小花捋了捋自己的羊角辫,“不厉害,那几个插法,都是在美术书上学到的。哥,你想闻着梅花香入睡的话,就把条几上的两瓶花,搬进东厢房吧。”

“不用。”

沈青摇了摇头。

“我的卧室,最不缺花香了。

欸,对了。

被你掰掉的梅花和撇断的梅枝,你放到哪里去了。”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习俗,今日不能使用利器,因此,沈小花插花时,并没有用剪刀,而是徒手撇断枝子、掰掉梅花。

沈小花:“哥,我知道...今天忌讳多,不能动利器、不能扫地。我将掰下来的梅花,夹进了书本里,过一段时间,它们就会变成扁平的干花。碎枝子,我拾起来,摆在了窗台上,晒干后,可以当柴火烧。”

“行,你先歇会,我去做晚饭。”

说完,沈青走进了厨房,烧水煮饺子,煮熟捞出,每个碗里夹一根鸡腿,便开始旋饭。

除夕,熬到凌晨,初一,天不亮,就起来了。

是以,吃完晚饭没多久,兄妹俩就上下眼皮子直打架,念及明天还要走亲戚,于是,兄妹俩各回各屋睡觉了。

……

翌日,正月初二,晴。

晨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远处,群山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

哗---

沈青抄起竹扫把,从南往北,扫院子里的鞭炮碎屑。

扫时,小狸跑过来捣乱。

一会儿抱人裤腿,一会儿整只猫趴在扫把上,顺着竹枝往上爬,一会儿发疯似的跑酷,溅起一阵阵雾土。

然而,一个哑炮,被竹枝不小心弄爆炸了。

砰---

爆炸声有点闷,但是,由于它是在鞭炮堆里炸开的,因而炸飞不少碎屑。

爆炸声响起时,小狸身形一僵,下一秒,风一般冲进堂屋,躲在门槛旁,警惕+好奇地盯着竹扫把。

沈青也不管小狸,继续挥动扫把,将鞭炮碎屑扫成一堆,还压一盆清水,将它们泼湿。

接着,走进厨房,着手做早饭。

热了几个馒头,切一盘卤猪后腿肉,用酥肉、木耳、山药、蒜苗,熬了半锅烩菜。

馒头松软、后腿肉软烂入味、烩菜咸鲜味美,兄妹俩、大黄、小狸,吃得很是舒爽。

吃完,歇了两个小时后,沈青从仓库推出二八大杠,蘑菇干、糖、果子、放进车篮,橙子和黄纸,挂到车把上。

本地习俗,过年走亲戚时,若亲戚家已故之人,与自己关系较亲,如,姑姑、姑父、姨、姨父、姥、姥爷等,是需要带些黄纸的。

青往狗盆、猫碗里,倒足够量的食物后,走进了堂屋,“小花,收拾好了没有?”

“好了,马上出来。”

话音刚落,沈小花掀起了门帘。

她的穿着打扮,和昨天差不多,羊角辫、浅棕色外套、黑绒裤、加绒棉鞋,只不过,羊角辫上,戴了亮晶晶的发圈,衣兜,也有点鼓鼓的。

“哥,走吧。”

“行。”

沈青锁好门,推车来到土路。沈青双手握紧车把,左脚蹬动车轮,车身向前滑行六七米后,右腿高抬,平着划出一道弧线,再往下落。

腰肢一扭,坐到了车座上,右脚也落到了脚蹬子上。

他双腿蹬得很慢,沈小花小跑着追上去,双手抓住车后座的两侧,像‘跳木马’一般,跳到了车后座上。

座上绑有厚垫子,因此,她并不觉得硌。

很快,自行车向东一拐,拐到了直通许家寨的土路上。

略过杨树林,土路两旁便都是麦地了,与半个月前相比,麦苗没有长高,颜色却更绿了,风一吹,便会荡起一波波绿浪。

路过大队门口时,正巧遇见李坚、柳苏一行人往外走。

小老头李坚扶了扶眼镜,“咦,沈青,你来许家寨走亲戚啊?”

沈青:“嗯,是啊。”

沈小花察觉车速变缓,“哥,我下来,你们叙旧。”

“好。”

沈小花双手按住车后座,胳膊崩直,令身子腾空,再向后方跳去。

咚---

沈小花双腿微屈,双脚稳当当接触到了地面。

另一边,沈青跳下了脚蹬子,“李老师,你们这是要去哪?”

李坚一行人,每人怀里都抱着一个厚本子,本子的封皮上,还夹着一支笔。

李坚:“哦,我和学生,都是从外地来的,在本地没有亲戚。

昨天,在村里转了一圈,去书记、会计、村长家拜了拜年。

今天,没有啥事干,我领他们去实验田转转,记录一下麦苗的数据。”

“这样啊,你们忙,我先去走亲戚了。”

“成,回头有时间,和你好好聊聊小麦病虫害防御。”

“没问题。”

沈青还未骑上车,李坚却走上前,掏出5毛钱,递向沈小花,“小姑娘,喏,给你的压岁钱,拿着吧。”

沈小花眨巴眼,她不认识李坚,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也不敢拿钱。

沈青:“李老师,这是我妹,叫沈小花。

小花,这是省城来的大学教授,叫李坚,他身后站着的人,是省城农业大学的学生,他们来许家寨整实验田,研究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

李老师给你压岁钱,你就拿着吧。”

“教授!大学生!”沈小花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这俩随便一个拿出手,都很稀罕欸。”

“小...叫小花,是吧?好好学习,将来,也考上一所好大学,喏,给你的压岁钱。”

沈小花接过钱,“谢谢,李老师,新年快乐,祝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呦,嘴挺甜,也祝你学业精进,前途无限好。”

说完,李坚挥了挥手,领着柳苏等人,往西边走去。柳苏走之前,朝兄妹俩点头微笑,打了一声招呼。

“哥,那位冲咱俩笑的短发姐姐,长得可真漂亮呐,明眸善睐,脖颈修长,脊背笔挺,气场清冷中夹着一股子韧劲。

听玉娟姐说,玉磊姐剪了个短头发,你说...玉磊姐上了大学,气场会不会变得和那位姐姐一样啊?”

“会不会...待会儿见了面,不就知道了,走。”

沈青跨上了自行车,他骑得很慢,等到车后座猛的一重后,他便开始提速了。

须臾,沈青骑到一‘?’型路口,他往南一拐,骑了一段距离后,来到了大塘。此刻,大塘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一道道粼光,还挺好看的。

水面上,没飘一只鸭子,岸边却蹲着两个小姑娘,她俩各拿一根细长的竹竿,啪,哗,拍打水面玩。

那俩人,梳着同款高马尾,有着同款高原红,腮帮子皆鼓

鼓的,穿着同款上粉下黑棉衣套装,区别在于一大一小,正是许玉娜和张泽的两个女儿,小琪和小莹。

沈青放缓速度,沈小花先跳下车,沈青紧跟着跳下。

忽的,沈青瞧见...小琪被一朵漂浮在水面上的枯叶吸引住了,她伸直胳膊,欲用竹竿将那枚叶子拨到岸边。

然而,叶子越飘越远,小琪上半身奋力往前探,沟坡,是斜的,再‘探’下去,会有一头栽进大塘的风险。

沈青:“喂,小琪,别勾叶子了。”

姐妹俩听到动静,一齐扭过头来,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咚---

她俩扔掉竹竿,哒哒跑到自行车前。

小琪伸开两个手掌,“表舅,新年快乐,红包拿来。”

小莹也伸开两个手掌,“表姨,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上来就要压岁钱?

沈青嘴角微抽,两个老实人,生出了两个小财迷。

沈青:“压岁钱,吃完午饭再给。”

小琪眨巴眼,“表舅,现在给,也是一样的。”

沈青摇了摇头,语气里夹有不容置喙意味,“不一样。”

姐妹俩抿了抿嘴,一起看向沈小花,“表姨,压---”

沈小花双手插兜,掏出两把奶糖,放到小琪和小莹的掌心,“我们村的小孩,互给压岁钱时,都是用奶糖或小糖来代替钱的。”

“表舅,你...欺负人。”

姐妹俩瘪着嘴,收起奶糖,头也不回地冲进了院门。

本地习俗:未成婚女子,是不用给晚辈压岁钱的。

沈青不相信姐妹俩不知道这个习俗,不过,小孩子调皮捣蛋,大人当然不会跟她们计较。

这时,许玉娟探出院门,瞧见兄妹俩后,笑道:

“我就说...小琪和小莹,咋撒鸭子似的往回奔,原来是碰见你俩了。今天,有道硬菜。”

沈青推车走上前,“什么硬菜?”

许玉娟:“做出来你就知道了,咦,小花,你头上的发圈,挺好看的啊。”

沈小花扯下一个发圈,往前一递,“几天前,我哥带我去城里的批发市场,这对发圈,就是在那里买的。”

许玉娟接过发圈细瞅。

布料,是纱状的,有点硬,还亮晶晶的,皮筋,是宽的,回弹性很强,工艺...不是把布料缝成圆筒状,再将皮筋放入筒中,而是...将长条形的布料,叠成褶皱状,直接缝在皮筋上的。

“做工挺不错的,我上次去批发市场,光顾着按老样子进货,压根没在布料、皮筋店里仔细逛。下一回,我进些亮片布、宽皮筋,让我的小摊上,多一种商品。小花,给。”

沈小花接过发圈,将其戴在了羊角辫上,“用缝纫机缝吗?”

许玉娟:“嗯,前几天,我在二手家具市场,淘到一个缝纫机,磨掉铁锈、重新喷漆、换上新皮带,比我妈的缝纫机还要好使。

我打算...白天卖货,晚上缝发圈,或者剪掉衣服上的线头,将松动的扣子缝紧。

我妈,用她的缝纫机,跟着我一起干,不累,每天白天+晚上,拢共就干三四个小时。

纺织工薪资一个月20左右,我想按这个标准,给我妈发工资,我妈不同意,说...当妈的给闺女帮忙,那是天经地义,哪能要钱啊。

我说...你不同意,我就雇别人来干,一个月20,怎会招不到人。

我和我妈谈了半天,终于达成协议:她给我干活,我一个月给她10块钱。

大青,小花,你俩是不知道,自从那次谈话之后,我妈笑容变多了,胃口也变好了。我爸说...我妈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我妈一直想靠自己,买四套银首饰,送给我们四姐妹。

挖草药、绣鞋垫、做衣服,挣不了几个钱,有了这份收入,她的私人存钱罐,一月比一月重。”

沈青认为妗子之所以高兴,还有一个原因...许玉娟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没有工作、天天跟在江风后面跑、让人头疼的女孩了。

沈小花:“玉娟姐,你可以在批发市场、百货商场,多逛上几

圈,挑选更多的发圈款式来仿制。”

“不行~”

许玉娟摇了摇头。

“我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卖货,不能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发圈款式一多,姑娘们会挑花眼,拿不定主意买哪一条。

顾客围在发圈摊前,挑来挑去的,我去急着要赶往下一个村子摊,我该怎么办?撵客,影响声誉,不撵客,耽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