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刚给李世民行完礼就开口说:
“陛下,臣听闻明日将要册封大批爵位?”
“嗯,没错,你这么激动干嘛,少不了你的。”
裴矩完全没有因为封爵而高兴的样子:
“陛下,臣元正前不是给你上过一份财政奏书吗?国库没钱了啊”
“对啊,我看了。上面不是说,按照去年开支,今年的税收只够发官员俸禄的。”
裴矩更急了:
“您知道啊!您知道还封几百个爵位,这些人在陛下登基的时候早就被陛下安排了官职,现在再封爵位,这爵位可和他们官职拿的俸禄一样多啊!我的陛下。”
李世民能理解裴矩的这幅守财奴的样子。
自己上午就是这幅样子和长孙无忌几个近臣拉扯。
看裴尚书还站着,李世民让王德拿来垫子让裴尚书坐下。
“臣坐不下,整个户部都没钱了,臣这个户部尚书马上就要倒贴钱进国库了。”
李世民就爱听这些话,忠言逆耳。
只有这种主动发现并把问题说出来的话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前不闻不问,发生后推卸责任,让李世民遇到这种人,一点都不会给机会,直接罢官。
李世民安慰着一副小女儿作态的裴矩尚书。
“爱卿莫急,你先坐下。朕知晓爱卿自朕登基以来,执掌户部钱粮兢兢业业,但是爱卿也要理解朕的难处哇。这些功臣都是跟随朕的功臣,原本朕登基就该封赏他们。若不是突厥来犯,朕怎么会从去年拖到今年。朕向来是有功必赏,当初李神通破城有功,朕不也马上把山东数倾田地赏给了他,因此还和太上皇的宠妃结怨,被太上皇猜忌和训斥。”
李世民对部下真的没得说,这件事情他们这帮秦王府怎么会不知道。
裴矩态度软了下来,这才坐下。
又指着外面说:“陛下,你看看,都什么时候了,长安还不下雪,其他地方还不知道什么个情况,来年发生了灾情,朝廷拿什么去赈灾啊。其他人不知道国库什么情况,他们能高高兴兴的接受封爵,臣没法接受封爵,等到来年灾情发生,到时候陛下就算是把臣浑身肉给剐了炖汤,也喂不饱灾民!与其到时候,您不如现在就把臣肉的给剐了吧。”
李世民听着这么混不吝的话,也是气笑了:
“你说你,这话哪里像个尚书该说的,跟给守财奴似的,朕早有对策。”
听到李世民的话,裴矩稍微放心,然后问李世民:
“陛下有对策早说啊,害我担心的,这不是故意让我出丑嘛。”
“朕不是一直让你坐下来再说吗?是你老在那里猴急猴急的,你等会儿其他人过来再一起说,王德,给裴尚书上茶,把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叫过来。”
没一会儿房玄龄,杜如晦就来了。
李世民问:“辅机和舅父呢?”
杜如晦说:“辅机和高大人都是中书令的主官,明天就要册封五六百人的爵位,现在两人身边都围着好几人在写诏书呢,来不了。”
中书省,是专门替皇帝写诏书的地方,绝对的皇帝近臣。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两舅甥本来就是李世民的家人,当然要坐这个重要的位置。
至于圣旨,就是皇帝亲自写了,这是皇帝的命令,谁都没办法代替。
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皇帝也不会乱用圣旨, 因为圣旨是能直接干预法律的,皇帝一道圣旨下去,那怕你无罪都能直接杀了你,所以接诏书不用下跪,接圣旨就得下跪。
李世民也很理解,这五六百份诏书,写到晚上都不一定写的完。
两人跟着坐下,李世民说:
“如今朕上位天子一年有余,去年的突厥来犯虽然解决。但是眼下的大唐任然困难重重,积病不少,眼下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国库见底的问题,昨天皇宫清查的事情都知道了吧?”
三人都点点头,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当然知道,当天就把不少轻罪的宫女赶出了皇宫。
李世民心里也欣慰不少,暗自感慨:
“果然如同皇后说的一样,不愧是朕的爱卿啊。”
李世民接着说:
“不仅皇宫要查,朝廷也要查,朕准备裁剪官员,让那些在其位,不谋其职,尸位素餐,贪污受贿,害国害民的蛀虫都给朕滚蛋。这样就能减少朝廷开支,国库也不会那么紧张。”
裴矩高兴的夸李世民:“陛下圣明!”
李世民接着说:
”别急着高兴,还有呢。各地太上皇在位时,分封不少藩王,这些藩王每年都要占据大唐不少钱粮,手下养的兵将也都吃着朝廷的。虽然大唐建国之时,他们确实有着镇守各地的职责,但是天下诸侯皆被大唐踏平,他们也没必要享受这么高的待遇。”
“削藩!”
这是每个帝王上位必干的事情
房玄龄出言劝诫:“陛下新登大宝,还需稳定朝廷,冒然削藩,怕是会让各地叛乱,届时。。。。。。”
“朕知晓,朕只是告诉几位爱卿,朕接下来的打算,还没动现在削藩的念头。眼下还是以削减腐官败吏,减轻朝廷负担为主。”
杜如晦:
“陛下登基一年,我等虽然也进入了朝堂上做事,但是依然留有大量太上皇时期的老臣。比如左右仆射,这样重要的职位还是在尹阿鼠和裴寂把持,朝廷大部分政务也由他们做主。”
“门下省的侍中也是张贺把持,他可是负责审核诏书的重要位置。张贺和尹阿鼠都是太上皇两个宠妃的父亲,早年就跟秦王府过不去,”
“裴寂也是太上皇的心腹,若不是此人在太上皇起兵之初举家帮助太上皇,太上皇也不会让他做了建国第一个丞相,此人才智平庸,与敌作战每战皆败,身为丞相把持政务亦无政绩。“
李世民听了杜如晦的分析很是赞同:
”克明说的不错,这三人虽然都是身居高位,却毫无建树,但是他们都不好轻动,去年不得已才立刻撤换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今年不能再向去年那样了。不然就引起反弹和抵抗。”
房玄龄接着杜如晦的话说:
“就拿眼下的事情来说,陛下想要清除这些尸位素餐的官吏,绕不开吏部尚书陈文静。此人武德元年,陈文静率军平乱,于高摭城大败,后奔还京师,太上皇大怒撤职除名。后又因为裴寂的举荐又任吏部尚书,他不仅大肆受贿,还与丞相裴寂胡乱任用官吏,只要官吏给他送钱,他就给官吏升职,太上皇在位时,御史多次弹劾皆被太上皇驳回,他就是最大的贪官。”
李世民也知道这人:
“朕知晓此人,朕即位之初,御史中丞相魏征就多次因为他找过朕,无奈当时突厥来犯,加之朕新登大宝,无法抽身管理,还是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让魏征暂时不对陈文静弹劾。”
房玄龄:“陛下,吏部尚书不仅掌握着全部官吏的升迁,考核,贬职,更是陛下接下来要实行的政令执行的重要官职,没有他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李世民赞同房玄龄的话:
“好,那就先拿这个吏部尚书敲山震虎,是该对这帮老臣动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