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质 作品

第215章 唢呐奖励

天娱传媒声明如下:

【谣言止于智者,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一言一行皆有责任!

燕京张伟律师事务所,就网络用户恶意散布“梅亦辰被打得不冤!”、“梅亦辰就是个垃圾”、“梅亦辰是娘炮”等不实言论,及因此所产生的网络舆情,指派张伟律师发布本律师声明......】

这看起来只是梅亦辰公司对造谣者发布的一份律师函,只不过当这篇博文发布一分钟后,梅亦辰的个人账号便立刻转发了这条信息。

同时附上他自己对节目中冲突的解释:

【一:今天录制节目时发生的情况只是因为和黎老先生观念不合导致,并无其他原因;

二:我始终尊重国风文化,尊重国粹京剧,同时也敬重黎淮山老先生,所以我对黎老先生的行为表示理解;

三:我会怀着弘扬国风文化的精神,同时谨记黎老先生对我的教导,继续参加比赛,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节目(注:对于占用公共资源,向大家道歉)!】

与节目组赤果果的站队表明立场相比,梅亦辰和其公司的这番操作就非常的白莲花了。

对于这次事件,反而先发布追责网友造谣的律师函,并没有直接说对于此次冲突的相关解释,而后再通过梅亦辰的账号转发这则消息,用他个人的语气和口吻来回应,没有单独发文针对性解答,从这一方面来看,似乎梅亦辰一方并没有多么重视这一情况。

而且更是对这次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避而不谈,模糊其中的概念,和节目组一样,以一句两人之间存在代沟、观念不合搪塞过去。

随后再以退为进,言语之间说着尊重国风文化,尊重国粹文化,并且对黎淮山打他的那一巴掌表示理解,实则却在暗示,自己原谅了黎淮山的道歉。

这些话倒是呼应了节目组擅自编撰的那一篇声明,要说梅亦辰和《国潮惊鸿秀》节目组之间没有商量过,网友们是一万个不信的。

至于最后那句“谨记黎老先生的教导”,究竟是谨记教导,还是记住了黎淮山的那一巴掌,只有梅亦辰自己心中知道,而那句“继续参加比赛”,和节目组声明里说的,黎淮山主动退出节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黎淮山在节目上与梅亦辰之间的争执是赢了,但是在之后的舆论上面,却是一败涂地。

而他本人,则从始至终都没有发过声。

或许是因为他不玩网络的缘故,又或者是他早就预料到了如今的这种情况,可是却丝毫不在乎。

因为他必须要站出来!

楚霸王都给人跪下了,若是他再不出来解释,怕是这京戏、这国风,真的要亡了!

正如他在舞台上说的那句话。

你们说我痴也好,你们说我狂也罢,这些都不重要......

纵然自己会深陷舆论风暴,但是只要能唤醒一个人,哪怕只有一个人,都足够了。

黎淮山的那一巴掌,不是蹭流量,也不是蹭热度,而是在守护着心中的那一方净土。

当节目组的声明和梅亦辰的工作室以及其本人的声明陆续发布后,不知是因为这次事件本身热度就比较大的原因,还是背后有幕后黑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网络上的热议却丝毫没有减少,而舆论几乎是一面倒的都在攻击黎淮山老爷子。

【京剧还有人听吗?老古董了,梅亦辰改编得这么好,不正推动了国风文化的发展!】

【老头子倚老卖老罢了,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这京剧好听吗?】

【你看现在哪还有京剧呀,这都是老古董曲艺了,你嫌难听我还嫌难听呢!】

如今似乎是有专业的公关公司下场了,原本还有理智的网友在维护黎淮山,但是此时此刻,在水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网友被带节奏针对此事玩起了梗。

洗白公司对此颇有方法,因为一旦玩起梗来,这其中的含义就不同了。

本来年轻人喜欢听戏腔的人就多,在公关的发力下,原本黎淮山对改编的见解却被模糊概念,改成了刻意针对戏腔,因此,连戏腔歌曲受众的年轻人同样加入了攻击他的阵营。

什么“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小人不冤,是黎老爷子冤”一系列讽刺黎淮山的梗都冒了出来!

在网络上,俨然形成了一场娱乐狂欢。

这一下,

水军、被带节奏的网友、跟风乱玩梗的小鬼、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吃瓜群众、蹭热度的营销号......

粉墨齐登场!

好一出精彩的大戏!

只是这锣鼓喧天的大戏之下,隐藏着的,却是娱乐至死的无尽悲哀......

燕京戏曲学院。

一个女生猛地拍了一下键盘,气愤地冷哼一声,满脸怒意。

“怎么了听寒,又被队友给坑了?”

另外一个女生开口问道。

“不是,”许听寒摇摇头,“静涵,今天网上关于《国潮惊鸿秀》的事件你听说了吗?”

“评委黎老先生直接扇了梅亦辰一巴掌是吧。”

许听寒点点头,说道:“可不止这些,那节目组的声明和梅亦辰的回应也太恶心人了,黎老先生怎么可能会给他道歉。那梅亦辰的发言更是绿茶至极,还说什么理解黎老,却得意洋洋地表示自己还会参加节目,我真没见过这么厚脸皮的人!”

“能把楚霸王改编的给人下跪求饶,这种人脸皮早就不要了,”陈静涵撇撇嘴,对许听寒说道,“黎老先生说的没错,穿着一身破布条子,掐着自己的嗓子唱,别说是京剧了,马戏团都不要这种人。

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戏腔歌曲,我呸!”

大部分网友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她们专门学戏的又怎能不知道?

而且,黎老先生在外面可能没几个人认识他,但他的身份地位她们可是一清二楚。虽然他销声匿迹多年,近些年更是听不到一点消息了。可他曾经的那些录像,一直都是她们学院的教材。

作为戏曲学院的学生,他们对黎淮山当时的心情都感同身受。

“捏着嗓子唱歌,连假声都算不上,他还敢自称从小就学京剧!”

许听寒在学校里学的是器乐演奏,也就是琴师,她这一行在戏曲里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厉害的琴师不比有名的戏曲演员差多少。因此,梅亦辰的节目表演,在她眼里是一塌糊涂。

“还有他的那首歌,里面写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呀,整个一口水歌。”

陈静涵附和道:“《霸王别姬》的内容是一点都没有,找到一个字的韵便硬着头皮往上压,什么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无牵无挂、浪迹天涯,这种看起来颇有古风味道词藻堆砌起来,胡拼乱凑,像这样的歌一天我能给他写一百首出来!”

想到这儿,许听寒苦笑一声。

她说的没错,现在大部分的戏腔歌曲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形式。

挑几个有逼格的词凑起来,随便加一段伴奏,中间的副歌部分则是融入戏腔元素。

但是他们的那种戏腔却不是真正的戏腔,只能称之为假声,或者融入更多的音乐唱法后,也可以叫作美声。

可不管怎么说,却始终和戏腔关联不大。

普通人听不出来,但是她们专业的京剧演员却能一下子便分辨出来。

尤其是戏腔歌曲中所用的假声,还大都模仿自京剧旦角的行当。

人家旦角的发声方式可不是掐着嗓子,而是用的二本嗓,也就是小嗓;同时一些戏腔歌曲中还会模仿京剧里面的念白,这一点同样也是错的。

因为京剧演员说的可不是普通话,而是湖广音、中州韵,咬字讲究一个上口、尖团!

这其中的门道可多着呢,远不是掐着嗓子,念着普通话,就叫戏腔了,就叫京白了。

但是没办法,现如今听戏的年轻人少,喜欢听歌的年轻人多。

尤其是在国风潮流当道的今天,听惯了流行歌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开始喜欢上了这些所谓的戏腔歌曲。

毕竟有国风文化的加持,戏腔歌曲带给他们的,不单单只是一首好听的歌曲而已,更是一种使人优越的文化自信。

“我还是劝你不要去网上看了,”许听寒无奈地摇摇头说道,“现在网上全都是在喷黎老先生的,有水军、有

跟风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虽然咱们学校里的人都力挺黎老,但是和网上庞大的人群相比,依旧是稀松平常。”

“现在却看不见那些所谓的喜欢戏腔歌曲的年轻人,出来维护黎老先生了。”

陈静涵说道。

“呵!”

许听寒嗤笑一声,语气中尽是讽刺,“还指望他们出来维护黎老,我估计现在骂得最狠的就是这帮人了......

平日里听戏腔歌曲的时候,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京剧,喜欢国风文化,喜欢传统文化。

可是他们真的喜欢吗?

为什么在黎老被全网黑的时候不出面维护,反而比水军喷子黑黎老黑得更狠?

归根结底还是黎老先生在节目上骂梅亦辰的那番话,同时也戳中了他们可怜的自尊心!”

“说得对!”

她这句话算是说到陈静涵的心里去了,点点头表示同意:“那些人喜欢的根本不是京剧,听戏腔歌曲也就只是听个声而已,他们喜欢的是,戏腔歌曲给他们带来的那种莫名的优越感。

就像同龄人都在听什么摇滚、rap,而他们便可以得意地说自己喜欢传统文化,来寻找优越感。”

许听寒和陈静涵两人都是年轻人,又何尝不明白那些人的心理。

有时候许听寒在网上看那些京剧名家表演的视频,无论是评论区还是弹幕,却总是有一些人在不厌其烦地刷着年龄,来听戏就听戏,或者是讨论唱得好与不好,可是频繁地刷自己的年纪又是怎么个意思?!

而且更让她感到无语的是,还有许多人跟风。

【我零零后,喜欢京剧,同学们都不理解!】

【我十三岁,就已经喜欢京剧了!】

【十五岁,同学们都说我老古董!】

【我十二岁,言老师好帅,啊啊啊啊啊啊!】

原本能看到这么多喜欢京剧的年轻人,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许听寒看到这种评论和弹幕后,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他们同样无非是找优越感而已,或许其中会有真的爱京戏、爱传统文化的,但她估计,根本没几个。

黎老揭露梅亦辰行为的话语,同时也在无意间戳痛了他们的心。

归根结底,还是不喜欢,不懂!

可能有的人会被黎老先生的一番话给惊醒。

但更多的......

只会加入攻击他的大军中,来遮盖自己的无知,掩蔽借口爱京戏来找优越感的心。

许听寒冷哼一声,拉胡琴的手指再次搭在了键盘上。

陈静涵问道:“你要干什么?”

“回怼喷子!”

“可是水军那么多,再加上官方控评,你一个人回怼得过来吗?”

“怼不过也要怼,删我一次评论我就再发一次!”

这一刻,许听寒想到了,

正如黎老先生那般,即便是预料到如今的境况,但他依然站了出来,甩出那一巴掌!

与此同时。

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

引起这番风暴漩涡的正中心——

黎淮山老爷子本人此时此刻却正与沈歌在家中悠哉悠哉地喝着小酒吃着小菜,沈歌一般是不喝酒的,但今天也倒了一点。

“小沈歌儿,我听说你师父霍老头儿这两天出来了?”

黎淮山好奇地问道。

沈歌摇摇头,“害,还不是最近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太活跃了。”

两人都没有说今天节目上发生的事情。

“他这是跟我抢你来了?”

黎淮山眉梢一挑。

“什么抢不抢的,在我心里,您二老都一样。”

沈歌打了个哈哈。

就在这时,他脑海中一道声音响起。

“恭喜你,【京剧】宣传目标第二阶段‘广为人知’完成。任务奖励:唢呐曲《百鸟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