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用制度管理人员
翌日清晨,林天和自己媳妇交待一声后就出门。
顺道去办公室和张冬至他们也说一声。
虽然现在班底还没搭出来,但是大家做事有条不紊,林天对眼下的结果挺满意。
开车回到厂区,林天把厂里的管理人员都喊到会议室开会。
“这段时间我不在,家声昨晚已经把厂里的相关情况和我说了。”
“我在这里强调一遍,我们是办厂做生意,不是开善堂的,以后整个厂的人员管理就按我昨晚写出来的规章制度来。”林天把手里的文件放在桌上。
挑了几条和他们说道:“一天必须打卡四次,所有岗位都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一天腌制多少鸭蛋,做了几板豆腐,做了几斤糖果,能量化的必须量化。”
“如果没办法量化,那就按一个星期的产出或者一个月的产出来计算,像酿酒这种几个人负责一个工种,完成整个酿酒流程要十来个人,最后产出不合格,整个团队一起扣钱,让他们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林天一脸严肃。
“等他们的业绩和工资挂钩,哪怕没人盯着,他们也会干活的,这样你们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力去管理他们。”
“如果有不服从管理的人,直接辞退。”没有价值的人注定要被抛弃。
能来工作的都是成年人,与其说教还不如直接用行动教他们做人。
“你们挑五六个刺头出来吧,直接和他们谈。”林天说完看了眼会议室的人。
所有人都不反驳林天,在这事上他们觉得林天做得挺对的,他们不是偷奸耍滑吗?那就用强硬的手段把人治得服服帖帖。
让其他人看看,工作不认真的人都是什么结果。
“管理制度你们轮流看,然后抄多几份在厂里的各个地方都贴上,记得先和下面的人讲解一遍,免得他们不理解这制度写的什么意思。”
“确保全厂上上下下几百人都知道知道这个制度,你们如果有好的想法也可以一起开会决定,不用经过我的同意,在后面加上就行。”林天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也是自己在放权,让他们在自己不在的时候,能解决大大小小的事,就拿今天这件事来说,他们为此没有处理这件事的能力,只是习惯当一个执行者,而不是当决策者。
他们这么多人,一人琢磨一个主意出来都能把这事给解决了。
只不过他们没想过试着自己去解决这问题,都往家声这边汇报情况,家声可能忙昏头了,没想明白的情况下就给他打电话。
这举动就是惯性依赖,林家声习惯自己给他兜底了。
对于自己的远房兄弟,林天的包容度还是很高,慢慢把林家声往独立自主的方向带就行。
林天也没想过这事能一蹴而就。
“你们先在这里看看制度,要补充也可以在下面补充,我回隔壁办公室。”林天说完给林家声递了一个眼神,让他跟着自己出来。
林家声以为天哥会责怪自己,头不自觉低了下去。
昨晚给天哥打完电话后,他就后悔了,他觉得这事不应该给天哥打电话,自己思索几天应该能想到很多的解决办法。
可是昨晚就是忍不住给天哥打电话了,比起自己想解决办法,让天哥帮忙解决好像更简单。
林家声为自己这种想法感到羞愧,他的工作职责就是处理厂里大大小小的事,自己不解决问题,还把问题抛给天哥。
如果他在其他厂干活,说不定已经被厂里的老板辞退了,没办法为老板分忧的都不是好员工。
“把这段时间积压的工作都给我找出来,趁我还在把能处理的都处理了。”林天没再和林家声提会议室里的事。
事过了就过了,总是翻来覆去地讲没意思,看林家声一直把头低着,可能也知道自己错了。
既然都有羞耻心,他更不能再提。
林家声听到天哥的话,连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需要天哥签名确认的文件都拿到他的桌面。
大部分都是大额支出的文件,没天哥签名他也不能直接让丁婶子拨款,好在和他们合作的商家因为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愿意先货后款,所以天哥没回来的这段时间,厂里需要用的货都没缺过。
这得益于之前天哥就没欠过商家的款项。
结算痛快,生意也好,厂区还越建越大,商家们也不是傻的,不会因为晚几天结算货款就和他们闹矛盾。
林天看了手里的文件大部分都是正常结算的情况,把文件签了后拿进去小办公室。
“家声你也进来。”林天回头把林家声喊了进来。
“妈,以后把结算方式改成月结吧,这样大家都省事,如果不愿意月结,就改成半月结算一次,说服他们的事家声辛苦一下。”
“不然来一张货款单结算单,平白增加工作量。”林天看着自己岳母和林家声。
他们的厂区还没做大做强的时候,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现在每个月需要供货商供应的东西越来越多,而且需求量还在往上涨,和商家们谈月结大概率能谈下来。
丁锦绣自然对这事没意见,本来这事谈成了,只会让她更省事。
只不过让林家声和他们谈,可能又要费不少唇舌了。
“家声,前几次去谈你带上小许,等小许学会怎么谈,你就放手让他自己去和商家谈,这样你也不会太忙。”林天以为自己整个厂区的职能分工已经很清晰了,但每当安排工作的时候,发现很多该有的职能人员都没有。
都是需要林家声去干,想了想才发现厂里最多就是核心岗位,辅助岗位和后勤岗位安排的人真不多。
就像现在谈结算这事,应该是采购人员去和商家谈,但是一开始的采购人员,几乎都成了管理人员,现在再让他们和商家谈,也不是不行。
林天把另外一种办法也告诉林家声,如果他不去谈也行,给当初的采购人员开个会,让他们各自去找对应的商家谈,他也能不操心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