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恭敬有加的赵铎,蔡邕脸上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神色。他捋着胡须,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意。然而就在下一刹那,蔡邕面上的笑容却如同被一阵寒风吹过般迅速收敛起来。
只听得蔡邕轻咳一声,这声音虽不大,但却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他身上。
“贤侄,如今天子隆恩浩荡,赐予了你官职。想来用不了多久,你就要启程前往那右北平郡走马上任了……”蔡邕缓缓说道,他的目光从赵铎身上移开,扫向了一旁的女儿蔡琰。
此时的蔡琰原本满脸的笑颜正渐渐地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忧愁和深深的不舍。她那双美丽的眼眸紧紧地盯着赵铎,似乎想要透过他的身影看到未来漫长的分别时光。
蔡邕并没有停下自已的话语,而是继续说着:“只是不知贤侄是否考虑过,小女今后应当何去何从呢?”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在赵铎耳边炸响。他闻言浑身猛地一僵,无数离愁别绪瞬间涌上心头。
赵铎缓缓扭过头来,目光落在了蔡琰那张因不舍而略显苍白的脸庞上。此刻的蔡琰,美眸含泪,朱唇微抿,那楚楚可怜的模样让赵铎的心像是被一只大手狠狠地揪了一下,疼得厉害。
赵铎的嘴唇动了动,张开又合拢,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的内心此刻犹如翻江倒海一般,各种思绪交织在一起,令他感到无比纠结。
终于,赵铎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深吸一口气后开口道:“伯父,如今这朝堂之上,权贵们仗势欺人、作威作福;宦官们更是肆意横行、无法无天。党派之争激烈异常,向您等忠君爱国之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与其在这里受气受苦,不如干脆辞官离去,与我一同前往右北平郡吧!那里虽然地处偏远,但至少可以远离这些是非纷扰。”说完这番话,赵铎紧张地看着蔡邕,眼中流露出一丝期盼。
蔡邕听了赵铎的建议,先是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转头看了看身旁一脸期待的蔡琰,又回过头来凝视着赵铎那充满希冀的眼神,心中不禁暗自叹息。
良久之后,时间仿佛凝固一般,众人都静静地等待着蔡邕的回应。终于,只见蔡邕慢慢地摇了摇头,那动作缓慢而沉重,就像是承载着千钧之力。随着他的摇头,赵铎和蔡琰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狠狠地拽入了深渊。
他们脸上原本期待的神情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尤其是蔡琰,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顿时泛起了泪花,楚楚可怜地望着父亲。然而,面对儿女们的失望,蔡邕只是无奈地笑了笑。
他先是将目光转向赵铎,语重心长地说:“志远,你胸怀大志,有着自已的抱负与理想,这一点伯父我深感欣慰。而我呢,这一生都在为这大汉江山操劳奔波,可以说是倾尽了心血。要我就这样轻易地放弃,实在是心中有所不甘呐!”说完这番话,蔡邕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与沧桑。
接着,他又扭过头来看着蔡琰,眼中流露出满满的愧疚之色。蔡邕伸出手,想要抚摸一下女儿的脸庞,却又在半空中停住了,似乎生怕自已的举动会让女儿更加伤心难过。
此时的赵铎则陷入了沉思之中。对于蔡邕的选择,他其实心里非常清楚并且能够理解。毕竟,像蔡邕这样心系国家、忧国忧民之人,怎么可能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轻言放弃?可是,如果要让他因此而放弃对蔡琰的感情,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谋划,眼看着即将实现目标,此刻要他半途而废更是万万做不到的。想到这里,赵铎不禁感到一阵心痛。
最终,赵铎还是抬起头来,双眼紧紧地注视着蔡邕,缓缓开口说道:“小侄明白您的苦衷,也十分支持您所做出的决定。但是,还请伯父您体谅一下小侄的心
情。小侄真的很担心您和琰儿的安全。如今这天下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所以,小侄恳请伯父在这天下大乱之前,能够前往右北平郡与小侄会合。这样一来,至少可以保证您们的平安无事。”
蔡邕的目光闪烁不定,仿佛内心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争斗。他的眉头紧皱,嘴唇微微颤抖着,显然陷入了深深的挣扎之中。终于,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声音低沉而又无奈:“贤侄,两年之后你便要行及冠之礼,而琰儿也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不如等到那时,你将琰儿迎娶过门吧。如此一来,只要琰儿能平安无事,我这心中也就再无牵挂了。”
蔡邕话音刚落,赵铎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明悟,他已然明白了蔡邕做出这个决定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与此同时,一直静静站在一旁的蔡琰,那双美丽的眼眸此刻早已被泪水浸湿,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滚落而下,宛如断了线的珍珠一般。
听到蔡邕的这番话,赵铎的身体猛地一颤,一股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他深深地被蔡邕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所打动,心中不禁感叹:大丈夫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心中一动,只见赵铎右手轻轻一挥,掌心中突然多出了一块散发着淡淡青光的玉简。
这块玉简看上去古朴而神秘,上面刻有密密麻麻的符文和图案,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赵铎凝视着手中的玉简,缓声道:“伯父,小子先谢过您对我的厚爱,此乃小侄平日里修炼的功法——《青莲道经》。虽说这部功法现在最高只能修炼至金丹境界,但在世间也算得上是一部极为难得的上乘功法了。今日,小侄愿将它赠予您,希望对您日后的修行有所助益。同时,这也权当作是小侄送给琰儿的一份定情信物吧。”说完,赵铎恭恭敬敬地将玉简捧起,双手呈到蔡邕面前。
蔡邕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伸出手来想要接过玉简。然而,他的动作却显得有些迟疑不决,似乎心中仍有顾虑。不过,仅仅过了片刻,蔡邕还是缓缓地从赵铎手中接过了那块玉简,并转手递给了身旁的蔡琰。
“呵呵……”蔡邕轻笑一声,眼中满含着慈爱和欣慰,他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女儿蔡琰,缓声道:“我蔡家历经数代传承,自然有着自家独有的武道功法。不过这青莲道经,能作为贤侄你的修炼之法,必定也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典籍,其玄妙之处非比寻常。既然如此,便让琰儿来修炼吧!”
蔡琰伸出纤纤素手,小心翼翼地接过父亲递来的玉简。她的俏脸上瞬间飞起一抹红霞,宛如天边绚丽的晚霞一般动人。聪慧如她,又怎能不明白父亲此举背后的深意呢?
只见蔡琰微微咬了咬嘴唇,然后轻轻解开腰间系着的香囊。那香囊小巧玲珑,绣工精细,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她双手捧着香囊,缓缓走到赵铎面前,声音轻得如同蚊蝇低语:“赵铎哥哥,此乃琰儿一直随身佩戴之物,如今便交予您了。若是日后您思念琰儿,便可取出这香囊看一看,也算是聊以慰藉。”
赵铎凝视着眼前娇羞可人的蔡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他郑重地伸出双手,从蔡琰手中接过香囊。那香囊入手温润,仿佛还带着蔡琰的体温。赵铎深吸一口气,感受着香囊传来的阵阵香气,然后迅速将它收入了空间戒指之中。
下一刻,只见赵铎朗声道:“赵铎在此发誓,此生定不会辜负琰儿妹妹的一片深情厚意!多谢伯父大人能够成全我与琰儿!”话未说完,赵铎就转过身去,面对蔡邕深深地鞠了一躬,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此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离愁别绪弥漫开来,萦绕在众人之间,久久不散。蔡邕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心中既感到欣慰,又有些不舍;而蔡琰则低垂着头,不敢直视赵铎的眼睛,只是偶尔用眼角余光偷偷瞄向他;赵铎亦是心情沉重,他深知此次分别之后,不知何时才能再度与蔡琰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