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这就是中原的佛学吗?当真是精妙深奥,我听了半天没听懂。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
【“这是自然,听说如今中原王朝国号为煜,那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王朝,思想开放,而且教派之学用以民生,真正的发扬广大啊。”】
【“你从哪听来的?”】
【“过往客商说的,而且他们也兼收并蓄,包容开放,总之只要安稳传道就会受到庇护。”】
【“那这些佛教之人为什么来咱们这里了?”】
【“难不成是被他们的皇帝抛弃了?”】
【正当众人议论之时,高头大马向此处赶来,为首的正是陈怀信派来的精锐骑兵将军,因为官拜校尉且代表国体,所以自成气场,霸道睥睨。】
【其他几位副将紧随其后而来,帮助维持现场秩序。】
【“看到了么!”】
【“这就是排面,这就是大帝国皇帝的自信。”】
【刚刚被打断的话题继续。】
【“那大煜皇帝倒是支持这佛教西传,给予了这么多的帮助,可惜咱们没这福气了。”】
【“佛渡有缘人,稍安勿躁。”】
【而议论归议论,整个印度境内都听说了在中原地区来了一批人马,不仅有佛教当中的信徒和领头人,还有他送而来的传兵卫队,而在见识过他们的阵仗后,无不感到震惊。】
【随着心空大师的大会结束,一切都开始向另外的方向发展。】
【中原佛教在印度的信徒人数开始暴增。】
【不仅是向往于这特殊的佛理,更多的是对多少年来传承的古老教义产生了怀疑。】
【前的印度佛教还是比较单一的。】
【基本上也就是围绕慈悲向善以及轮回涅磐的因果循环之理。】
【随着心空大师带道而来,一切都变了。】
【佛教不仅可以拥有着教化世人的力量,还能够逆转一些难以把控的局势和变数。】
【教义可以笼络人心,教派可以给人以精神力量。】
【靠这些很多人都可以获得所谓的现世报。】
【虽然在印度的僧侣拥有着很高的权威和身份,但他们终究只是一群方外之人。】
【这批从中原而来的佛教传人却大为不同。】
【按照心空大师的说法,在煜国的时候佛教曾经辉煌一时。】
【不仅可以参与政治,还能够影响帝王业。】
【不仅能够教化百姓,还能帮助整个教派扩大影响力并且消除众生的戾气】
【这让一些个本身就怀有着崇高救世之念的僧人开始了向往。】
【中原可以派人到他们这里来传法。】
【他们为何不能遣人过去论道?】
【随着诸如此类想法的愈发增多,印度国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主旨意思就是佛教的定义不该仅限于此。】
【一些高种姓的统治者为此感到慌乱。】
【不过他们想不到其他的约束手段。】
【一时间打算就是要对心空大师他们出手。】
【这块土地上只能有一个正统的教派。】
【其他外来的佛门高人通通都是野路子。】
【不过随着他们想要动手的欲望增强,形势也愈发明朗起来。】
【首先,中原而来的这批僧侣数量众多。】
【如果真爆发了冲突,那必将国内大乱。】
【其次就是护送他们而来的那支精英骑兵的队伍,战力强悍,而且训练有素。】
【比起一般的正规军还要恐怖。】
【和他们一比,印度国内的那些可用兵马更像是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
【最后就是考虑到了煜国本身的影响。】
【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如果真的被惹怒了,后果很严重的。】
【这次来的只是护卫骑兵,下次来的可能就是正规军制的屠杀部队了。】
【那些统治者们也听说过些许关于煜国的传说。】
【科技高度发达。】
【武力相当强悍。】
【而且从来没有服软和受辱的先例。】
【甚至为了白银一度将隔壁岛国打的够呛。】
【最终,他们对于心空大师带来的教众,只能放弃心中所想,任其发展了。】
【这一切都被写在信里送回到了长安。】
【陈怀信淡然一笑,合上了信封。】
【“传令下去,所有外派的骑兵军属都要由京兆府特殊照顾,平日里的吃穿用度皆作为最高军伍家眷的规格报销。”】
【“所有外派骑兵官升三级,等待朕的消息,日后撤令回朝之时,定与他们国礼相待。”】
【很快这一消息便传遍了煜国。】
……
大殿之上。
昏厥过去的邢国公已经被抬到了一旁,关于他的问题容后再议。
当下就算是互相争辩也难以说清……
毕竟放眼天下还没有谁敢当着皇帝的面自称叛国有理,绝对是嫌自己命长。
其余人等还在关注着推演的画面。
不得不说陈怀信这一首安抚之计用的实在精妙。
本来那些随教而出的骑兵队伍就劳苦功高。
其他的封赏也暂时用不到,陈怀信选择帮他们安定大后方的想法的确能够稳定军心。
一旁的户部侍郎突然间想到了什么,赶忙回头拱手开口。
“陛下,大事不妙啊,若是我朝佛教徒众也受这一推演的影响,要剥离出去可如何是好?”
“嗯?”
姬清洛也想到了这一点,顿时面色阴沉下来。
最近屡屡感到不安,最大的隐患还是出现了。
他们可不像煜国那样拥有着立国之功的道教,本身国内教派人员就斑驳杂乱,如今要是再丢上一部分,那就真的亏大了……
“马上传令下去,统计核实如今国内的教派人员,并且全部登记在册。”
“不管是民间接受香火供奉,还是隐居山林遁地不出者。”
“全部都要保证他们尚在境内。”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眼下也只能这么做了。
推演的画面中那些场景实在诱人。
如果他们本国的僧侣见了只怕也难挡心中扬名立万,功传万年的诱惑。
都说佛门讲究贪嗔痴三煞戒欲,但当兴佛壮举这样的机会真正摆在面前的时候,又有几个得道高僧能够完全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