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选手,赵一鸣,长笛。
演奏曲目:《霜之哀伤》,最终得分:78分。
第三位选手,袁利,钢琴。
演奏曲目:《风的呼唤》,最终得分:82分。
第四位选手,布达,巴乌(彝族乐器)。
演奏曲目:《我的家乡》,最终得分:68。
第五位选手,曲博敏,琵琶。
演奏曲目:《秋思》,最终得分:75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西洋乐系和民乐系的参赛选手接连登场,在这一轮中,民乐系和以前的比赛一样,是一副完全不敌的情景。
原创曲目的规则限制了民乐选手的发挥,尤其是适合民乐的曲子更难创作,哪怕第五位使用琵琶乐器的曲博敏,她弹奏的作品《秋思》从里面也可以听出借鉴了许多西洋乐曲中的元素。
“看来不只是外面,就算是学校里,民乐的发展也完全跟不上趟啊。”
在灯光昏暗的场馆内,依旧戴着墨镜的桂紫看着台上的这一幕,语气感慨道。
“早说民乐系的不行了,上一场纯粹是他们走了狗屎运,王宗耀发挥失误,李鹤鸣用了不擅长的乐器,才让他们拿了个前三,还真以为自己长能耐了。”
“你不知道,上一轮结束后,民乐系的人可是嘚瑟坏了。”
“这一轮不就把他们全部打回原形了吗。”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台下的选手议论纷纷。
这时,主持人开口说道:“有请下一位选手,李泽谦,洞箫《不思量》。”
“又是民乐,不知道这个人表现怎么样。”
桂紫不在意地叹了口气,原以为音乐大赛的学生组里能看到不少民乐高手,现在看来也和外面一样,没几个能打的。今天这场比赛估计也只有沈歌和他身边这个妹子有点看头了。
她低头看了眼时间,学生组的人还是少些,进行的快一点,此时外面参赛的选手表演还未过半,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她并不着急,怎么说也得看完沈歌表演再走。
“你就不怕错过了比赛?本来第一名的成绩因为来这里看比赛而缺席,从而没能晋级下一轮,那不是亏大了。”
沈歌对她说道:“台上这个人是民乐系的高手,你可以期待一下。”
“高手?”
桂紫眉梢一挑。
沈歌将目光重新放在了台上的李泽谦身上,轻声念了一句他的作品名,《不思量》,不是古曲。
既然不是古曲,那就是说这是他自己创作的一首曲子。
沈歌心中顿时来了些许兴致。
伴随着李泽谦的缓缓吹奏,一缕缕箫声飘散在整个活动场馆内,和其他选手创作的曲子不同,他的这一曲洞箫,古意盎然,颇具古典意味。
“在比赛中敢使用原创曲目,而且还吹得这么好,这个李泽谦,有点强啊,”桂紫说着,又细细体会了下他这首曲子,暗暗点头,“这曲子不一般,如果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那我只能说厉害了。”
闻言沈歌问道:“你不认识他?”
“我为什么要认识他?”
桂紫反问。
沈歌解释道:“他师父是洞箫大师江秋亭。”
“江秋亭?!”
桂紫惊讶了一声,这才恍然,“难怪,原来是师从江秋亭大师。”
李泽谦的名字她没听说过,但江秋亭这个名字如雷贯耳,这就说得通了,作为他的徒弟又怎么能是泛泛之辈。而且有名师指导,这首新创古曲《不思量》能有现在这种效果,不足为奇。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沈歌心中暗道。
显然这首曲子是以苏轼的江城子为基础创作出来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曲子中的悲伤何其之浓,萧音悠悠,令人忍不住为之叹惋。
一曲结束。
评委席上的卓浩拿起话筒,点评道:“这首曲子结构完整,曲意氛围浓厚,名叫《不思量》,那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首曲子应当是以苏轼的那首词为蓝本创作出来的吧。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曲子立意契合主题,巧妙地结合化用典故,同时搭配上洞箫的音色,非常不错。今天表演的这些作品中,这首《不思量》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卓浩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
爱德华开口说道:“卓浩闲生,沃布同意你的观点,只是根据这一首曲子,你就能说出来这么多东西,沃看泥就是在强行解读,是不是看民乐系输得太惨,想要维护他们的脸面!”
听完爱德华这句话,卓浩淡淡地笑了笑,认真地对他说:“爱德华先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至于我为什么能根据这首曲子解读出这么多内容,您作为音乐大师还不知道吗?音乐能传递感情、故事......这就是音乐的意义。”
“life and death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re both hazy and vast,这句话该怎么翻译,爱德华先生您知道吗?”
爱德华一脸懵,“what?”
结合卓浩刚才说的话,英语基础不错的同学已然明白了卓浩的意思。
卓浩吐出一句话:“十年生死两茫茫。”
“哼——”
闻言爱德华不再搭理对方,扭过头看向台上的李泽谦,冷冷道:“虾虫不可语冰。”
李泽谦最终得分,90分!
比之上一轮,有了进步。
“有请下一位选手,李鹤鸣,吉他《月光吟》。”
经过上一轮的萨克斯发挥失常后,李鹤鸣被家里人痛骂了一顿,重整旗鼓,这一次没再自作主张选择其他乐器,而是用着自己最拿手的吉他来参赛。
这首《月光吟》是他爹托人花大价钱定制的一首曲子,专门为这一轮比赛准备的,趁手的乐器,量身定制的曲子,这一轮李鹤鸣信心十足。
事实也的确如他所愿,这一场演奏下来没出现任何失误,反而在乐曲的高氵朝部分,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成为了他的加分项。
李鹤鸣最终得分,90分。
九十分,和李泽谦持平!
李鹤鸣对他这个成绩既满意又不太满意,在他的预想中至少要超过李泽谦,毕竟他们西洋乐器本来就比民乐有优势,他又是花了大价钱专门定制的曲子,不拿个高分简直没天理。
但是仔细想想九十分也不错,至少目前是场上的最高分,哪怕有人和他并列,后面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超过这个分数了,上一轮失误让民乐系包揽前三纯属是个意外。
“王宗耀。”
李鹤鸣心中暗暗说道:“祝你像上一轮一样继续失误,得个八十五分就够了。”
随后又有一名选手上台。
许棠音站起身来,“下一个就到我了。”
“加油。”
“加油。”
沈歌和桂紫两人异口同声。
许棠音候场去了。
沈歌再次看了桂紫一眼,“你确定回去比赛来得及?”
“来得及。”
桂紫胸有成竹地说。
“行吧。”
沈歌点点头,到时候赶不上比赛被淘汰了别赖他就行。
“有请下一位选手,许棠音,古琴《阳关三叠》。”
主持人报完幕,这下场上热闹了几分,毕竟许棠音目前是上一轮的第二名,而且又是传闻中雷雨天楼顶弹琴的猛人,琴魔一般的人物,再看她飒爽的英姿,妥妥的女侠范。
许棠音端坐琴前,低眉抚琴。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琴音流转,亲友分别,衷肠难诉。
与前两轮的《风雷引》和《野蜂飞舞》相比,此时许棠音的节奏放的很缓,高雅悠扬的弦音才更动人心。
“她的琴技不错呀。”
桂紫说道。
沈歌淡淡道:“她老师是学院里的许鹤青教授。”
许鹤青。
作为混迹在榕城音乐圈里的人,桂紫自然知道许鹤青的大名。
“怎么每个人的师父都那么厉害......”
桂紫小声嘀咕道,转而看向身边的沈歌,“那你师父是谁?”
“霍绍翁。”
沈歌如实答道。
“霍绍翁?”
桂紫眉梢一挑,旋即摇头,“没听说过。”
“害,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老头罢了。”
沈歌脑海中浮现出老爷子的身影。
“能教出你这么厉害的徒弟,也很不错了。”
桂紫中肯地说。
台上秦子君的演奏还在继续,一声泛音。
“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賔......”
琴音一动,似一声沉重的叹息。
在这一声叹息中,收尾,曲罢。
“好!”
“跟她之前的曲子风格完全不同。”
“这才是真正完全发挥出了古琴的实力啊,都说高山流水觅知音,我听懂了许棠音同学的音乐,我就是她的知音啊。”
“你滚一边去吧,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桂紫盯着台上的许棠音,缓缓开口:“我还是低估了许同学的实力,琴声多婉转,送君出阳关,好一曲《阳关三叠》。”
一位评委开口说道:“这就是十大古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一曲离别感伤,真正地令人心生哀伤惆怅啊。”
“琴曲完整无失误,情感充沛,契合主题,精彩又完美的一段演奏。”
卓浩点评道。
这时,场下忽然有人喊道。
“这种曲子怎么可能是她自己一个人创作出来的?绝对有黑幕!”
“黑幕。”
“我就说上一轮为什么民乐系突然翻身独占前三名的位置,果然是作弊了。”
不知是蠢还是坏,观众席上陆续出现了几声附和。
“有没有可能这是一首古曲呢?”现场音响中传出卓浩略显无语的声音,“刚才都已经说过了,这首曲子是华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传承千年的曲子,可不在二十年的限制之内。”
这下观众席上没声了。
评委打分,许棠音最终得分:95分!
一举拿下当前最高分。
台下本来笑意满满的李鹤鸣顿时绷紧了拳头,神色露出一抹愕然,这一轮比赛他用了最擅长的乐器和高价请著名作曲家专门为他写的曲子,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竟然还能被人超过?!
“这不可能。”
李鹤鸣微微摇头,低声自言自语:“我这首曲子花了几万块,她一首网上随便搜就能搜到的曲子,怎么能比得上我的?”
许棠音下了台。
主持人随即报幕:“有请下一位选手,王宗耀,小提琴《manchester by the sea》。”
这是一首充满了英伦风格的小提琴曲,翻译为《海边的曼彻斯特》。
王宗耀身穿一身黑色的礼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闪着亮亮的油光,一手扶琴,一手持弓,整个人透着一股绅士风度。
优雅,太优雅了。
引得台下粉丝又是一阵心动。
旋即王宗耀开始演奏,他的表情转变为哀伤,琴声婉转优雅,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令人十分悲伤的故事。
这首由他老师爱德华创作的《manchester by the sea》,是没有公开发布的,自从这一轮的原创主题公布后,他便一直在练习这首曲子。
而且由于是他导师所作,他在练习时并没有任何不适应的感觉,反而如鱼得水,练起来进步神速,短短几天的功夫,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这首曲子。
很快,这一段优雅的小提琴曲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缓缓结束。
王宗耀轻轻地鞠了个躬,高贵、优雅。
他很满意现在的状态。
有一位评委站起身来,拍手说道:“好,王宗耀同学不愧是从鹰国留学归来的选手,整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向我们展现着优雅高贵的气质,这份从容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再说刚才这首曲子,《manchester by the sea》,旋律优美动人,很难想象它竟然是王同学这个年纪创作出来的作品,太经典了,完全不输一些提琴名家的作品。
今天过后,这一段小提琴曲,必然会成为一首经典名曲!”
场上一些置身事外的观众愣愣地听着这名评委说完这段话,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
王宗耀表现的是挺好,不过也不至于这样吧......
六六六,盐都不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