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悟真转而又想,水峪村元家地下库房里的东西,全部是假货、赝品,那这里存放的真古董、真财富又去了哪里?到底是谁完成了这一大笔财富的乾坤大挪移?
李悟真思谋,仅仅是仿造水峪村元家地下库房里的这些古董和财宝,至少需要三四年时间,这还得有原料,并且需多种原料,有制造这些仿制品的工具,关键还要有绝好的手艺,得好几个手工作坊,才能生产得出。
从地下库房里的古董和财宝种类看,仿造者需要精通制造铜器,金器,银器,银币等金属器皿的匠人;需要烧制陶器、瓷器的瓷匠;需要通晓字画的书法家和画师;需要雕琢玉器的金石匠人等等。没有五六名能工巧匠作业,休想完成这些财富的复制和仿制。
仿造者制造完成大量的古董和财宝后,需要将这些仿制品拉运到水峪村元家地下库房里,同时,还要把元家地下库房里的真品古董和财宝运出去,这同样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要知道,元容安兄弟在搜刮和库藏这些古董和财宝时,先后花了20多年时间。
要将这大量的真假财富做交换,又整齐有序的摆放在水峪村元家地下库房的货架上,仅进出元家房子就是个大难题,并且是频繁地,经常性的出入。
李悟真四次从元家房子背后的暗门出入,他没有发现有人从暗门走过。那出入元家房子的人,只能从正面大门走。
李悟真据此断定,是居住在水峪村元家的人,与外人里勾外联,制造了这起偷天换日的惊天大案。
从人数上推断,参与这起制假和以假换真案的至少有6人,其中有一个人,是常住在水峪村元家房子里的人。
对仿制和偷运这笔财富的外人,李悟真无法知道,但对常住在这座房子里的人,李悟真一清二楚。
以李悟真前世元容安对家人的了解,弟弟元王明对他忠心耿耿,这些财富也有弟弟一份,元王明不可能有异心偷盗财富。
元王明媳妇申氏,胆小慎微,不关心国事,一心一意抚养孩子,对家里的古董和财宝不感兴趣,以一妇人之力,很难完成这样的宏图大业。并且申氏长期看守这座房子,矢志不渝至今,似要老死在这里。完全可以排除她作案。
侄儿元长洹,一生体弱多病,随时会夭折,靠那名陪伴他的道士延续生命,一切财富对他来说,如过眼云烟。元长洹小命尚且不保,要财富何用?何况元长洹早于父母而亡,病逝前,一直在元容安手下干事,他无力做此大案。
陪伴侄儿元长洹的那位年轻道士,在水峪村元家生活了近20年时间,那是一位修行极高的有德之士,无欲无为,看起来身子羸弱。那位道士连自己为侄儿治病,长期消耗内力应得的报酬都不要,他不可能贪恋这笔巨大财富。
当时的元容安记得,温丹道士是在送葬完元长洹和弟弟元王明后,单身离开水峪村元家的。
李悟真想不起,元家还有谁能做出这桩弥天大案,他找不到答案。
李悟真从京城房山县做残疾人康复训练治疗回来,就再没有去过那里。他知道申氏一直住在那里,看守着这笔巨大的假财富。元家几名当事人知道这笔财富的真相后,不会再去水峪村元家取宝。元家地下库房里的那笔假财富,应该安然无恙的保管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