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和林承允等人估计还在为收服淮南郡势力沾沾自喜。
李恒微微一笑,他喜欢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感觉。
六日后,雁门郡试院门口,寅时刚到,学子们已经排起长龙准备入场。
这次的入场检查更加严格,考引和户籍官兵都细细盘查,结保的五人被叫出来相互指认,旁边还有精通乡音的士兵,会用方言与考生对话。
不同的州郡,录取人数不同,一般会根据州郡的丁户按照比例录取。
但有些州郡的教育水平低,比如雁门郡的教育水平就不如冀州,冀州学子入籍雁门郡会增加自己的考中几率,这种现象就叫冒籍。
乡音检查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冒籍行为。
烤篮中物品的检查也很详细。
元盛带的扇子就被士兵从中间撕开了,即使折扇很薄,但还是检查了里面是不是有夹带。
元盛带的腊肉被切开了好几块,饼子也被捅得稀碎,好在元盛带的绿豆薄荷茶是散装的,不是茶包,否则茶包也会全部被捅开。
等到考生全部入场,已经到了卯时。
两位监考钦差礼部尚书冯兴文和大理寺卿周兴朝,带领主考官,同考官和一众学子祭拜孔子像。
随后冯兴文讲话,对众学子勉励一番。
最后,同考官监察御史刘博易宣读考场秩序。
比如,不得大声喧哗,要出恭必须举牌,必须在试院怠满九天才能离场等等。
元盛在
大理寺少卿方和玉,御史监察刘博易?
这些人他听先生李秘提起过,都是晋冀党中的骨干力量,其中有几位大人在荣亲王一案中,还为他出过力。
这位就是户部郎中元清云大人?
看起来和元清风有些相似。
元盛与元清云属于神交已久,如果没有他的引荐,元盛也不会成为李密的学生。
元盛不禁有些想笑,这次张治通可真是没少发力。
雁门郡郡守李大同据先生说也是倒向晋冀党的,张治通就如此自信?没有安排一个自己的人盯着?
元盛收回心思,回到自己的号房。
元盛是院试案首,他和一些曾经的院试案首被分到相邻号房,方便考官们查看他们作答情况。
元盛将自己的物品一一拿出。
此时正值八月,虽然雁门郡的天气相对凉爽,但还是有些炎热,元盛换上娘子为他准备的纱质短袖短裤。
随后,他又将驱蚊用的艾草点燃,在号房内撒上雄黄粉。
元盛拿出准备好的布巾,从葫芦里倒了点水,将自己的考桌和床全部擦干净。
又将笔墨砚台镇纸等物,在桌子上放好。
他将绿豆薄荷茶放在桌子上,将大水葫芦,装着人参酒的酒葫芦,大油伞放在桌子一旁。
又将床单铺好,将石枕放到床上。
随后,元盛将五更鸡,菜干,腊肉,大米,被戳成小块的饼子,治疗中暑和水土不服的药物放在床底下。
将这些都做完之后,元盛已经微微出汗。
这么热的天又不能洗澡,在里面待九天真是受罪。
元盛的对面是苏砚秋,他是九年前的晋州院试案首。
他看元盛虽然打扮奇怪,但穿着很耐热,又井井有条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心中有些佩服。
这少年就是冀州去年的院试案首元盛?年纪十七岁就来参加乡试!
真是非同小可。
这时,考卷发了下来。
第一场考四经义题、四道算术题、两道诗赋题。
经义题占分最高,其次诗赋,再次算数。
乡试已经没有贴经和墨义这种简单题型,第一场就考经义题。
元盛检查了一下考卷,没有印错,没有破损,便开始认真答题。
不管是经义题,还是算术题,对于元盛来说,都十分简单,他快速答完,便开始写诗赋题。
第一道题:述山居之乐
元盛搜索了一下诗库,回到道: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第二道题:论山水形胜与士人襟怀
这一道题……
元盛稍微想了一会,很快想到了答案。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还好有诗库,不然元盛可想不到什么好诗。
元盛将第一遍答案写在草稿纸上,检查无误,确认没犯什么忌讳,他才认真抄在考卷上。
第一场考试为三日,才一日时间,元盛就已经将所有题目都答完了。
礼部尚书冯兴文上午只从元盛这边转了一次,当时元盛已经答了一半题目,他想看看元盛具体的答题内容,但是害怕影响元盛,便看了两眼就走了。
如今元盛已经停笔,估计是在检查,冯兴文再没有顾及,便来到元盛身边,看他的答题内容。
冯兴文比晋冀党的其他人,对元盛的印象更加深刻。
元盛是以一己之力,改变淮南郡疫病格局的人,甚至可以说元盛是以一己之力,改变大乾国运之人。
当时淮南郡的疫情已经在不断扩散,如果没有元盛的接种之法,只怕整个大乾已经爆发疫病。
冯兴文收回心思,认真阅读元盛的答案。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诗!真是好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也非常美。
冯兴文又看了元盛的算术题,题目全部正确。
再看元盛的经义题,引经据典,答题角度老辣。
第一场!元盛稳了!
冯兴文捋了捋胡须,心中感慨,大乾得此人才,可兴盛多年!
只希望皇帝陛下抛弃平衡之术,党朋之争,重用人才。
大理寺卿周兴朝看到冯兴文眼底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元盛的第一场就答得这么好?
就让这个老东西这么高兴?
不行,他也得亲自去看看。
周兴朝也来到元盛身边,在一旁站了许久,将元盛的答案全部看了一遍。
好家伙!
不愧是先生的学生,实力强劲,周兴朝自问,他是做不出这样的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