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所有景象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紫荆关上的守军眼前。当摩利也那高瘦的身躯从战马上重重跌落,最终倒地不起时,城墙上瞬间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震耳欲聋的呼喊声,这声音犹如排山倒海般汹涌澎湃,又仿佛雷鸣电闪般震撼人心。
世间之事往往都是相互对应的,有人欢笑自然就会有人哭泣。此刻,乌桓军阵营中的众人就如同遭受了寒霜袭击的茄子一样,个个垂头丧气,完全失去了昔日那种意气风发的模样。
站在城墙之上的秦朗老将军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他的目光越过人群,落在城下公孙瓒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然而,仅仅过了片刻,秦朗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只见他面色一正,然后提高音量大声喊道:“来人!立刻鸣金收兵!”尽管站在他身旁的校尉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命令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但他深知军令如山,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领命急匆匆地转身离去,前去传达和执行秦朗的指令。
而此时的公孙瓒则单枪匹马地屹立在战场中央,手中长枪斜指地面,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威猛气势。他那双明亮如星的眼眸中燃烧着熊熊的斗志,宛如两团炽热的烈焰,直直地望向乌桓大军所在的方向。体内急速飙升的肾上腺素使得他热血沸腾,情绪激昂到了极点。尽管之前已经经历了两场激烈无比的战斗,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此时此刻,他的精神状态却异乎寻常地亢奋,仿佛有用不完的力量。然而,正当他准备再次向乌桓大军发起挑战并高声叫阵的时候,紫荆关方向却传来了一阵清脆响亮的鸣金之声……
身处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突然,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鸣金之声传入公孙瓒的耳中。起初,公孙瓒也只是微微一怔,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思绪,但紧接着,他那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了下来。
只见他轻提手中缰绳,身下那匹雄健的战马如同离弦之箭般,朝着摩利之两兄弟的尸身所在的疾驰而去。那里有正绕着他们尸体徘徊的战马,皮毛光亮、气势雄浑,显然是已达品阶的上等战马。尸体旁是两人的兵器,一对乌金色的大锤以及一杆镔铁长棍,两件兵器皆散发着流光,公孙瓒断定这些至少也是黄阶兵器。这些皆是自已的战利品!岂容轻易舍弃。
公孙瓒驾驭着战马,身姿矫健,动作娴熟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眨眼间,两匹上等战马便被他牢牢控制住。同时,他伸手一探,两件黄阶兵刃也稳稳落入他的手中。
得手之后,公孙瓒毫不犹豫地掉转马头,向着紫荆关城门飞奔而去。就在这时,乌桓人才如梦初醒,察觉到公孙瓒的举动。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当他们反应过来想要追击时,公孙瓒早已踏上吊桥。
乌桓单于丘力居站在远处,眼睁睁地看着公孙瓒带着战利品扬长而去,气得一张原本还算红润的老脸瞬间涨得如同猪肝一般颜色。他那双阴鸷的眼睛冷冷地望向欢呼雀跃的紫荆关方向,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随后,丘力居又回过头来,扫视了一眼自已这边士气低落的将士们。他深知,如果此刻强行下令进攻,以目前已方如此低落的士气,必然会遭遇惨重的损失。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精明的他自然是不会去做的。
最终,无奈之下,丘力居只得咬咬牙,下达了回营的命令。随着他一声令下,乌桓军队如潮水一般缓缓退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尚未消散的烟尘。
城墙之上的秦朗静静地伫立着,目光紧紧锁定那逐渐远去、回返大营的乌桓军队。尽管刚刚经历了一场激战,但他的脸上却并没有丝毫初战告捷的喜悦之情。相反,只见他眉头微皱,仿佛心头压着千斤重担一般,心中正急速地思量着该如何应对乌桓接下来可能发起的猛烈进攻。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刚刚穿透云层洒向大地之时,紫荆关前便骤然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叫骂声。原来,乌桓人又卷土重来,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激怒守军,从而挑起新一轮的斗将。然而,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这一次秦朗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竟然出乎意料地未选择应战,反而是毫不犹豫地挂起了免战牌。
城墙上,望着下方乌桓人那嚣张跋扈的模样和不堪入耳的叫骂声,并非每个人都能像秦朗那样保持沉着冷静。尤其是脾气火爆的李刚,此刻早已被气得暴跳如雷。他那张原本就黝黑的脸庞此刻更是涨得如同猪肝一般通红,嘴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大声叫嚷道:“真是气死我也!秦帅,您只要给我一个万人队,我保证将这些狂妄之徒杀个片甲不留!”
面对情绪如此激动的李刚,秦朗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缓缓开口安慰道:“呵呵,莫要着急,李将军。此时此刻,对于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尽可能地拖延时间。要知道,真正心急的应当是那乌桓首领丘力居啊。”说这话时,秦朗的语气虽然显得格外轻柔,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却是充满对自已命令的不容置疑,面对如此情况,李刚也只能是无可奈何。
第三天,紫荆关上的景象依旧没有什么变化。阳光洒落在城墙上,映照出将士们那一张张惬意的脸庞。他们悠然自得地听着城下乌桓人的叫骂声,仿佛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微风。只要乌桓人的身影处于箭矢的射程之外,守城的将士们便任由他们肆意叫嚣;然而,一旦有人胆敢踏入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内,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汉军毫不留情的坚决反击。
城下叫骂的乌桓人犹如走马灯一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始终不肯停歇。面对这样的局面,秦朗将军深知不能掉以轻心,他只能不断地下令加强警戒,严令众将士务必保持高度警惕,绝不可给乌桓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来到了乌桓大军抵达后的第四天清晨。当第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之时,紫荆关前原本还算轻松的气氛突然间变得凝重无比,一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姿态。。
此时,紫荆关前早已整整齐齐地排列好了乌桓大军。与之前几天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在大军的最前方竟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投石车、云梯以及井阑等大型攻城器械。很显然,这些都是乌桓人在过去的几日里精心筹备和打造出来的利器。而随着这些工程器械全部部署到位,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已然到了一触即发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