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互相扶持
宁安立刻红了脸。首发免费看书搜:顶点小说网
收回看着李博容背影的目光。
“纪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她小脸发烫。
“瞧你们这对小夫妻多依依不舍,不知情的,还以为我多恶毒的人,硬要分散你们夫妻呢。”纪暖不以为意的道,“他舍不得你,你也舍不得他,要不然,现在就送你回王府去吧。”
“有你在他身边伴着,说不定,他处理事情的速度,能够翻倍呢。”
“纪姐姐,你就别打趣我了。”宁安摇头,“算了,我还是去看看李艳吧。”
之前李艳伤重,后来情绪上来,宁安都为她看过诊。
现在李艳慢慢的缓过来了。
宁安要不要去看,都不是那么重要的。
“好了,你就乖乖坐着吧,要是你家王爷知道你一来国公府,就让你当大夫,他会下密旨杀了我。”
“才不会。”宁安吓了一跳,本能的否认,不过转念一想,李博容或许真的会做这样的事,若是纪姐姐他当然不会,若换成了别人,他还真有这个可能。
“纪姐姐最爱开玩笑了。”
“你就当我是开玩笑吧。”纪暖也不与她辩,李博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看得清楚,他心里还是有几分狠劲的。
只是当年压抑的狠了,一般人看不出来罢了。
厉寒也与她谈过李博容,大多时候,不否认他是个好人,他没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他用的是正道,极少走歪门邪道的。
可他为了保障自身,也是有手段的。
当初要不是李博容使的手段,宁安也不会成为摄政王妃,说不定,此时此刻,她依旧是一个快乐无忧的大夫呢。
“我送你回王府去,省得你家王爷等久了,又迫不及待的跑来讨人了。”
“纪姐姐,你——。”
宁安是一阵无语。
“好了,纪姐姐跟你玩闹几句,可不能放在心上,不然,以后孩子生出来,说不定是个小气的心性。”
“才不会——。”宁安知道纪暖又跟她开玩笑,“就算是个小气的心性,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不吃亏嘛。”
“也是。”纪暖若有所思的点着头,“还是小气点好。”
二人相视一笑。
李博容才回王府一会,就听说王妃也回来了。
他挑了挑眉。
“怎么回事?本王还没有催她,她自己就回来了?”少有如此自觉的时候。
石九点头。
“还是厉夫人亲自把王妃送回来的。”
李博容一挑眉。
“她们二人神色可有不妥?”
不会是闹什么矛盾了吧。
“应该不是。”石九仔细想了想,“属下看到时,二人脸上,还带着笑,应该不至于闹矛盾。”
他觉得他家王妃和厉夫人是不会有矛盾的,她们之间感情这么好,哪来的矛盾。
李博容想想还是不太放心,暂时放下手头的事,直接回房,宁安才刚到,李博容就回来了,她还吓了一跳。
“你怎么就回来了,不是正在忙吗?”
宁安惊讶道。
李博容上前扶着她,“你回来了,不是说,要在那边多呆一会,本王来看看,是不是有别的事。”
宁安摇头。
“没有,纪姐姐送我回来的,让我多休息,你就别多想了。”
她无奈的道。
“没事就好。”他伸手托起她的下巴,看进她的眼,她的眼神一惯的清澈,的确不像是有什么的样子。
宁安不太会隐瞒事情。
也或许是觉得有许多事都没有必要隐瞒,说出来就好了,所以,她心里藏不住事。
不像他,他可以将一件事放在心里一辈子,可以一起带进棺材里。
“厉大哥此去池门关,非短日能回,你时不时的去国公府,陪陪纪暖也无不可。”李博容还是退让了的。
否则,他是宁愿宁安一直留在自己身边。
“我知道的。”
*
纪暖的确时常想起厉寒,但,她并没有那么矫情,她要管理整个国公府,铺子,书院,名下的产业越来越多,她也需要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打理。
家里还有几个小孩子,她也得管着。
有时候一天到晚忙起来,压根就想不起来厉寒却了池门关。
只有每天晚上,才觉得有些孤寂。
她便带着元宝一起睡。
有孩子在身边,就好像百厉寒一直陪着她一样。
厉寒在半道上,让人送了信回来,第二封信送回时,他们已经到了池门关。
纪暖看完信,会将信一封封的收起来,等他回来,再数一数,他总共给她写了多少封信。
初时信件还正常,后续字越来越少。
纪暖打听下才知道,池门关的局势在变。
兀蒙已经整兵,两国交战,是无法避免。
厉寒也已经部署,若是兀蒙想要与大陈打,大陈奉陪到底。
粮草备齐,不若之前,池门关的将士们,连一日三餐都不能保障。
京城有李博容坐镇,但凡厉寒在边关需要任何物质,他随时让人送到。
朝中还有主和派。
觉得若是一旦与北离交战,一时之间,战事不停,会弄得百姓民不聊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使团前往谈和。
恰好厉国公在池门关,就让厉国公前去北离议和。
李博容当场就拒绝了。
北离先撕毁了当初大陈与兀深签定的盟约,为什么大陈还要找北离和谈。
再谈,能谈出什么个所以然来。
李博容直接将提出和谈的大臣当朝大骂了一顿。
“你们是在京里呆久了,不曾去过池门关,也不曾经历过战场上的残酷事实,你们会心存侥幸,以为与对方和谈,对方就会好声好气,你们错了,兀蒙是什么人?他杀了什么人,你们毫无一点认知,让厉国公亲自去北离谈和,是降我大陈国威,是将厉国公置于危险之地。”
“你们岂会不知,一旦北离拿捏厉国公,以厉国公的安危,威胁大陈,难道大陈要放弃厉国公不成?下回若有人再敢提议和,本王一定允了,就让他为谈和使节,只身前往北离谈和。”
此话一出,朝中再也无人敢多嘴。
谁能只身去北离和谈的,只怕一进去就被拆分得尸骨无存,哪怕真的谈成了,也必定不会有任何封赏,说不定,还要落个私通北离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