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七霄魔门
“诸位前辈,你们的意思是说,这七霄魔门的掌门由我来做?”
“这怎么行,我一个外修,修的也不是魔云法。”
少年正要起意推却,却被为首的红衣女子阻拦。
“这可不是一件好差事。她们原先被送子魔头豢养,不知魔海艰险。
何况那些魔头定要来寻仇,也就你能了解一番,带着她们躲避求生。
你若是不管,待我等和魔君离去那一刻,她们就将被送子魔屠戮一空。
带着她们,去魔海躲避吧,也求你的大道。
有朝一日她们愿意脱离,你再放手即可。”
诸多女子散去,各自遗下一团云道本源,合为一道云种法宝。
也就是一团彩云模样的云冠。
内中藏了一颗云种,若是这些魔女能自心头煞气中,褪去魔性,寻得道心清净,或许可以参悟云种,觅得重逢入门良机。
那时,才是真正的收徒。
如今,不过随手洒下一些种子。
看看她们能不能从魔道入门,却能守得道心入仙门。
其中自然是难难难。
但也不过留下万分之一的可能罢了。
修行,本就是求那渺渺的长生仙道。
少年头戴云冠,看着面前那数百位魔女弟子。
以及七位魔姬赠下的法宝,法术玉简,和避身之地的情报等等。
七霄魔门的出来,就暂时落在了这位修佛功的少年手上。
他深吸一口气,望向诸多魔女。
“此座女儿圣国,还能经营十年,诸位多些传下云法和途径,让她们也有一线希望。
待日后,我等就要亡命了。”
天妖之名,震慑十年不难。
而这座女儿国,十年无男子,却极有可能衰落下去。
这是送子魔头们造的孽,以少年之能也无力扭转,只能传下些出路。
他们也要经营此地,为以后活命求个机会。
送子魔的追杀,将在十年后慢慢开始。
少年握紧手中那一枚法符。
那是七位云姬秘密传给他的。
“若是事不可为,抛下她们自去逃命吧。”
法符内含云种传送之术,可将平安送入浮幽鬼市。
日后,就在那儿讨生活吧。
他还欠那个城隍老神一尊异神。
如今界外反攻之势未成,异神稀少,他也没能遇见。
待界外纠集力量再度攻伐,或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那时才能见到三大异界势力之外,更多的群星世界。
九嶷界,风雨飘摇。
道人在此潜修半年,终于有仙修符箓落下,以他仙修百宗身份问责。
“元婴以上战力不可轻动。护宗天妖一出,界内又添波澜,终南道友,该当给诸宗一个解释了。”
玉符显露此话,并不严厉,也不苛责。
只是要一个解释。
李无忌收起玉符,望着这一片幽冥魔海,再看向天空的寒渊之蛇。
“前辈,消化的如何,可还能走动?”
“好滋味,慢慢尝,却不妨碍我的战力。”
既然如此,李无忌最后望了那少年一眼,转身便化为云气四散。
转瞬之间,人便已经降临至通神观外。
托采玉掌柜将一枚玉简送往紫露城后,采玉掌柜才告知他地阶灵植师的地方已经选好了。
“是在一处福地之内,内中灵气郁浓,只是不爱长些灵药。
内中的五行元宗土德前辈,托我们寻一位灵植师,为他造化一株地阶灵植,有厚酬相谢。
便是失败了,他那地方荒芜只有土气沉珂,倒也不打紧。”
五行元宗,内部的弟子门人大多只是单系灵根,如此精进勇猛,道法也可纯精一系。
而他们又有五行归元法阵,可调和这些道人内部的单系法力。
避免孤阳不长,孤阴不生的法力失衡。
更兼他们能随时化用五行,调动法力,组合成阵。
即便单一走出来,对于克制的元素法力,也有对应抵制手段。
可以说,五行类法术,就以此宗为首。
五行大道,也是他们走的最为深远。
而土德则是土系一脉的高位了。
乃是一种五行元宗门内的称呼,如同长老一般。
但只是局限于土系。
“如此,还请道友尽快安排,贫道招惹了一些因果,还需此身份来化解。”
采玉掌柜当即也不托词,备足车马,就往五行元宗内飞遁而去。
“此次五行元宗内也有一位地阶灵植师前来裁判事由,另外我请动了本宗一位,唤为参老,也会化身降临参与。”
两大地阶灵植师,共同见证。
也的确是有一些含金量了。
至于参老只能化身前来,这等宝贝,半点不敢让其有什么差池,自然轻易真身难得出去一次。
要么,一旦出行就有高阶战力守护。
如今高阶都在界外盯着战场,赚取功德,当然也就难以守护他们。
飞舟掠空而去,有通神观的招牌,自然能以极速划破长空。
不过三日功夫,就见到了一个奇景。
只见一条永不停歇的川流,正在天空当中绕着一座山岳流转。
那山岳不时崩塌变幻,成就平原高山,更有金铁偶尔显露狰狞,此时就顽固不化。
一座熊熊火泉,亦从金铁山下焚起,将其烧为土水金液,乃有参天巨木,自其中滋生。
五行流转碰撞,在天际形成一道奇景。
密密麻麻如同蚂蚁般的修士,落在群峰之间,感悟着天际的五行源泉。
是的,这是五行元宗,以大法力拘役来的五股元素,令其自然碰撞演化。
万般大道,不如自悟。
而这,就是五行元宗的道书,也是他们最好的招牌。
只要还能维持这五行源泉,天下向往五行之修士,就皆入五行元宗。
来此参悟,也得承他们一份情。
李无忌只是观览一番,点头也有许多领悟。
甚至有大五行道韵跃跃欲出。
“果然是修行圣地,五行元宗不愧是弟子第一的大宗,果真大气魄。”
道书显露于外,供天下修士观览。
这等五行,才是包容万法的五行。
不管内部有什么斗争,五行源泉尚在,五行元宗的弟子,就总有一股气魄。
五行流转,万变不离其宗。
“是啊,天下有名的道宗,都自有一番气魄。
求败剑宗敢于仗剑出界,御剑杀敌第一。亦敢于清扫界内妖氛,压制妖族抬头气焰。
丹鼎宗执掌天下丹道,每百年一次丹会,散布天下共生之理,令九嶷圆融如意,不再枯竭争斗。
我通神观游走四方,令天下不再孤绝修行,天下妙法灵材,皆可通传。
更有无数小道因此而生,补全三千大道,孜孜不倦。
这才是大昌的九嶷修仙界。”
采玉掌柜所言,也让李无忌深深点头。
修行,当然会有诸般算计。
但在算计之外,仙道之人也有其气魄。
万般都是法,皆由天下人自悟。
不管如何修行,总归要落回到大道之上。
大道昌盛,诸位修士都能因此得益。
ps:8.9分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