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风华

“李嬷嬷的生死我并不在意,可一旦李嬷嬷真的被他们给抓走,他们必定能从李嬷嬷口中得到许多答案。”

衡音坐立难安。

“怕什么,我们不承认便是,李嬷嬷不过是一介下人,她胆敢说些不利我们的话,便是攀咬,也是重罪。”

南山长公主已经在想法子。

“这桩事,你让人去官府通报一声,这口气,咱们必须忍了,就说,是府中下人之间闹了矛盾,私下放火所致,那李嬷嬷,便是放火之人。”

衡音沉思片刻。

“母亲,厉寒和纪暖怕是已经找到证据,从李嬷嬷或许是那个孙——什么的小丫头骗子口中得知了些什么,或许,是尾随了李嬷嬷——。”

也只有这个可能。

“姓孙的,实在可恨,来人——。”

衡音唤道。

“夫人——。”

“立刻去孙家,把那孙家祖母给我带回来。”

“是。”

一个时辰后,侍卫匆匆回了长公主府。

“长公主,夫人,孙家早就人去楼空,并未见孙家祖母,也不见孙大。”

“什么?”长公主重重一拍桌,“看来,他们早就盘算好了,衡音啊,你怎么不早点把那姓孙的婆子给关起来,如此才能让那姓孙的小丫头乖乖办事。”

“母亲,是女儿疏忽了,万万没想到,他们手段如此之快。”

衡音咬牙。

不过是个瞎眼的老婆子,一身的病痛,也活不了多久。

她当然不在意,连那姓孙的小丫头,她也不曾在意,只要替她办成一两件事,有没有命在,与她何干。

没想到,她尽被一个小丫头反咬了一口。

“定是纪暖派人提前将姓孙的婆子带走,那姓孙的小贱人便什么都招了,李嬷嬷也早就被人看穿,才会被带走。”

如今,一桩桩一件件可全都指在他们的头上。

厉寒和纪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她的。

“母亲,看来,那药也是没下成的,如今纪暖烧了我两处宅子,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她要是继续动手,会不会动到长公主府来?”

衡音现在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长公主府了。

她没想到纪暖如此沉得住气。

屋子烧了也不报官府。

还能隐忍几日。

结果倒好,直接以牙还牙。

硬碰硬,她们不是厉家的对手。

厉寒手握重权。

轻易可以捏碎长公主府,长公主府只能凭借他人出声。

为皇室扶旗。

“就算他敢,他也不能轻易动我们,母亲这几日会拜访几位大人。”

“女儿和母亲一同前往。”

“不,这段时日,你先在府中好好莫要轻举妄动,派人盯着国公府的一举一动。”

“是。”

南山长公主开始走访朝中几位大臣府中,这些大臣是之前受到重用,如今,官职虽未变,但,已经渐渐的边缘化。

说不定不久之前,他们就要被踢出朝政中心。

只能领个闲职,干瞪眼,再也得不到重用。

可眼下,他们也是无计可施。

小皇帝的一切都掌握在摄政王和辅国公的手里,旁人根本就插不上手。

小皇帝的母族本就不兴,且都外放,现在京中,根本就没有小皇帝母族的任何踪迹。

他们若要从外部,与小皇帝母族联合,起码要经历十几年时间。

介时,小皇帝能够亲政,他们也可以重新手握重权。

可十几年时间,容易有太多的变动。

说不定,他们早就无法在朝中立足。

长远来看,于他们并没有任何益处。

长公主必须要给出眼前就能得到的益处,否则,他们哪怕只能维持眼前的位置,也不能轻易变动。

摄政王近年来的性情也有变化。

不若当年,隐于人中,完全像是不存在一样。

如今他的手段也十分狠厉,不留情。

倒是十分像那辅国公。

厉寒在池门关一战已经也了大名,回京之后,一路走来,他的处理手段,的确狠辣。

他可以不声不响的让一个人消失。

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让那人一身罪孽的消失。

只要他想——

之前人人皆说他凭什么就成了长兴侯,就得了皇上的重用。

后来没有人再敢说什么。

因为,没有一个人的手段能比得上他。

*

风华书院一切都已经筹备妥当。

再过一个月就要正式开学。

厉初十分高兴。

在家里学和在书院学是不一样的。

在书院会有许多同龄人,而且,风华书院不是衡音书院,那些世家小姐进了风华书院,也会与衡音书院不同的。

可以有身份,可以有地位,但不能以此来欺压别人。

风华书院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势去霸凌别人。

这一条,是风华书院第一条规矩。

厉初早就将风华书院的规矩背得滚瓜烂熟的。

先生们,学生们,都已经就位了。

她天天数着日子呢。

厉朝已经笑过她好几回了。

“哥哥,你就笑吧,我可以去风华书院,但是你不可以。”厉初掩着唇,笑得开怀。

笑得眼都眯起来了。

厉朝是无奈的摇头。

风华书院是女学,他一个男孩子当然去不得。

“你呀,进了风华书院可得懂事些,莫要给娘惹麻烦,仗着是娘的女儿,在风华书院太张扬。”

“才不会。”厉初噘着嘴不满哥哥的编排,“娘,你看看哥哥,凭什么这样说我,我才不是那样的人呢。”

纪暖在审教材。

风华书院的教材是她找了几位大儒编写的,其中一部份,她也有参与其中。

现在她在做教材的最后修改工作。

厉寒帮她寻了几位民间大儒。

当真是大儒,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请得动,听说他们非常难起,几乎已经隐世的程度。

厉寒平日与他们是没有往来的。

可他出面,就办成了。

不但请了几位大儒编写教材,还请了其中一位,坐镇风华书院。

有大儒坐镇,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小姐便巴不得进风华书院。

风华书院一度招生的人数都超标了。

人数过多,风华书院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她择了些人数。

“对啊,小初不是那样的人,以后小初还要帮着娘一起帮着书院的学子们先适应风华书院。”纪暖看了厉朝一眼,眉目带笑,“在小朝的眼里,小初可是最好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