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倒也不亏

孟亭月那双泛着浅淡琥珀光泽的眸子,静静地凝视着沈允珩。

“银两府中自是充裕,夫君若有所需,取用并非难事。只是臣妾如今掌管家中琐碎,对每一笔银钱的流向都需心知肚明。”

沈允珩闻言,神色愈发认真:“此番连绵暴雨,必将在大周某地酿成灾祸,孤身为太子,自当挺身而出,为大周分忧解难,略尽微薄之力。”

孟亭月闻言,心中已明了他的心意,微微颔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她缓缓开口,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夫君心系大周百姓,臣妾自是理解,只是此番赈灾银两除了朝廷和夫君出,可还有旁人出?”

“有孤以身作则,其他官员自然也会出银子。”沈允珩言之凿凿,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然而,他的眼神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若臣妾猜想的不错,此番赈灾银子大头定然在朝廷和殿下身上。”

沈允珩默然。

昨日,父皇诏令户部紧急筹措赈灾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然则,仅仅过了一夜,户部便面带戚容来至御前哭穷,称国库空虚,仅能支出二十万两纹银以应燃眉之急。

国师曾言道此番灾祸,当以历朝历代之最重灾情为鉴来筹备赈灾款。

而各朝各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害朝廷拨了四十万两银子赈灾。

二十万两不过一半,且远远不够。

他若是能拿出万两银子,余下的十九万两若由各家官员联合出,各家竭尽全力,这十九万两之缺,自可迎刃而解。

可他深知以这些官员的惜财程度,欲令其真心实意地掏出私囊,实非易事。

见沈允珩沉默,孟亭月继续道:“臣妾虽不通官场之事,却是个商人,商人懂人心,天底下能有几人能心甘情愿在不谋利益的情况下,白白出那么多银子。”

“臣妾有一拙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允珩抬眼,眸色黑沉,“你说。”

“官员最好的之物除了银钱、权势,无外乎就是名声了。权势愈大者,往往对名声越是珍而重之。”

“夫君何不以此为切入点,将此次投身赈灾事宜的官员一一记录在册,待到赈灾功德圆满之际,便将这些名单公示于受灾之地,使之昭告天下。”

“且朝廷能考虑周边商户合作,让商户也参与赈灾,此举也能让商户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乐善好施的形象,彰显朝廷恩泽广被,又能促进商户与民心相通。”

“殿下或许会觉得,此举对商户与官员而言并无明显裨益,然而臣妾曾亲眼目睹一幕:一人立于两家货物无异的店铺之前,却毅然选择了那名声遐迩的一家。”

“殿下可知,这背后藏着何种缘由?”

孟亭月缓缓道来,言辞间条理清晰,沈允珩听后,心中顿时豁然开朗。

“世人往往未曾深入了解一物之全貌,便容易因其在外界的名声而心生好感。”

孟亭月轻轻颔首,声音清越,“正是如此。士农工商,商者常被置于末位,世人对于商户,往往抱有诸多偏见与误解。。”

“臣妾并非要为这些偏见辩护,只是不愿见到因偏见而忽略商户在某些事务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试想,若朝廷能与商户携手,彼此借力,此举对朝廷而言,无疑利大于弊。”

沈允珩闻言,轻轻颔首,眸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所提的两点建议,孤会慎重考虑。

这简短的话语,对孟亭月而言,无疑是这几日阴霾天色中破出的一缕阳光,是天大的好事。

余下之事,只要朝廷中无昏人,事情定然能顺着她所料那般发展。

孟亭月轻轻抿了抿唇瓣,心中涌起一股冲动,想要询问太子今日入宫之时,皇后可曾有过什么言辞或举动。

然而,话到嘴边,她却又不禁犹豫起来。

生怕自己这番贸然询问,反倒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还会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猜疑与麻烦。

这番纠结之下,她还是没敢问出口。

瞧太子神色无异,想来在宫中并未发生其他事,或许今日太子因忙于赈灾银两之事,未曾拜见皇后。

窗外,暴雨仍旧肆虐,无情地拍打着枝头,狂风怒吼,呼啸而过。

孟亭月轻声细语地问道:“殿下今夜可要在此留宿?”

“孤以后都回屋休息。”

闻言,孟亭月极为缓慢的眨了眨眼,缓缓颔首道:“好。”

正说话间,忽闻屋门被轻轻叩响。

“殿下,属下来送奏折了。”

凌肖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凌肖周身缭绕着一股刺骨的冰寒之气,衣襟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浸透了大半,手中紧紧抱着两个沉甸甸的书盒立于门外。

他微微侧目,向外瞥了一眼,正欲举步踏入温暖的屋内,却忽地一顿,意识到自己此刻的模样有几分狼狈。

孟亭月见状,轻缓上前两步,“我来拿吧。”

凌肖轻轻摇头,“不敢劳烦太子妃,盒子重。”

言罢,他小心翼翼地将手中的盒子转交给候在门侧的丫鬟。

那丫鬟双手甫一接触,险些被这突如其来的重量压得一个趔趄。

孟亭月自诩力气不如院中丫鬟,见之讪讪收回手,转身回到软榻上。

两个书盒中皆装着满满的奏折,其中还夹杂着几本书籍,孟亭月瞧见了其中一本书的名字,似乎是《长短经》。

沈允珩端坐于书案前,神情认真的审阅着每一分奏折,

而孟亭月,则斜倚在柔软的榻上,手中握着一卷医术,却只是漫无目的地轻轻翻动,心思早已飘向了远方。

她的视线,总是不经意地溜向那侧,落在那个全神贯注的身影上。

不得不承认,太子殿下容貌生得真好,正好合她眼缘。

抛去利用,同这人相敬如宾度过一生倒也无妨,哪怕是圆房了,她也不吃亏。

她的思绪越飘越远,眸光直白落在沈允珩身上,丝毫没有掩饰。

若她真同太子生了孩子,无论孩子模样是随她,还是随太子都不会差。

“孤面上可是有何不妥,乃至于你看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