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困困 作品

第317章 开始著书,西行有信而归

【“尔等。”】

【“可还有异议!”】

【“既然如此,今日正式合道,开启新程。”】

【随着陈怀信最后一句话结束,在场没有人敢有任何的回应,大家都低着头承认了这样的结局,这也预示着往后作为国教的道教,将会迎来新的改变。】

【那些道士当中的代表被留在了长安。】

【先前自视甚高的道士们,都灰溜溜的离开了。】

【“接下来准备怎么办?”】

【“朕已经帮你做完了所有。”】

【“接下来……”】

【“你意欲何为?”】

【陈怀信看着道教领头人。】

【“著书。”】

【“贫道要开始将如今道教当中的可用之物,可用之理,可用之思想,可用之精神,尽数写在一起,完成这最后的合道。”】

【听到对方这么说,陈怀信知道自己的目的达成了。】

【先前一切的准备,都是为了现在。】

【只有在这种时候,将道教完成改革,往后才能真正脱胎换骨为正统的国教。】

【流派诸多而不杂。】

【思想纷呈却不乱。】

【道理深邃,教义长存,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好,随你吧。”】

【交代完一切之后,陈怀信便离开了。】

【道教领头人开始著书,同时闭关。】

【几乎是同一时间,护送佛教迁徙西行的文书和情报,也随之回到了长安。】

【“终于到了。”】

【陈怀信一直在等。】

【因为佛教远遁印度目的,不只是为了要传扬佛法,和那里的佛学进行交融和深化,用佛教影响印度对大煜的态度,那这一路上的经历,也是他的另一个目的。】

【精锐骑兵的强度,足以让很多沿边小国害怕,同时也就可以带回来他们的态度。】

【如果选择配合,那就可以往后接纳。】

【如果抵触或者阻拦,那就可以发兵了。】

【无论怎样,沿途震慑效果必然是有的。】

【不过让陈怀信意外的是。】

【回来的不止是那些书信,还有一些番邦小国的使臣。】

【因为一路西行会经过他们的国土,而煜国的精锐铁骑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名片,尤其还是在远征草原和其他外族之后的背景下,所以他们选择主动示好。】

【“煜国皇帝陛下。”】

【“送佛西学而去之举我等很是赞同钦佩,今日到此也是为了表达心意。”】

【“往后煜国西行沿途所需所求,我们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希望永结盟好。”】

【“如此……甚好。”】

【陈怀信含笑着点头。】

【随着这些西行路上的小国开始引入,那些商旅的来源便不止于西域和河西走廊,更多的小邦行商也都加入进来。】

【商贸促进,煜国目前的物产和经济影响力,开始辐射性蔓延。】

……

“这比第一次的效率还高呀!”

王千禾满是感慨。

自己虽然为相,但对于如此一举三得的计划,还真是没有把握可以研究出来。

之前陈怀信虽决定要这么做,但效果尚且未知。

尤其是西行之后的每一步,几乎是如同天定之计。

本来佛教离开之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这第二次推演的效率,比起之前简直飞跃。

按照第一次推演的时间来看,至少影响外部国家和那些小邦部落还需要几年的功夫,但这次却极大的缩短了进程。

未来已经发生了可以预见的改变。

甚至一些当下的困局也被解开。

比如先前煜国的兵部和工部,都已经上报了接下来的窘境。

因为对于草原的相关政策和抵御方略,导致如今的煜国,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大规模的作战。

比如国与国之间的正面交锋。

这一点确实不容忽视。

小国还则罢了,如果是那些个真正拥有着强悍实力的游牧部落、和西域之外的帝国,可就另当别论了。

但现在通过西行,居然还不经意间赚取到了很多支持。

这些小国小邦本身没有太强的实力,所以只能选择放过从煜国而来的佛教众人。

当初,还有那些精良的铁骑,也确实发挥了作用。

就比如震慑之威!

刀枪没用,干戈不动。

只是沿途打了个招呼就换来臣服。

这比一个个打过去要强太多了。

第一次推演期间,这一进展和成果的取得用了将近二十年。

但这次十年不到,就已经初见成效。

陈怀信的恐怖之处莫过于此。

所以如今来看,对方虽然现在不省人事,但他的推演正在不断优化。

不过此刻那些世家官员很是郁闷。

在这第二次推演当中,陈怀信不仅吃了第一次推演的记忆红利,运气也好的离谱。

他们本来不认为,那些小国选择站队,是因为陈怀信的操作和安排。

一度坚信运气成分绝对是占很大一部分。

现在看来……

太打脸了!

如果不是提前安排精锐骑兵护送陪同,哪会有如此明显的作用?哪会有这等外邦来朝的场面!

三皇女府上。

看着置身光中的陈怀信,姬长兮眼神中唯有无限的温柔。

美眸流转,眼神中满是深情。

也只有对方这样的时候,自己才是最毫无保留的,明明就近在咫尺,但推演之下的夫妻恩情却难以共诉,实在是折磨。

“你还是……”

“和第一次的推演一样。”

“随手安排之下惊艳所有人。”

虽然姬长兮只能在心中想着,但也是极大的慰藉了。

可惜这一切,现在的陈怀信,看不到也听不到……

……

【靖平十年,年末】

【西行护持骑兵外遣使团驿兵回朝献捷!】

【这个消息震惊了所有人。】

【之前那些对此不看好的人彻底闭嘴了。】

【当初那些骑兵之中,有陈怀信特意安排的传信驿兵,目的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汇报事情的进展,如今半数驿兵都已回归,情报自然而然公之于众。】

【冬雪飘落,凛冽过境。】

【朔风千里路,捷报解君忧。】

【陈怀信给这些沿途收集情报并且顺利赶回来的驿兵都加官进爵。】

【在这一路的佛学西渐之下,收效甚好。】

【如今这些人回来献捷,就意味着佛教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已经顺利穿过了所有可以建交的邦国部族,正式开赴最后一站。】

【印度!】

【对此陈怀信十分放心。】

【接下来只需等印度那边的好消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