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中 作品

第168章 鏖战决胜

罗马军孤注一掷,集中所有投石机、弩炮,对小国都城展开狂轰滥炸。

一时间,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硝烟,地动山摇,巨石与弩箭如黑色暴雨般砸向那座古老都城的城墙。

都城守军面色凝重,却毫无退缩之意,在城墙上拼死抵抗。

每一声怒吼、每一次还击,都饱含扞卫家园的决绝。

城墙上,床弩嘎吱作响,粗大弩箭呼啸射出,直击罗马军阵,瞬间洞穿前排士兵盾牌。

热油滚烫倾泻,沿着攻城塔、云梯流淌,烫得攀爬士兵皮开肉绽、惨叫连连。

罗马军攻势受阻,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军团长马库斯见状,挥舞长剑,声嘶力竭地呼喊:“勇士们!此刻退缩,功亏一篑,为了罗马荣耀,冲!”

士兵们咬着牙,再度扛起云梯、推动攻城塔,迎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

城内,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青壮年手持简陋武器协助守军,老人与孩童则穿梭街巷,搬运石块、传递箭矢。

房屋间、拐角处,时不时窜出偷袭的百姓,用手中棍棒、镰刀对抗罗马士兵,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泥沼。

罗马军虽训练有素,但在这错综复杂、全民皆兵的巷子里举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关键时刻,罗马军团长马库斯亲率敢死队,这队精锐皆身着双层铠甲,手持利刃战斧,目光坚毅似铁。马库斯大吼一声:“随我直捣王宫!”

敢死队如黑色利箭,从侧翼撕开一条血路,避开敌军主力,借街边房屋掩护,迅速向王宫方向突进。

一路上,遇敌砍杀、逢障破除,锐不可当。

王宫门前,守军拼死阻拦,枪尖林立、剑阵森然。马库斯毫无惧色,抡起战斧,当先劈翻数人,战斧裹挟劲风,寒光闪耀,敌军防线竟被他一人撕开缺口。

敢死队员们蜂拥而上,与守军近身肉搏,短兵相接间,鲜血四溅、惨叫此起彼伏。

一番惨烈厮杀,王宫大门终被攻破。

王宫之内,小国君主满脸颓然,身旁臣子却分成两派,激进者红着眼嘶吼:“陛下,宁死不降!战至最后一刻,尚有转机!”

主降者则伏地痛哭:“大势已去,再战只是徒增伤亡,百姓何辜?”君主目光游移,内心煎熬。

此时,罗马士兵涌入王宫,利刃相向。激进臣子们疯了般扑上去,却被轻易斩杀,鲜血溅满宫墙。

君主瘫倒在地,眼神空洞,手中玉玺滚落一旁,象征着这个小国统治体系彻底崩塌。

都城失陷,消息如旋风传遍全国,其余小城守军见首都已破、君主被俘,军心大乱,纷纷丧失抵抗意志,陆续开城投降。

罗马艰难取得胜利,如愿吞并这些小国。可士兵们无暇欢呼,个个疲惫不堪,瘫倒在战场上。

军医们穿梭其间,救治伤员,哀号声、呻吟声交织。

后勤兵忙着清理战场、收缴战利品,面对堆积如山的尸体、残碎兵器,满脸凝重。

这场胜利代价惨重至极。罗马军营里,营帐内躺满伤兵,缺胳膊少腿者不计其数,军医们日夜忙碌,绷带与草药供不应求。

不少精锐老兵战死沙场,他们曾跟随罗马军旗南征北战。

历经无数战役,却折戟于此,军中弥漫着哀伤与落寞。

从战略层面看,罗马虽吞并小国,疆域有所拓展,但消耗大量战略物资。

投石机、弩炮损毁大半,需重新铸造。

兵器折损无数,铁匠铺数月都难以补齐;粮草储备几近见底,后续补给成难题。而且。

周边邻国目睹罗马此番苦战,态度悄然转变,原本承诺军事通行便利、物资支援的,此刻开始推诿拖延,观望局势。

国内舆论也是哗然一片。百姓们本满心期许大军凯旋,带回丰厚财富、奴隶,改善生活。

可现实是无数家庭接到阵亡通知书,街头巷尾哭声不绝。

国库空虚,为填补亏空,赋税增加预期高悬,民众怨气冲天,对这场遥远东方的战争由起初支持转为质疑、愤怒。

元老院内,争吵再次爆发。激进派仍叫嚷着乘胜追击,进一步蚕食东方土地;稳健

派则怒斥短视,要求停下扩张脚步,全力整顿内务、休养生息。

执政官头疼不已,深知这场胜利只是表象,背后潜藏诸多危机,帝国未来走向如迷雾重重,亟待审慎抉择、妥善规划,方能在这动荡局势中寻得一丝安宁与发展契机。

战场上,硝烟虽散,血迹却久久未干,残垣断壁在夕阳余晖下影影绰绰,似无声诉说这场鏖战惨烈,也预示罗马后续征程布满荆棘,前路漫漫。

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以防陷入万劫不复深渊。

毕竟战争胜负天平,随时可能因一念之差、一行之误陡然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