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豪杰之死

说完,靡竺朝着关羽深深一拜,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决绝,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关羽望着靡竺远去的背影,嘴唇翕动,终究没有发出声音。他知道,靡竺这是抱了必死之心,要与建业共存亡。

“二哥,咱们真就这么走了?”张飞看着关羽,脸上还是写满了不甘。

关羽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中的郁结之气全部排空。

“翼德,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启程,沿江而上,退往江陵。”关羽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断。

张飞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关羽那紧锁的眉头,和眼中深深的无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重重地一跺脚,转身奔出营帐,去传达关羽的命令。

隆隆的马蹄声,渐渐远去,建业城,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此刻却笼罩在一片死寂与恐慌之中。

靡竺站在空荡荡的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的曹军,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身后,是建业城中数万百姓,是他身为江东臣子,必须守护的子民。

身前,是如狼似虎的曹军,是即将到来的,无法避免的血战。

“来人!”靡竺的声音,在空旷的城头回荡,带着一种别样的坚定。

几个亲兵匆匆跑了过来,单膝跪地,等待着靡竺的命令。

“传令下去,关闭城门,准备……死战!”靡竺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的犹豫。

亲兵们领命而去,城头上,响起了一阵阵沉闷的脚步声,和兵器碰撞的铿锵声。

三天的时间,对于建业这座孤城来说,漫长得如同三年。

这三天里,城外的曹军,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城墙。

城内的守军,在靡竺的带领下,拼死抵抗,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一次又一次地将曹军的进攻打退。

但是,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建业的守军,原本就不多,经过这三天的激战,更是死伤惨重。

城墙上,到处都是残破的尸体,和折断的兵器。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令人作呕。

靡竺身上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染红,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他的脸上,手上,到处都是伤痕,但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依旧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奋力厮杀。

“杀!”靡竺怒吼一声,一剑将一名冲上城头的曹兵砍翻在地。

他的声音,已经嘶哑得不成样子,但却依旧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必须坚持下去,哪怕是战至最后一刻。

人力有时而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业的守军,越来越少,曹军的攻势,却越来越猛。

终于,在曹军又一次的猛攻之下,城墙的一角,被轰塌了。

曹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入了城中。

“完了……”靡竺看着蜂拥而入的曹军,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他知道,建业,守不住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抵抗。

他举起手中的长剑,带着最后几名亲兵,向着曹军冲了过去。

“杀!”靡竺的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上,显得如此的微弱,但却依旧充满了不屈的意志。

最后的厮杀,惨烈而短暂。

靡竺身中数刀,体力不支,单膝跪倒在地。

他用手中的长剑,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倒下。

他抬起头,看着周围那些面目狰狞的曹兵,脸上露出了一丝惨笑。

“我……靡竺……今日……死得其所……”他断断续续地说道,声音越来越低,最终,归于沉寂。

一代名臣,就此陨落。

建业城破,江东半壁,尽归曹操。

消息传到吴郡大营,南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建业一下,则江东门户大开。

与此同时,

建业陷落的消息,像瘟疫般在会稽、建安等地蔓延。百姓们惶恐不安,他们议论纷纷。

茶馆酒肆里,人们不再谈论风花雪月,取而代之的是对时局的忧虑。

“听说了吗?建业没了,靡大人也……唉!”一个老者叹息着,浑浊的眼中满是悲凉。

“可恨那关羽、张飞,身为大将,竟然弃城逃跑,留下靡大人孤军奋战!”一个年轻人愤愤不平,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乱跳。

“谁说不是呢?平时一个个吹嘘自己有多厉害,真到了关键时刻,跑得比兔子还快!”旁边的人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鄙夷。

“可怜靡大人,平日里待人和善,从不摆架子,没想到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一个妇人抹着眼泪,声音哽咽。

“听说百姓们已经在给靡大人修祠堂了,也算是对靡大人的一点心意吧。”

“是啊,靡大人才是真英雄,比那些贪生怕死之徒强多了!”

……

类似的议论,在江东各地此起彼伏。关羽、张飞的名声,一落千丈。刘备在江东本就不稳的根基,更是摇摇欲坠。

百姓们自发地为靡竺修建祠堂,香火不断。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靡竺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盼。

柴桑大营中,南华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微微上扬。

“主公,这下刘备在江东,算是彻底失了人心。”一旁的程昱笑着说道。

南华点点头,他知道,这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主公,建业已下,我军是否乘胜追击,南下一举攻克会稽、建安等地?”程昱问道。

南华摇了摇头:“不急,刘备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据细作来报,刘备军中粮草调动频繁,兵马集结于柴桑对岸,看这架势,是想趁我军主力南下之际,夺回柴桑。”程昱拱手道。

南华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

“仲德,你觉得,刘备此举是为何?”

程昱略一思索,答道:“刘备失了柴桑,如同断了一臂,自然不甘心。他想趁虚而入,夺回战略要地,也在情理之中。”

南华笑着摇了摇头。

“他想要柴桑,给他便是。”

程昱大惊。

“主公,柴桑乃战略要地,怎可轻易放弃?”

南华冷笑一声。

“仲德,柴桑虽重,却不及襄阳。刘备若得柴桑,便可与江东连成一片,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但若他失了襄阳……”

南华顿了顿,眼中露出一丝玩味。

“那他的后路,可就断了。”

程昱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主公高明!以柴桑为饵,诱刘备来攻,实则暗度陈仓,直取襄阳!如此一来,刘备首尾难顾,必败无疑!”

南华捋了捋胡须,神情自若。

“刘备啊刘备,你以为我曹操会中你这等小计?你既要战,那便战!这一战,我要让你输得一败涂地!”

程昱心下稍定,又问道。

“主公,那建业新下,江东未稳,我军是否需要留下部分兵力镇守?”

南华摆了摆手。

“不必。建业已是囊中之物,江东残兵败将,不足为虑。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启程,目标——襄阳!”

一声令下,曹军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出。

战鼓声震天动地,旌旗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