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就是不让

第361章 就是不让

宁安一直没想与李博容怎么样。

当初李博容留她在王府,也是以大夫的名义,她那会也的确在为他治病,后来又给阿月璃治病,直到阿月璃跟宁周走了之后,李博容就不以治病的名义出手了。

他说当时是阿月璃自愿要离开追寻她的幸福。

他只是没有阻止罢了。

宁安细想一下,发现李博容这人心机还是挺深沉的。

也是,若是他一点心机都没有,怎么可能活到现在。

宁安严格要求他不许再有这两日的举动。

他们离池门关越近,越要注意。

在他和阿月璃还没有正式有个说法之前,她不希望成为他和阿月璃中间的那个人,哪怕不是感情的破坏者。

也要注意影响,临近两国边境,以防有心人做文章。

李博容被勒令离她远一点。

“要不然,你去骑马吧。”宁安觉得这样离得就够远了。

李博容的脸完全黑了。

“本王堂堂摄政王,连马车都坐不得了?”

他不是不可能骑马。

“骑马也行,你陪本王一起。”

宁安挑眉看他,他不可能不懂,分明就是故意的。

“李博容,你知不知道什么叫避谦,是,咱们在京城时,走得挺近。”她觉得全是因为纪姐姐。

谁让他们每一次的府邸都在隔壁。

她也是觉得纪姐姐就在隔壁,才觉得安心些。

“可边关的将士们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摄政王与阿月璃公主的联姻,你若是如此明目张胆的将我带在身边,行为举止丝毫不加以避违,他们看到了,会怎么想?”

宁安正色的道。

“他们会不会觉得,摄政王的心里一点也没有家国大事,只在意儿女小情小爱。”

可不管她怎么说,李博容皆是我行我素。

“池门关大胜,不是联姻得来的,是将士们拼来的,即便是两国联姻,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真正确保两国和平的因素有很多,你不必过于操心。”

更不能因为操心而将他推得远远的。

他是不会任由她将他往外推。

这个习惯不好,那就不能养起来。

随行的将士们谁不知道宁家姑娘是王爷的心头所爱。

至于那位北离国公主,真正的摄政王妃是连个人影也没看见。

听说回了北离。

可这回北离之举也太过悄无声息了,外人是一点都不知道。

宁姑娘时常躲着王爷,王爷是毫不顾及,在王爷的眼里,只怕早就将宁姑娘当成王妃了吧。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如王爷一般,视宁姑娘为王妃。

宁安的病养了两日,已经好多了,他们继续上路。

路上奔波的确不太好受,更何况是要一直赶路。

因她病着,李博容特意让队伍放缓脚步。

宁安不依,要他们尽快赶路。

奈何,随行之人,只怕李博容的,不听她的。

这样慢悠悠的走,宁安有些受不了了。

“咱们用这种速度前行,到了池门关,怕是要过年了。”宁安都想自己骑马前行。

坐在马车里,马绳控制在别人的手里。

她这无全无法做主。

“你的身体才刚刚恢复一些,着什么急?万一又白腾病了,咱们再寻个地方歇上十天半个月。”李博容道。

她越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他越是气恼。

“本王保证,晚到几日,不会有事的。”

目前,安插在北离的探子会及时将消息送出,如今北离戒严,操作起来并不易。

但,仍是有法可行。

宁安想着自己若当真病了,的确是会拖延行程,她只好暂时打消念头。

罢了——

慢就慢一点,只要途中不耽搁就好。

每日三餐会停下来用膳,夜里会寻个地方驻扎,因有百余人,寻常客栈根本就住不下这么多人。

大多时候,他们是驻在城镇之外。

李博容已经派了人在前头探路,一切都安排妥当。

宁安醒着时,也没有浪费时间。

将随身带的医案,翻了又翻。

李博容将她手上的医案抽走。

递了一杯温水至她的手中。

“马车颠簸,看得时间太长,容易伤了眼。”他盯着她的一举一动,特别严格的要她好好休息。

宁安一点感觉都没有。

马车行的是长途,若是不做点别的事打发一下时间,只会觉得在车上的时间十分难熬。

“我才看了一会——。”她没有试图去夺回医案。

她知道夺不回来的。

李博容不让,她便拿不回来,力量上,她不是他的对手。

她喝了一口茶水。

“要不,我给你讲讲吧。”不看也可以。

“好,你说。”他倒是乐意听她讲。

宁安说话不急不燥,声音清纯悦耳,李博容喜欢听她说话。

见他愿意听,宁安来了兴致。

“我现在要讲的是以前祖父医治的一个病例,那病人是一位世家小姐,一次去山上寺庙中求佛,回家之后就病了,病得十分古怪,先是高烧——。”

她慢悠悠,一个字一个字说得很清晰。

而且,她面部表情也十分丰富。

李博容便这样看着,听着。

待她口渴时,给她送上一口茶水润喉。

“结果,你猜,她得了什么病?”

“什么病?”

“是被山上的虫子咬了,虫卵入体,引起的高烧,咳血,后来祖父也是费了一番功夫才找到破解的法子,要将死人体内的虫卵,祖父也因此研究出了特效的药方。”

不仅如此,宁祖父还将虫子画了下来。

宁安虽然没有亲眼见过那些虫,但她已经将医案牢牢的记在心里。

下回只要一看到那种虫子,那样的口子,她就知道如何治疗。

“祖父还真是厉害,你们兄妹是全得了他的真传。”李博容夸赞道。

宁安的医术很厉害。

宁周就更厉害了。

被人夸奖,宁安还是非常开心的,她大方的承下这份夸奖,她也觉得祖父很厉害,哥哥也很厉害。

“所以——。”她的笑脸沉了沉,“要是哥哥早一点到北离,或许,他就能救下兀深,北离就不会发生动荡,两国之间,还能继续保持和平。”

在宁安的心里,哥哥就没有治不好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