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阳看着被五花大绑满脸慌张的白木卡,心中暗暗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机会,从狼国狠狠敲上一笔,既能削弱狼国的实力,又能为阳国谋取更多的利益。
“给他换个地方,还真当是来这里做客的吗?”
白木卡被关押在一间简陋却又防守严密的营帐之中,他满脸愤懑地坐在干草堆上,心中对李二阳恨得牙痒痒。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奉命前来边境走个过场,竟会落入这般境地。
“那李二阳实在是大胆包天,竟敢如此对我,等我回到狼国,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白木卡咬牙切齿地说道。
而此时,李二阳正在营帐外走来走去,思索着对策。
他知道,白木卡的身份敏感,狼国必然会尽快想办法营救。
他必须在此之前,让白木卡乖乖听话,开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将军,这白木卡该如何处置?”
一名副将问道。
李二阳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先不要急于审问,让他尝尝我们的厉害,消磨消磨他的锐气。待他心生畏惧之时,便是我们谈判的好时机。”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白木卡在狱中的日子可谓是苦不堪言。
饭菜简单粗糙,营帐阴冷潮湿,还有时不时有士兵前来故意吓唬他。
白木卡自幼养尊处优,何曾受过这般待遇,渐渐地,他的傲气被磨去了不少。
一日,李二阳走进营帐,看着狼狈不堪的白木卡,笑着说道:“白三公子,这几日可好?想必你也该明白,如今你在我手中,生死皆由我掌控。”
白木卡抬起头,恶狠狠地瞪着李二阳:“李二阳,你别太得意。我狼国实力雄厚,定不会放过你。”
李二阳却不以为意,缓缓说道:“实力?如今你在我的地盘,还谈什么实力?我想,你姐姐王后得知你被俘的消息,恐怕心急如焚吧。若是你肯配合我,或许我还能考虑放你一条生路;若是执意顽抗,那你这一辈子就别想再回狼国了。”
白木卡心中一惊,他深知姐姐对自己的疼爱,若是自己真的出了事,姐姐必然会伤心欲绝。
但他又拉不
李二阳看出了白木卡的犹豫,心中暗喜。
他知道,是时候抛出自己的筹码了。
“白三公子,我李二阳也不是不讲道理之人。
只要你让狼国拿出五万战马和五万牛羊来换你的命,我便放了你。怎么样?这条件不算过分吧。”
李二阳一脸轻松地说道。
白木卡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五万战马?五万牛羊?你疯了?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李二阳冷笑一声:“哼,我这可不是疯。你想想,你在狼国是什么身份?你姐姐是王后,你在朝中也颇有影响力。这五万战马和五万牛羊,对于狼国来说,虽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也并非拿不出来。而我,抓住了你这张王牌,他们就不得不乖乖就范。”
白木卡心中暗自权衡利弊,他知道李二阳说的没错。
若是狼国真的不顾自己的死活,那自己这条命就算是交代在这里了;但如果狼国真的拿出这么多财物来换,自己回到狼国后,地位必然更上一层楼。
“李二阳,你休想。就算我狼国倾尽全力救我回去,也不会如你所愿。”
白木卡嘴硬道。
李二阳却不着急,他拍了拍白木卡的肩膀,说道:“白三公子,你先别忙着拒绝。你可以好好想想,这可是你唯一活下去的机会。而且,你也不想看到因为你一个人的固执,让狼国陷入更大的危机吧?”
说完,李二阳转身走出了营帐,留下白木卡一个人在营帐中发呆。
他知道,白木卡心中的防线已经开始松动,只要再加把劲,就能让他答应自己的条件。
第四章:心理博弈接下来的几日,李二阳并没有再去打扰白木卡,而是让士兵们继续对他进行监视。
白木卡在营帐中度日如年,他的内心在不断地挣扎着。
一方面,他对李二阳的条件感到愤怒和不满;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真的会死在这里。
而此时,狼国国内已经得知了白木卡被俘的消息。
整个狼国朝堂一片哗然,王后更是焦急万分。
她一边派人秘密与阳国方面接触,试图营救白木卡;一边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各位爱卿,如今三弟被阳国人抓去,他们开出了五万战马和五万牛羊的条件。这条件虽然苛刻,但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三弟受苦啊。”
王后忧心忡忡地说道。
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主张答应阳国的条件,尽快救出白木卡;有的则认为不能轻易妥协,否则会让阳国得寸进尺。
就在狼国国内争论不休的时候,李二阳再次来到了白木卡的营帐。
“白三公子,这几日考虑得如何了?我可是给你时间想清楚了。现在狼国的局势你应该也有所耳闻,若是他们不答应我的条件,你就只有死路一条。”
李二阳看着白木卡说道。
白木卡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李二阳,你真的会杀了我吗?”
李二阳微微一笑:“那要看你的表现了。如果你肯乖乖写信让你姐姐答应我的条件,我或许可以考虑放你一条生路。”
白木卡沉默了许久,终于缓缓说道:“好,我写。但我希望你能保证,等我姐姐答应了你的条件,你一定要放了我。”
李二阳点头说道:“那是自然。我李二阳向来言而有信。”
于是,白木卡拿起纸笔,给王后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自己在阳国的遭遇以及李二阳提出的条件。
写完后,他递给了李二阳。
李二阳接过信,看了看内容,满意地笑了笑:“很好,白三公子果然是个识时务之人。现在就看你姐姐的态度了。”
没过多久,狼国的使者便来到了阳国军营。
这使者乃是狼国的一位老臣,名叫公孙鞅,此人足智多谋,善于外交斡旋。
“李将军,我家王后得知三公子被俘一事,甚是担忧。这是王后的亲笔信,还请将军过目。”
公孙鞅恭敬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