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慢爬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无耻之谋

巨盗宋江的大名,在这行帐之内,在场众人自然早有耳闻。

他们平日里对长州大事颇为关注,这个横空出世便搅得长州风云动荡的人物,更是让他们投入了不少心思去探究。

然而,宋江的来历宛如一团迷雾,神秘莫测,众人费尽心机,至今也未能查明他的底细。

众人只知道,宋江首次现身,便是在法场劫囚,以雷霆手段救走一帮匪盗,那大胆的行径和高强的身手,瞬间传遍江湖。

之后,他又与雷震、肖六结为兄弟,四处劫取官粮,所到之处,官兵闻风丧胆。

尤其前阵子,他更是联合黑猳寨的山贼,大胆地抢劫了知府和六扇门统领押运的粮食,犯下如此大案,一举名震天下,成为了朝廷通缉的要犯,也成了江湖中人人谈论的传奇。

主座上,赵初夏眼神如电,凌厉地开口质问:

“你确定,是巨盗宋江?”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行帐内格外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有人的视线,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齐齐聚焦在蓟彦身上。

若此事属实,那无疑将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蓟彦急忙磕头,声音急切又带着惶恐:

“小的哪敢隐瞒,确实是巨盗宋江,就连他的两个结义兄弟雷震和肖六也在。”

“小的也对比过通缉画像,确实就是他们,对此小的敢以人头担保。”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震惊与思索。

赵初夏挥了挥手,示意蓟彦退下。

蓟彦如获大赦,不敢有丝毫停留,急忙退出行帐。

随着蓟彦离开,行帐之中就只剩下了赵初夏、缉事厂的番子和一众客人。

赵初夏扫视众人,开口问道:

“大家,如何看?”

客人们先是一阵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半晌之后,长州同知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

“郡主,下官以为,这是一件好事。”

赵初夏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长州同知见状,连忙解释:

“之前我们还担心,若是仅仅让一个燕三娘出来顶罪,恐怕不够分量。”

“那燕三娘虽然号称‘飞燕神偷’,平日里四处劫富济贫,在绿林中小有名气。但她毕竟年纪尚小,武功低微,身份也不够显赫。”

“这样一个人劫了赈灾银,破绽实在太大。尽管我们暗中引来宴山寨的孟威参与其中,却依旧难以让上头信服。”

“虽然她爷爷盗圣声名赫赫,分量够重,可盗圣早已经行踪难觅,不问世事。若是盗圣出手劫银,那还说得过去。”

“可仅凭一个燕三娘,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众人闻言,纷纷暗暗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这确实是他们之前最头疼的问题,数量如此庞大的赈灾银,防守必定严密,若说被几个六品武者轻易抢走,实在难以向朝廷解释。

长州同知顿了顿,继续说道:

“但这巨盗宋江三兄弟加入了进来,我们就完全能够交代了。”

“毕竟当初知府带了那么多兵马,并且还有六扇门统领李暮云坐镇,结果都还是被巨盗宋江给抢了。这宋江要是再劫走赈灾银,也完全有这个实力和动机。”

“我们只需要四处张贴告示,并且向上递交公文,就说是巨盗宋江劫走了朝廷下放的赈灾银,乃是此滔天大案的真正主谋。”

“这样不仅对上能够交差;对下的话,那些无知愚民也只会将怒火发泄在宋江身上,瓦解宋江当初在愚民之中积累的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众人听了,心中暗自称赞,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这个点子,当真是绝妙!

谁能想到那巨盗宋江居然会插手这赈灾银的大劫案之中,要知道他原本并不在众人的计划之内。

而现在事情既然发展成这样,那让宋江来当这个背锅侠替死鬼无疑再好不过。

长州同知说到这里,看向一名气度不凡的官员,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若是能得钦差大臣佐证,那这件事就十拿九稳了。”

原来这名气度不凡的官员,竟然是皇上钦点的钦差大臣。

长州灾情严重,可官员们的上书奏折却都说长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局部地区有点小灾但是问题不大。

官员们信誓旦旦保证,只需要调拨一些粮

食和银两前来赈灾,那么灾情将很快平息。

但随着灾情不仅没有得到好转,反而越演越烈,终于出现了不少破绽。

这让皇上也终于起了疑心。

于是皇上便钦点了钦差大臣,前来调查具体情况。

可谁料,这钦差大臣进入长州地界不出几日,便已经被长州集团所收买,与在场众人沦为了一丘之貉。

钦差大臣当即满口答应:

“放心吧,皇上那里我自然会圆过去。”

“但如今皇上已经很少主持政务,如今是厂公把持大权。”

“厂公那里,就得靠档头大人了。”

众人的视线,又都转移到了缉事厂档头的身上。

只听档头冷笑一声:

“你们真以为厂公言路闭塞什么都不知道吗?”

“为什么这次的银子,我们缉事厂要拿大头,用来孝敬谁不用我多说了吧?”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灾情再严重,灾民死再多,都不是事。”

“但是,可别整出反贼叛军出来。”

“如今厂公主政,这天下务必要国泰民安,海清河晏。宴山寨那群山匪,能招安则招安,招安不了就得剿灭,即便剿灭不了也不能让他们造反。”

“否则,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众人闻言,自然会意。

灾民是弱者,他们的死也都往往悄无声息,安静且无足轻重,常常一夜之间就成百上千地死去。

这种弱者死再多也不会对大乾造成太大影响,只需要百官们稍稍统一口径,那么这件事对于皇上来说也就不存在。

但反贼可是强者,他们一旦造反,就会攻城略地,屠戮官吏,甚至威胁到皇室宗亲。

这种强者即便死,也会死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百官们即便想要隐藏,也根本隐藏不住。

这时,长州守备站起身来,沉稳地开口道:

“那就按照原计划,先将那宋江、燕三娘等一帮匪寇逼迫或引诱到宴山寨去。”

“这样若是朝廷想要夺回赈灾银,就得增兵来剿匪。”

“若是能够剿灭宴山寨,那我就安排人手在破寨之后将宋江、燕三娘等人灭口。若是剿灭不成,但能成功招安,那我会亲自同宴山寨寨主密谈,要以宋江、燕三娘等人的人头为招安条件。”

“无论怎样,宋江、燕三娘这些匪寇最后都得闭嘴!”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随后又聚在一起,仔细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灾民还是匪寇,都只是他们手中的棋子而已。

仿佛他们所说的不是决定成千上万人性命的事,而只是一场普通的棋局。

主座上,赵初夏一边听着,一边微微颔首,显然认可众人的计划。

但她很快,又表露出担忧:

“可我听说,六扇门已经派遣名捕擒风前来调查官粮被劫的案子。”

“六扇门可不是我们这一边的,若是让他提前抓获了那宋江,形势可就对我们不利了。”

一众官员听到这话,也面露担忧之色。

即便朝廷之中,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分成各个派系和利益集团。

六扇门,便与在场众人不是一条心。

若是此事被六扇门抓到线索,那么搞不好会顺藤摸瓜,引出事端来。

六扇门所在集团要是借机生事,到时候难免会给众人带来麻烦。

朝廷争斗可是残酷无比,谁都不想成为那个输家。

缉事厂档头闻言,满不在乎地笑道:

“放心好了,那六扇门擒风虽然号称名捕,但实则蠢货一个。”

“他一路追缉那宋江,早已经追错了方向,他根本就没料到宋江跑来这里了。”

“等他再追过来,那宋江恐怕早就被我们引到宴山寨去了。”

档头说完,和众人一同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全然忘了,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宋江会出现在这一带。

赵初夏的脸上,也流露出笑意。

她缺钱花已经很久了,如今这笔赈灾银能够让在场众人瓜分掉,那她又可以维持一阵子奢华的生活了。

就在众人沉浸于阴谋得逞的喜悦与对未来盘算之时。

突然!

一阵嘈杂的喧哗声突兀地从外头传来。

那声响,犹如汹涌的潮水,又似无数惊雷在耳畔炸响,仿佛有众多人同时在大喊大叫,声音此起彼伏

,杂乱无章。

即便众人置身于厚实的行帐之中,这阵喧闹依然清晰可闻,直钻众人耳中。

行帐内原本热烈的讨论和肆意的笑声瞬间凝滞,众人脸上的笑容如被寒霜侵袭,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疑惑与隐隐的紧张。

“去个人看看,外头出什么事了?”

赵初夏柳眉微蹙,秀目含威,身姿优雅却又不失威严地站起身来,高声下令。

然而,还没等她的侍从迈出脚步,一名护卫便慌慌张张地从帐外冲了进来。

只见这护卫面色紧张,双膝一软,匆忙跪地禀报:

“郡主,不好了!”

“外头……外头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