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崔寄所查的公玉淳
“关娘子?您怎么在此处?”
扛了一大堆柴火从后院出来的公玉淳,一见到寺院往后院去的小门前站着的阿璀,万分惊讶。搜索:小说魂 本文免费阅读
阿璀瞧着他那瘦弱模样,背着一大捆柴火,都快被压得直不起腰来了。
她也故作惊讶状:“公玉郎君不是住在新昌坊那边的青龙寺的么?怎么到这边来了?”
公玉淳小心有意放下背上柴火,往墙角处靠了靠,笑道:“新昌坊那边如今人多了许多,难免有些吵,倒是这处青龙寺安静少人,我便搬过来,打算会试前再闭门专心研读几日。”
“原来是这样。”阿璀佯装相信他话中的隐瞒。
“那关娘子怎么突然到这里来了?”公玉淳也问。
“听说新昌坊这边有家布坊做得一手特别的花样,我便来瞧瞧有没有什么好布料,哪知道寻了一路并没有寻到那家布坊,正欲折回,恰巧看到这处寺院。我看门口挂着的也是青龙寺的名号,便想着进来瞧瞧,顺便上一炷香。”早便想好的解释,阿璀很麻溜地便说出口了。
“这寺院如今也没什么香客来的,娘子能想着进了上一炷香,也是娘子心诚。”公玉淳显然也是相信了阿璀的解释,遂又道,“许多大殿都废弃了,也没什么好逛的去处,倒是后边殿里有一面墙,上边有绝美的壁画,娘子可去瞧瞧。”
“那壁画我知道,方才住持师父已经带我进去瞧过了。”阿璀笑道,“本已经想回去了,却不想竟然在这里遇到公玉郎君,也算是些缘分了。”
她这“缘分”二字一出,旁边金樱子和白芥子倒是惊讶地瞪圆了眼睛。
阿璀今日出宫来,本就是专门来遇这位公玉郎君的,但因上次以男子扮相见他的时候,身边跟着的是槐娘,怕露馅儿,所以这次便带了金樱子白芥子出来。
“确实。”公玉淳笑起来,十分和善客气,道,“那关娘子若不嫌弃,等我送了这些柴火,我带关娘子再四处走走。关娘子说的那家布庄,我先前也听旁人说过大体位置,我带关娘子去寻寻。”
公玉淳此言,正中阿璀下怀,她本就想多些机会从公玉淳这里再套出些话来。
当下,正好。
那天回来后阿璀本让崔白襄回去后,帮忙问问崔寄那边先前调查公玉淳,是否调查出了些什么消息的。
原以为第二日一早崔白襄便会来春和宫的,谁知直到宣政殿朝议结束,阿璀没等来崔白襄,倒是等来了崔寄。
崔寄将查出的消息都带了过来,那会儿阿璀一一看过之后,却发现这人背景单纯清白地十分合理。
公玉淳原本是金陵人氏,原本也是小有家财的一户人家,后因战乱避祸,他与家人迁居海陵。
他十五岁时被厉之同军强征入伍,后厉之同军溃亡,他有幸归家。
大渊立朝后,官府重录户籍,他与家人的户籍便直接落在海陵了。
据查他家中原本除父母之外,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姐姐长他十余岁,在元哀帝二年的时候出嫁,嫁的据说还是当时京兆府的一位官员。
但在元哀帝七年的时候,他姐姐便被夫家虐待致死。
后来两三年后金陵大乱,他与父母妹妹逃难离开金陵,但之后数年战乱,他家除了他,其余的一个都没活下来。
而公玉淳原本在金陵的老宅,便是在如今被开挖成北澄渠的那一片。
难怪公玉淳那日要往北澄渠那里去,大约是想缅怀故居。
这样的身世,也确实凄惨。
但乱世之中,又有几家能得周全圆满?
只是崔寄查的这些消息,确实细致到出乎了阿璀的想象。
她仍旧有一点想不明白:“这公玉淳瞧着也没做什么事情,兄长为何早先第一次偶遇之后,便想到要调查他?”
“也没什么缘由。”崔寄笑道,“我见你那日对那人颇有兴趣,总觉得你还会找上他,我便先替你查查,若是他背景没什么问题,以后或许还能给你用用。”
他这话说得真假不知,阿璀却自动忽略了最后一句“以后或许还能给你用用”,只当他是有些玩笑意思在里面。
毕竟人家好歹也是乡试出来的,若是会试中了榜,那便是朝中人,哪里是自己的春和宫能留得住人的?
然而崔寄查到的消息,结合阿璀自己先前查到的那些,她觉得公玉淳搬到招远坊去,大约便是为了离从前自家老宅的位置更近一些。
战乱毁去了招远坊从前大半屋舍,唯有他家门前早年的青龙寺得神佛庇佑,保留了下来,或许这青龙寺也有许多他从前的回忆吧。
但唯有一点,阿璀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他一早来金陵之后不去找老家位置,而是在宣阳坊那边乱转?
按说他家搬离开金陵的时候,他也十来岁了吧?总不能没记得从前家在那个坊?总不能找了这一个多
月才找到吧?
阿璀还是觉得这人还有许多谜团没有查清,故而才决定今日来招远坊“偶遇”公玉淳。
“那便多谢公玉郎君了。”阿璀带笑致谢,“不知郎君要往哪边送柴?”
“寺院西侧,住了些孤苦女子,我见她们可怜,有时候背柴若是多带了些,便给她们送过去,也算是能帮一把是一把。”公玉淳弯腰将那捆柴重新背上肩头,略直起腰来朝阿璀笑道,“关娘子且在这里略等我片刻,我稍后便来。”
“不知能否与郎君一起去瞧瞧?”阿璀笑道,“不知她们有没有旁的需要帮助的,若是她们有旁的难处,或许我还能相帮一二。”
“关娘子心善。”公玉淳微微让开些路,笑道,“您这边请。”
从侧门进去后院,再自后院门出,往西边便是一处单独隔开的院子。
院子门前框进去不大不小的一片地,整整齐齐种了些当季的菜蔬。
大门半掩着并未上锁,但公玉淳却未直接进去,而是在门外站住,礼貌地叩了门,安静等待。
直到里面有人出来开门,他才笑打了声招呼,将柴火放到门前:“今日多打了些柴,几位娘子留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