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皇太极称帝
崇祯九年,小辫子这是搞完了大明又接着去搞朝鲜了啊!
真是一个能搞事情的小辫子。
看来崇祯九年,要多注意着点儿即将改国号为大清的后金了。
当然,区区后金,在已经全部换装了后膛炮和97k的陈家军面前,那根本就不叫事儿。
崇祯九年,陈平安的主要任务还是继续移民。
无论是菲律宾还是印尼殖民地的迅速接管,这都与台湾移民政策的顺利实施息息相关。
台湾成了陈平安培养基层管理人才的温床,为陈平安提供了快速统治菲律宾和印尼的基础。
大明其实也一样,陈平安要是快速接管整个大明王朝,就得有足够管理整个大明王朝的班底。
这些被运送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的移民,就是培育陈平安迅速接管整个大明班底的温床。
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天,陈平安会逐步开始在大明推广土地公有制,彻底推翻土地兼并带来的王朝寿命难以长久的弊病。
当然,想要在大明推行土地公有制,那绝对就是在和整个大明的地主士绅以及皇权阶层同时宣战。
杀地主杀士绅杀皇帝,陈平安真正其实都不在乎,陈平安在乎的其实只有大明百姓。
不要小看整个地主士绅以及皇权阶层同时发力,动员普通百姓的能力。
这些个利益集团一旦发起疯来,绝对有能力蛊惑所有大明百姓,跟陈平安死磕到底。
在陈家军的先进装备面前,陈平安相信最终获得胜利的肯定会是自己。
但事情真要是发展到那个阶段,大明人口必定也会因为大规模的战乱而元气大伤。
陈平安现在需要思考的就是应该如何尽量和平完成王朝更替。
陈平安殖民全世界的野望,可是还需要大量大明百姓共同努力呢。
没有大量的大明人口,陈平安拿什么去殖民全世界。
陈平安想要的那种殖民全世界,可不是像英国那样简简单单的压榨殖民。
简单粗暴的压榨殖民只会一时获利,随着殖民地民族意识觉醒,管理成本不断上升,英国政府不堪重负,最终这个辉煌一时的日不落帝国终究还是走向了没落。
陈平安想要的是在殖民统治的基础上,逐步同化全世界。
这就是陈平安推行三级公民制度的原因。
从三级公民到一级公民,这就是一个原住民逐步被同化的过程。
当然,一切同化的前提还得是需要足够的大明人口数量。
大明人口数量要是太少的话,这种被同化的过程将会困难很多。
因此,一切的根源还得是尽量少造杀戮的实现王朝权力的和平更替。
陈平安思来想去,根本就想不出一个可以实现王朝和平更替的办法来。
一个朝代,想要实现和平更替,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除非是尧、舜和禹那个时候,谁有能力带领百姓过的好,谁就可以顺利上位的禅让制。
当然,西汉末年,王莽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在表面上也实现了西汉到新朝的“禅让”式政权交接,虽有争议,但形式上相对和平。
王莽这种禅让,并不是陈平安想要的,陈平安想要的是建立一种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封建王朝制度。
这与当代社会主流利益集团必定是存在剧烈冲突的。
具有剧烈冲突的权力斗争是残酷的。
不同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难以达成和平交接的共识。新的势力崛起往往意味着旧势力的衰落,双方很难和平共处。
陈平安想的脑袋都大了,也想不出和平解决的办法来。
想不出也就先不想了,好好的陪着老婆孩子在家过了个年。
年后的陈平安又不得不步入忙碌的工作中去。
科学研究所那边需要去视察调研一下,各处为自己赚钱的工厂也要去视察一下,军队更是去视察的重中之重,巡察完了军队还得再去看看移民的事情。
陈平安终于明白新闻里国家领导为什么都是天天到处调研了,这尼玛就是在视察调研的同时,在加强自己对手下事务的掌控权啊!
在忙忙碌碌的视察过程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崇祯九年的四月份。
农历四月十一日,后金国大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称帝,改元崇德,以是年为崇德元年;正式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定都沈阳,改名盛京。
好吧,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的事件如期而至。
收到消息的崇祯皇帝大发雷霆。
崇祯皇帝猛地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砸在地上,怒目圆睁,胸膛剧烈起伏,咆哮道:“皇太极这逆贼,竟敢公然称帝改号,实在是欺朕太甚!”
殿内的大臣们吓得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出。内阁首辅温体仁颤颤巍巍地开口:“陛下息怒,皇太极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我大明国力雄厚,兵强马壮,定能将其嚣张气焰打压下去。”
崇祯皇帝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兵强马壮?朕屡屡征兵筹饷,各地却叛乱不断,而今皇太极又在关外称帝,内忧未平,外患又起,你倒说说,这兵强马壮从何而来?”
温体仁吓得伏地不起,冷汗浸湿了后背,这尼玛就是在责备他温体仁平叛不利了。
好吧,他这个当首辅的,平叛一年多了都,农民军依旧是在到处的折腾,虽然偶有捷报,但流贼就是难以彻底解决,这绝对是他的失职。
温体仁:“陛下,余大人移民屯田之策进展颇为顺利,只需要再过三五年时间,必能积蓄足够实力,彻底解决大清之患。”
崇祯一听到余大成,心里确实是舒心了不少,余大成做事情还是很不错的,据余大成最近一段时间的上书所言,屯田之策如今已经是卓有成效,只希望三五年后,余大成能替他出一口恶气吧。
“罢了,罢了,温爱卿起身吧。”
温体仁如蒙大赦,缓缓起身,垂手侍立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上前一步,双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如今皇太极称帝,其野心已路人皆知,我大明不可不防。臣以为,当务之急应加强边关九镇的防御力量,以防清军随时进犯。”
..........
感谢慢性中毒的催更符。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
求一波免费的用爱发电,拜谢,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