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粮食定量,再临小酒馆
1953年北方的粮食减产严重,为让神州百姓吃饱肚子,开始进入统购统销时期;
所谓统购统销就是整个神州一盘棋,官方统一收购粮食,然后由粮店统一售卖;
根据工作不同,每月划定不同标准的定量,定量范围内是弹性的;本月吃不完,可以累积到下月,但超过定量就不能买了;
粮食必须计划好购买,自此大家的眼里最重要的物资已经变成了粮食,有计划的人家月初将粮食全部买回来,分为三十个等份,每天不能超量;
不得不说,这办法确实很好,能有效的防止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也能防像贾家这样的人钻空子;
贾张氏是农村户口,当时分到了地,这家伙住在城里,将自己的地‘送给’乡下叔伯;
每年秋收后,这些叔伯‘接济’城里的贾张氏;
其实这就是变相收租,只不过叫法贺形式不一样而已,根本上来说和地主收租没啥泣别!
粮食定量后,吃不饱怎么办?基本是汤面或者面糊糊;汤面面条少,汤多;面糊糊加一些杂粮,当没那么浓稠,吃饱是不可能的,很多家庭,能吃个半饱就很不错了!
十月份,上面开会研究决定,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票’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物,登上历史舞台;直到九十年代取消,统治粮食业四十年时间!
这时候的京城,购粮凭证还不叫粮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开门票’,1953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发行!
“开门票”的叫法众说风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去粮店必须拿票,否则买不到粮食,或者说因为没有票叫不开粮店的大门,所以叫开门票等等吧!
何雨柱知道,现在的定量还没具体细化,直到55年,才会划分11个等级;
到时候,不会像现在这么笼统,但是必须开个全院大会,给大家解释一番,这也是他们管事大爷的职责!
晚上,95号全院大会准时召开,这次的会议,安静的异常,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甚至可以说,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未来会不会饿肚子,毕竟他们听到的消息来看,以后的粮食每个月都刚好够或者直接不够;
比如说,没有工作的人,按照定量来说是最少的,有工作的还能每个月多个几斤;
当然,心情最沉重的可能就是贾家了,贾张氏这人是农村户口,也就是说,贾张氏本人不可能有粮食定量;
想吃?可以,去乡下参加劳动,你的定量需要劳动获得,以前那样的空子已经钻不了了!
“咳咳,想必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贾家没从乡下得到‘接济’,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北方粮食减产,上面要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这么给大家解释吧,据街道办的文件,神州一盘旗,所有的粮食统一收购,放在粮店统一售卖;
为了让保障大家生活所需,制定了严格的供应标准,下面请三大爷给大家详细解读!”
许富贵见大家到齐后,没有开场白,直接让阎埠贵解读政策,这对大家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他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不想多说!
“据街道办通知精神,供应量分为三个等级,大家仔细听,这关乎大家切身利益的;
第一,一般居民:每人每月粮食定量28斤左右;这里的一般居民是除开下面两条之外的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
第二,机关工作人员、中等以上学校学生等:本人每人每月粮食定量在一般居民基础上增加4斤,即32斤左右;
第三,国营工矿、交通、建筑等企业职工和100人以上的私营工矿企业职工:本人每人每月在一般居民定量基础上增加10斤,即38斤左右;
简单点说,以咱们大院为例,拥有城市户口却没工作的人,每月定量28斤;我、柱子媳妇,还有中学以上学生,每月定量32斤;轧钢厂工人每月定量38斤;
我这两天将咱们大院的信息统计上报,到时候,街道办专门下发粮食本了;
有工作单位的,开门票由工作单位发放,没工作单位的,由街道办发放;
以后的粮食,只能去粮站购买,其他地方买不到粮食了,购买粮食的时候,要带着粮食本、粮票还有钱,三者缺一不可;
下面请柱子给大家分析分析,统一思想!”
阎埠贵说完就坐下了,他家还可以,不至于饿肚子,算计算计基本是够的;
心里想着,可以拿着粮食去换点粗粮回来,吃饱饭问题不大!
这里脸色最差的就是春妮儿了,贾张氏是农村户口,乡下那边拿不到粮食,城里没了定量,要不是孩子没人看,还有轧钢厂那边的限制,她真想让这人回乡下,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劳动!
“街坊邻居们,咱们要正确看待粮食统购统销问题,粮食减产,代表了很多人要饿肚子,长此以往,饿死人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咱们都经历过49年以前的时代,混合面都吃过吧?我记得可涉是很清楚的,那玩意儿,吃的时候像石头硬,好不容易吃下去,还他喵的胀肚子,里面锯末,石子啥玩意儿没有?
那样的时代,咱们都过来了,现在只是定量购买而已,能和那时候的艰苦比吗?
大家想想,这定量只要计划的好,一个月绝对是够的,当然,胡吃海塞,导致断粮就没办法了;
想想以前的艰苦岁月,再看看现在的美好生活,咱们那是钻进棉花里活人呢,还有啥不知足的?
咱们大院的很多人,还好一点,至少中午可以在厂里吃饭吧?这又省下了一顿,知足吧;
说实话,只要不吃脚盆鸡那些缺德带冒烟的整出来的混合面,让我少吃一点没啥,我相信大家都是这个想法!”
何雨柱说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当时在北平城里生活的人对那段生活记忆犹新,说实话,哪怕是混合面都不是你想买就能买的;
当时的达官贵人吃着鹰酱的富强粉,酒楼的大鱼大肉,他们呢?吃碗馄饨都吃不到,因为小摊贩都拿不到粮食,哪怕拿到一点,价格死贵,根本不是他们能负担得起的;
现在虽然定量了,但好歹是粮食啊,不至于吃那猪狗都吃不下的东西!
全院大会结束了,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他们听的很清楚,以后哪怕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票’成了吃饭的关键!
春妮儿脸色阴沉德尔可怕,她们家以后可能要饿肚子了,全家一个月只有61斤粮食,棒梗还小,没啥大问题,几年以后呢?还能吃饱饭吗?
事已至此,还能怎么办?家里还欠着易中海的饥荒呢,未来的生活一片黑暗!
闫家
阎埠贵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杨瑞华摇摇头,当家的每次算计或生气的时候都这个样子;
粮食统购统销,以后的日子,得更会算计才成,想必当家的正在考虑以后的日子咋过吧?
苦了当家的了,全家靠一人吃饭,他照顾四个孩子都够呛,真后悔生了这么多;
都说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但前提是将这几个小崽子养大才是,粮食定量后,养大会成为很多家庭的挑战!
她理解阎埠贵的算计,这年头,不算计真的活不下去了,这么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阎埠贵算来算去,还是得用粮食换粗粮,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他家的孩子可不少;
如果只吃粮食,肯定不够吃的,穷则思变,变则思通,必须思变才行!
“老头子,你想啥呢?”
杨瑞华好奇的看着自家老头子,定量就定量呗;
他家的户口都在城里,又不是乡下,定量也不影响他们的生活,算计是可以,不至于那么愁吧?
“咱们的定量是多,孩子也多啊,所谓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你确定咱们的定量够吗?”
阎埠贵眼神中露着睿智之光,他已经找到出路,至此艰难时刻,他已经想到开源节流之法了;
熟知历朝历代历史的他知道,每一项政策的推行不是仓促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论证,很谨慎的!“老闫,咱们的孩子饭量又大,咱们怎么办啊?”
杨瑞华听阎埠贵这么一分析,心里慌了起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现在,心里能不慌吗?
“嘿嘿,我已经想到
办法了,先看看再说,过几天去乡下走动走动,有些关系还是要维持住才行!”
杨瑞华一愣,这话居然是从阎埠贵嘴里说出来的?以前不是很反对和乡下打交道的吗?一年能去一次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居然让她维持关系!
“老闫,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咋滴?就这么决定了!”
阎埠贵想的很明白,乡下虽然也是一样,但人家来的多,山货、野味还有粗粮都能搞到,乡下的人脉变得重要起来!
秦淮茹躺在床上,回想今晚全院大会的内容,还有她刚来大院的时候,何雨柱就提醒过她,要将户口迁移到城里;
两者关联起来后顿时一惊,难道,何雨柱当时就知道粮食要定量吗?
贾张氏的户口在农村,也就是说,以后贾张氏都不会有定量,农村那边也拿不到粮食,以后的日子将会很艰难,何雨柱,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虽然他们保持的关系不一般,但依旧猜不透何雨柱的心思,感觉云里雾里,琢磨不透;
别看对人和善,关键时刻,非常果决,有一点她很清楚,只要一直跟着何雨柱走,生活差不了!
时间一晃而过,1955年来了,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经济已经稳定了,即将发布第二套rmB,那夸张的数字将会回归正轨;
已经有传言了,兑换比例是一万兑换一块,也就是说,以前的一万块兑换一块钱;
何雨柱下班,将秋月送回家后出来透透气,仔细思考以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随着全民票据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刻,随着全面公私合营即将开始的时候,以后的生活必须规划好才行;
秋月知道,每逢考虑大事的时候,何雨柱都要骑着自行车到处闲逛,说也没说就答应了;
以前还可以,现在儿子何英已经一岁多了,正是不安分的时候,走不开,只能叮嘱何雨柱早点回家!
正阳门小酒馆
何雨柱看着眼前的小酒馆微微一笑,骑车经过这里,按照事件,小酒馆的剧情已经开始了吧?
想了想,决定进来看看,有些日子没来这里了,再回首,物是人非;
当年那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家伙,已经和徐慧珍的妹妹私奔了吧?
当年那个奸商贺老头也魂归地府十八层地狱了吧?至于陈雪茹的老爹也该死了;
突然想起以前的那一幕,忍不住好笑,谁还没狂过?
“何先生,您可好久没来小酒馆了,今儿,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牛爷自斟自饮,见何雨柱晃悠着就进来,赶紧打招呼;
看何雨柱的脸庞,在看看小酒馆,感慨物是人非,城头变幻大王旗;
这位在小酒馆,留下深刻印象的何先生再次光临;可惜贺老头和贺永强已经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您客气,这边办点事儿,路过此地,想起往事,过来看看!”
他会说是来看徐慧珍的吗?当然,不要误会,没有其他的心思,只是单纯的看看这位奇女子接任小酒馆的掌柜而已!
“哈哈,慧珍,这是老主顾了,得照顾好咯;否则,你这小酒馆不一定能正常经营下去!”
牛爷一愣,想起当初那一幕,忍不住哈哈大笑,现在小酒馆的老板是年轻的徐慧珍,不知道这位可满意?
徐慧珍的果断他看在眼里,当众倒了掺水的酒,小酒馆重新开张,以前的老主顾才慢慢回归!
“牛爷,您这是骂我呢?”
何雨柱无奈的的摇摇头,花钱喝到掺水的酒,还不能让人说两句了?没这样的道理吧?
“先生请坐!”
徐慧珍一愣,牛爷是啥人,她可相当清楚,这态度表明这不是简单人物;
长袖善舞,善于洞察人心的徐慧珍站在旁边,好奇的大量着何雨柱!
“老板,上一壶不掺水的好酒,猪耳朵、油渣花生米两个下酒菜,放到牛爷的桌子上!”
何雨柱哈哈一笑,走到牛爷对面坐下点菜要酒,这位是个妙人,他挺感兴趣!
徐慧珍一愣,不掺水的酒?这是不信任她的小酒馆,还是不信任
她的人品?
“咳咳,慧珍,你应该听人说过,当年有对夫妻路过,喝到假酒,大战正阳门的故事吧?这就是当时的主角!”
牛爷怪异的看着何雨柱一眼,合着,你就记住这里的假酒了是吧?
你也不看看这热闹的场面,真有掺水了,能有这么多人吗?
徐慧珍一愣,她当然听说过,也正因为那次事后,小酒馆的生意一落千丈,她嫁给贺永强后,才有所改观!
“呦呵,这不是红星轧钢厂的大主任嘛,今儿咋有时间来小酒馆消遣了?不会是来耍威风的吧?徐慧珍,可得把这位爷伺候好了,否则,你这买卖可就黄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