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鞍星烛 作品

第442章 百草图

第四百四十二章百草图

混沌的灵魂空间当中。

宛若生人,但体魄略显透明,有各色道痕流转的阴神正盘坐其中。

宛如青龙的藤灵则盘旋于雾气之外,守护着核心之地的灵魂安稳。

更有心火云气浮现,令阴神沉入其中,受五府四山洗练。

偶有天魂水母游曳,更有图录变幻于四周,显出群狼,百妖,众魔。

阴神亦作五心朝天盘坐,那灵宝图卷也正悬浮于他丹田位置。

沿着画轴,一幅长卷徐徐铺开,便有盛景浮现。

有一座城池,内中活灵活现着许多身影,城外是绿林,有群狼与百妖相逐,又有一片大湖,湖中鱼妖跃起,水影当中游曳身影无数。

而天际生薄云,万魔弄云化面,狞恶舞动。

城外有五座仙府,四座雄山隐藏其间,灵光冲霄,群妖难至。

但瞬忽之间,一切盛景骤然跌落崩碎,散乱掺杂。

便有一只洁白的手掌拂过画面,令一切复返纯白,只有一幅画卷遗落。

“要成就一幅灵境图,还是太难了。”

李无忌的阴神轻抚画卷,便有一个小小纯白仕女,于画上显露出来。

“老爷,不如先着一景?”

这是森罗万象图的灵宝意识,其名为森罗。

如今已认李无忌为主。

李无忌有太极道韵,深合此灵宝之意,倒是极快就认下主人,令他掌握其禁制核心。

如今,便是李无忌正在尝试,将自身所有道景,化为一幅万象图。

令这灵宝,显露出独有威能来。

但他造化的这一片虚假小世界,内中人身妖物都是惟妙惟肖。

唯独天地之广,相连之处,毫无缓冲,割痕冲突太过。

因此几番尝试,都是因其冲突而破碎。

如此,当然不能作为万象图出战。

阴神思索间,关于灵境怪录,这一门法术当中,另有的几幅灵境,渐在心头浮现出来。

水妖弄潮图。

观想当中,有虾妖高举水叉,蟹妖长满水草,如同礁石的健硕身子舞弄着大锤,更有鱼怪们变化出光秃秃的双腿,蛟龙盘卧于高耸如山的水潮当中。

天空乌云密布,煞气成风席卷成风。

那水潮高耸,已然翻卷朝向底下的小城。

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不过片刻功夫,一幅水妖弄潮图也就完成了。

此图带给李无忌的,是弄潮之能。

水下可如平地一般,呼吸视野畅快自如,更能顺应水势,如同天空翱翔一般,迅疾而行。

就仿若一头真正的水下妖物。

妖地一行,为灵根丹,李无忌所杀妖物不知凡几。

如今对于妖物一类的图录,真就是旦夕可成。

水妖弄潮之后,就是不周山图。

此界之山,坚固者莫如守界山,玄奇多变者,则归于十万大山,更有冰山巍峨,火焰山喷吐万钧地火,焚烧大陆。

白骨山阴森恐怖,若是近观,则如躺卧巨人,正眼看天地,如要活转。

一座座雄奇大山,自图中浮现出来。

但很快。

一座座大山碰撞间,大多都如幻影一般消失。

唯独数座小山留下。

一座,是李无忌在红枫山灵地中修行,围住灵药山谷的所见的那三座小山当中,他所居的那一座。

再者就是天空岭当中,他所修行占据的莲座峰。

遁入妖地,和树妖一同耕耘的望月峰。

乃至枯阴山脉,耸立占据正中的那一座无名主峰。

余下的守界山,白骨山,十万大山等等,都如虚幻般抹去。

不曾了悟山根,便撑不起这一座耸立山岳。

四山并立,碰撞之间,渐渐融合成一座怪异的山峰。

以枯阴山脉为主,却在山脚处,将另外三座小型山峰挤的绵长蜿蜒,好似攀援枯阴而上。

化为巨蟒硕藤。

龙爬山图。

也有莫测威能。

必有时刻,此山垂落,亦可化为山形倒垮,以万万钧力道将其镇压山底。

此图成就,道人浑身体魄也如山形耸立。

他不愿倒下,谁也难以让他倒垮。

正如大地之根,天之玉柱。

顶天立地者,如山玄奇哉。

此道神通,便为不倒。

接连成就两幅灵境图录,阴神犹自神采奕奕,不见丝毫疲惫。

阴神已经是至阴之体,只待觅得良机,以至阳罡风洗练,便可点燃命火,成就元神。

命火不枯,真灵不绝。

自此长生久视,可求大道。

不周之后,便是百草园。

这才是未曾完善的灵境图录。

仙草难寻,极其需要机缘。

但李无忌神识观想间,就有一株奇草长成,叶片纠缠聚拢,化形为正常生灵,竟可模仿山石活物,一如其动作一般存活。

化形草。

曾亲口吞服其药性,这一株仙植很快就占据了一片天地灵秀,令变化之能,好似天成。

那一整片山谷,全都是此道仙植变化而成。

奇石俊秀,百花丛出。

再便是一株云芝,结成华盖,渐在云气之上,聚拢清气而成。

其仿如没有形质,在白云之上结成灵芝状,自身也如云飘荡。

深藏云海,万载难寻。

清气涤荡,足以洗刷血脉,令尘痨尽去,焕发新生。

更有大量云道体悟,不断滋生而出。

尔后就是灵藤蜿蜒,如同卧伏青龙,却缠山绕海,通天而起。

青龙藤,乃是李无忌最先育成的地阶仙植。

其无药性,乃是天生的兵器,浑元坚固,庞大无边。

亦是他随身之道兵,再也清楚不过。

而后就是心火魂府,于幽冥魔海之上,受心火之气,所成的一株婴云参果。

此道灵药,如今正在魂府当中汲取灵秀壮大,也将一应魂系道韵,补全至阴神。

道法自然。

此等地阶灵株,便是道人所体悟的自然之理。

若是魂魄受损,挤出参液,更可修复如初。

绵延的根须,渐渐生长至魂池当中,将这一座化身共用的魂池,添补修魂药性。

最后浮现的身形,则是洞真墟当中的那一株玄黄母气藤。

条条玄黄长气飘荡,如同山岳沉重。

也镇压百草园的地气。

五味地阶仙植,其中三味,都在李无忌身上。

百草园得其药性魂魄,也渐渐成型。

有五缕各色清气升腾而起,将这五株灵药所在固锁其中,化为一道园景。

小园之上,是仙人垂首,洒下甘霖。

百草园,亦带给了李无忌灵药感应之能。扎根天地,汇聚灵秀,将其聚拢养育自身。

可令他如同仙植一般,自发吸引天地无主灵秀汇聚。

百草越多,汇聚之能也就越强。

如今可汇聚变化之气,云上清气,绵长木气,补魂妙气,土煞地气。皆可融入法力,锻炼体魄身躯。

“此图,甚妙。”

此等妙用,已不下于他所精心所成的玄灵牧植神通。

配合玄灵牧植来者不拒的吞食灵秀,李无忌一身元婴境的法力,竟然水涨船高,根本不需如何打坐运转功法,就自然有点滴法力生成。

元婴境的法力,一滴足以比拟金丹境百滴千滴。

他的法力气息,在元婴初期也停顿许久。

“不用百载,我便可踏入元婴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