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大院里被这动静惊醒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打开房门,迷迷瞪瞪的王家和探头出去,想打听个究竟。
“浩宇,这是什么情况呀?”
程浩宇只得耐着性子,又一次说了一遍。
“这黑灯瞎火的,程老太能上哪儿?莫不是又溜出去换粮了?”
对于老太太换粮这档子事,大院里的人都一清二楚。
众人心里估摸着,怕是又去换口粮了。
程浩宇一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哪儿能呢,她换粮都是挑大白天,或是天蒙蒙亮的时候,哪会深更半夜两点出门。”
说着话,他心焦如焚。
“好了,耽误大家了,你们先睡,我再去找一找。”
说着,人已经离开大院。
雷大妈看见这情形,眼见围过来的邻里越来越多,便提议道:“要不咱们一块儿在院子里看看?说不定老太太晚上睡不着,遛弯时在外头眯着了呢。”
大伙儿琢磨着,院子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程浩宇一定是搜了个遍。
但邻里关系摆在那儿,大伙儿还是决定在附近的地方再看看。
于是,大院里都纷纷寻找起来。
可折腾了半宿,程老太还是不见人。
不一会儿,程浩宇的媳妇吕莉,喘着粗气回来了。
雷大妈眼尖,忙上前问:“小莉,可找着你妈了?”
吕莉连忙摆手:“没呢,周围的胡同我都转遍了,啥也没找着。浩宇到远处去找了,大家先歇息吧,我们自个儿找就是,这大晚上的,打扰大家休息了。”
雷大妈摆摆手,不在意地说:“嗨,街坊邻居的,谁家没个事情,能帮一把是一把嘛。”
说着,她瞅了瞅程家那仨孩子,想了想问:“孩子们不是和奶奶一起睡的吗?问问孩子们,没准儿他们知道点啥?”
吕莉闻言,无奈地摆了摆手:“问了,娃们说醒来就没看见人了,这可怎么办啊?”
想了想,猛地回过神来,转头望向孩子们,“儿子,你们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没有,快说。”
三个小孩子互相看了一下,程鼎开口道:“夜里我们肚子咕咕叫,奶奶就拿出个大萝卜,我们给分着吃了。”
“那奶奶有没有说什么?”
三个孩子纷纷摇头。
这时,老大程蝶想起什么说:“奶奶说,以后妈妈可以给我们做菜吃……”
话音一落,程浩宇怒气冲冲地从后头出来:“让你多嘴,这下好了,把妈惹得生气不见了吧?”
原来,方才孩子们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地听了进去。
吕莉一听,脖子一梗。
“我说说怎么了?孩子们整天啃玉米窝窝头咸菜,半夜饿得直哼哼,我就随口那么一说,以后咱们多吃点菜,别总拿去换粮,你冲我发这么大火干嘛?”
“你……”
程浩宇被这一噎,深深地吸了口气,心底明白,终究是自己理亏……
程大妈没有户口,自然也就没定量。
一旁的雷大妈看不下去了,插嘴道:“好了好了,这都火烧眉毛了,还争啥呢?找人要紧。”
她环视了一圈院子,提议道:“大家伙儿醒着的,都搭把手找找吧。这老太太可真是能添乱,三更半夜的,能跑去哪呢?”
众人听到这话,都觉得在理。
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悲剧在眼皮底下发生。
这时,王小北也走了出来,心里快速盘算了一番,大致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自己有门路,院子里谁家要是缺啥少啥,只要不涉及票的,能帮则帮,哪怕是对程大妈这样平时不太对眼的人也不例外。
可问题就在于,要不是人家主动开口,他也没法主动上前问:“你要菜吗?要吃的吗?”
想了一下,王小北还是说:“叔,别慌,咱们先看看大妈的衣裳是不是还在,要是不见了,那便是走了。若还在,应该只是暂时出门,马上就回来了。”
这话一落,吕莉恍然大悟,“哎呀,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呢。我这就去看看。”
说完,她匆匆走进屋内。
可没过多久,神色黯然地出来,对着程浩宇嗫嚅道:“妈……妈的衣裳,不在了。”
程浩宇闻言,怒气直冲脑门:“你啊你,办的是什么事。我……”
一旁的王小北见势不妙,连忙插嘴:“叔,这时候生气也没用,关键得找到人。”
“我哪晓得她能去哪儿?这叫我怎么找嘛。”
程浩宇满心无奈,眉头紧锁。
王小北想了想,分析道:“大妈现在可能走的路有三条,火车站、汽车站,或者是走路回老家。”
“大妈身上应该没多少钱,去火车站和汽车站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往南走,往老家齐鲁的方向。”
思考片刻,他又提议道:“这样,火车站、汽车站各派一个人去,我骑车快,带人去找南边那条路,谁愿和我一起去?”
此话一出,院子里的人面面相觑。
钱承福第一个说:“火车站那边,我骑车去。”
雷大爷也跟着附和:“汽车站,我来负责。”
向媛的父亲这时也加入了进来:“去南边的算我一个,那边岔路多,得有人认路才行。”
于是,大院里的四辆自行车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
程浩宇闻言,心头一暖,连声感激:“哎,真是麻烦大家了,太感谢了。”
雷大爷挥挥手,笑着说:“好了好了,你就和小北一起吧,他年纪小,这乌漆嘛黑的,安全第一。”
“我们几个自己过去就行,你家里的事儿就交给你媳妇儿,别到时候孩子又不见了,其他人嘛,先回去歇息,要是睡不着的,就到附近的巷弄里帮着找找。”
这一番话落,众人纷纷行动起来。
王小北与几人推车走出院子,外头黑乎乎的,仅有的光亮来自不远处的一个路灯。
他侧头对向媛的父亲说:“向叔,虽然不清楚大妈具体往哪儿走了,但她应该会选择大路,小路容易迷方向。”
“往南去的大路有两条,西边是太平桥大街,东边则是西四南大街,咱俩各走一条,这样就不易漏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