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大殿弹劾

第424章 大殿弹劾

第二日照旧是按例的宣政殿朝会,也是本次登科的进士第一次正式的登朝陛见。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因先前“关琢光”这个身份似乎被人探查的缘故,阿璀今日本不想去的。

然而一早,阿璀才起来,崔寄却让人给春和宫给她送了封信。

那信中内容,正是昨日阿璀请他帮忙所查的。

阿催接过来信时,还感叹崔寄这动作就是快,然后把信打开一瞧,便知道事情不对。

百年县那边有人在调查“关琢光”的事情,确实是真实的,先前程信修的消息并没有错。

后来徐节来她这边试探,她便对徐节有所怀疑,但也只是疑心徐节不知从何处知道了“关琢光”这个身份有问题,甚至是徐家已经怀疑了她的“关”与祖父的“关”有些什么关系。

所以她后来让崔白襄给崔寄带去的字条,便是让崔寄帮忙往徐节这里查查。

但谁知道,徐节的目的根本不在自己,而是在祖父啊。

崔寄这信中最后加了一句,让阿璀今日最好莫要去宣政殿。

但阿璀却觉得,祖父令名不当毁伤于他人诬言诽谤,况这事情本身就是因自己而起,避之不宜,还不如当堂对峙。

于是收了信,阿璀便命更衣,匆匆往宣政殿去了。

此时宣政殿内朝会已经开始,今科进士三百余人正整整齐齐按位次排列,候在宣政殿大殿前等待传召。

于是阿璀的突然出现,便显得很扎眼了。

但她也顾不得旁人的目光,大概算了算哪处位置应该是自己的,然后过去,朝那位置上的人好生客气道:“劳烦这位兄台,让个位置。”

那人约莫三四十岁的年纪,看起来有些憨实的模样。

看到有人挤过来,他先是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做,下意识往上边大殿处看过去。

大殿前守着的只有孝年和几个垂首而立的宫人,孝年自然也是看到了下边发生了什么的,但他知道过来的是谁,于是便只当没看到,移开了目光去。

阿璀见他不让,以为是自己算错了位次。

遂又看了队伍一眼,一甲三人在最前面,后面六排,每排大约六七人。

自己位次在第七,除去第一排一甲的三人,第二排自左往右第四个,应该正是自己的位次才是。

这没错啊?

这边的片刻僵持,旁边的几个人都看过来,就连前面一甲的三人也都悄悄转过身来瞧。

沈云述先前也知道了榜单上的“关琢光”便是阿璀,当下倒不惊讶,只是有些疑惑为什么她会来晚。

而公玉淳却面露些许担忧色,怕她这会儿殿前失礼,被旁人看到不好。

见那人并不让位置,阿璀正犹豫着要不干脆到后边随便找个位置先站站,后边捂着脸的崔白襄终于还是忍不住走出队伍来拉她。

“您站错了,右边是三甲的位置,您的位置在左边第二排第一个。”崔白襄压低了声音,只让她瞧见自己说话的口型,一边又将她拉去正确的位置去。

殿内忽有传召声叠次传来。

随着传召声至殿外,众人屏气凝神,拱手垂目,依次走上宣政殿前的长阶,走进那处高堂广厦。

这是他们第一次的廷参朝拜,也是仕途真正的开始。

今日天气阴阴的,这会儿又慢慢起了风。

但在这些人心中,前面的大殿即便庄重肃穆,虽令人感到压迫重重,却也好似笼着一层金光。

走进宣政殿,殿上众臣已退至两侧,中间的位置便留给了新上殿来的天之骄子们。

阿璀随众人按仪制行廷参礼毕,等到余光瞥见旁人起身,她便也起身。

而阿璀才一起身,余光却瞥到右边似乎有熟悉的人影,偷偷侧首一瞧,果然看到是自家祖父和崔寄。

关渡看着阿璀,倒是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而崔寄却是不太赞同地看着她。

阿璀朝关渡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当做没看到崔寄的眼神,肃然转头故作正经。

然后她看到上面她家阿兄看向自己的,也是不太赞同的目光。

好家伙,看来今日这事情小不了啊。

果不其然,按说新科进士们按例廷参朝拜之后,应该退避殿外,然后朝中朝议继续。

然而众人还未退下,人群中突然走出来一人。

阿璀偷偷偏头去瞧,只见那人一身深绿色官服,应该是个六品官儿。

而按大渊制,在京的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曰朝;文武官五品以上及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等职位则需要每日朝参。?

而今日并非朔望日,所以阿璀略一猜,便知道这人的职位大约便是负责纠举百僚推鞫狱讼的侍御史。?

果然,那人上前一拜,呈上节略,正义凛然道:“臣侍御史孙炳秋,欲弹劾中书令

关渡主持科举徇私舞弊事,此为条略,请陛下御览。”

他之一话既出,满殿哗然。

目光齐齐落到左侧最靠前的关渡身上,人人皆带揣度神色。

而关渡却始终昂然而立一如从前,在旁人眼中照旧是那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

阿璀偷偷看向崔寄,目光询问,“知不知道这人是谁的人?”

崔寄朝她比了个口型:“徐节。”

果然还是他。

阿璀有些恼怒,但她知道接下来的矛头还要落到自己身上,若是自己这会儿便开口为祖父辩解,实在不是个好时机。

满殿热议沸然,随着上面魏廉的一声“肃静”的提醒,顿时安静了下去。

孙炳秋呈上的节略送到晏琛手中,晏琛看都没看,便往旁边一按,沉声问道:“你说中书令舞弊徇私?那他舞弊徇私的对象是谁?”

“回陛下,正是今科状元沈云述,和二甲第四名关琢光。”孙炳秋高声应答,又道,“至于这二人与中书令之间的关系,在臣递上的节略中也有说明,陛下御览便知。”

阿璀不知道孙炳秋说了些什么,但观周围人看过来的眼神,显然也能猜出来一些。

她再次看向崔寄,还不等她有所表示,崔寄就好像她肚子里蛔虫一般给了她答案,照旧比出口型:“他弹劾关先生舞弊的对象是你和沈云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