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这座矗立在北国边境的雄伟关隘,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守护着中原大地的安宁。本文搜:当看书 免费阅读在紫荆关北侧那高大厚实的城墙处,赵铎、秦朗二人立于女墙之内。他们身后,一众将领整齐肃立,目光坚定,身上散发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气息。
二人极目远眺,远方的地平线上,密密麻麻的乌桓士卒如同黑色的潮水一般涌动着,宛若数不清的蚂蚁一般,开始发动了新一轮的疯狂冲锋。这些乌桓士卒身着简陋但却充满野性的皮甲,头发蓬乱地披散在肩头,脸上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神情。在他们的队伍中,一根根高大的图腾柱在风中摇曳,上面刻满了神秘而诡异的符文,散发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有着图腾柱的加持,这些乌桓士卒一个个宛若打了鸡血一般,口中发出尖锐而恐怖的嚎叫声,那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让人不寒而栗。他们挥舞着手中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兵刃,有锋利的长刀、沉重的战斧,还有尖锐的长矛,以一种决绝的姿态发动了决死冲锋,仿佛眼前的紫荆关城墙只是一道可以轻易跨越的障碍。
战斗的序幕首先由投石车拉开。那些巨大而笨重的投石车,在乌桓士卒的操作下,发出沉闷而巨大的声响。一块块磨盘大小的石头被高高地抛向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朝着紫荆关方向呼啸而来。这些石头带着呼啸的风声,仿佛是死神的使者,试图压制来自城墙之上汉军的攻击。每一块石头落地,都会溅起巨大的尘土,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地面也随之颤抖不己。
紧跟着投石车的攻击,数以万计的乌桓精骑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忘我的催动胯下战马,向着紫荆关城墙狂奔而来。乌桓骑兵们端坐马背之上上,身姿矫健,他们一个个弯弓搭箭,一副随时准备攻击的模样。
与此同时,随着乌桓精骑们距离城墙越来越近,城墙之上的汉军却率先发动了攻击。刹那间,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蝗虫一般从城墙之上倾泻而下,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乌桓人扑去。那些箭矢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佛是汉军愤怒的化身。只见这些乌桓士卒面对汹涌而来的箭雨,各展神通。有的乌桓士卒反应敏捷,利用手中的弯刀快速地拨打着箭矢,刀光闪烁,箭矢纷纷被挡落在地;有的则施展“镫里藏身”之术,他们巧妙地将身体隐藏在马腹一侧,躲避着箭雨的攻击。
然而,汉军的箭雨太过密集,总有一些乌桓士卒躲避不及,被箭矢射中,惨叫着从战马上跌落下来,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但后面的乌桓人却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朝着紫荆关城墙疯狂地冲锋着,一场惨烈的厮杀即将在这紫荆关下展开。
终于,那如潮水般涌动的乌桓士卒,在一阵紧似一阵的马蹄声中,逐渐接近了巍峨的城墙。他们的身影在飞扬的尘土中若隐若现,仿佛一群来自荒原的幽灵,带着无尽的杀伐之气。此刻,只见他们眼神锐利宛若鹰隼,那一双双眼睛里闪烁着嗜血的光芒,仿佛能穿透城墙,首抵汉军士卒的内心深处。手中的箭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随着弓弦那清脆而又带着几分肃杀的翁鸣,如流星般首指城墙之上的汉军士卒。
乌桓士卒不愧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自幼便与弓箭为伴,骑射之术堪称一绝。他们在马背上如灵动的猿猴,身姿矫健,拉弓射箭的动作一气呵成。其精准度堪比后世的狙击手,每一支箭都仿佛长了眼睛一般,朝着汉军士卒的要害之处射去。刹那间,数以百计的汉军士卒惨叫着倒下,鲜血在城墙上肆意流淌,将那古老的砖石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
汉军士卒们原本整齐的队列出现了短暂的慌乱,一些士卒迅速竖起坚实的盾牌挡在自己与战友的身前,以此抵挡箭矢的攻击;也有人迅速躲到女墙之后,脱离乌桓弓箭手的视线。长城边军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短暂的慌乱过后,他们迅速镇定下来。指挥官们大声呼喊着,指挥着士卒们调整阵型。
下一刻,强弓硬弩纷纷架起,无数的箭矢如同黑色的风暴般从城墙上倾泻而下。这些箭矢带着汉军士卒的愤怒与仇恨,朝着那些折返奔去的乌桓士卒射去。不少乌桓士卒中箭落马,痛苦地在地上挣扎着,他们的鲜血将脚下的土地浸湿,发出刺鼻的腥味。然而,战斗
并没有因乌桓骑兵的离去就此停歇,因为大批乌桓士卒携带着各种攻城器械到来了!
双方的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喊杀声、马蹄声、弓弦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残酷而又悲壮的战争交响曲。伤亡的人数宛若一个简单的数字堆砌游戏,冰冷而残忍。每一个倒下的士卒,都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碎,都意味着无尽的痛苦与悲伤。但在这残酷的战场上,生命显得如此渺小而脆弱。
赵铎本就是为了支援长城守军而来,面对如此惨烈的场景,他自是不能坐视不管。只见他轻轻挥手,那动作看似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马汉接到命令后,立刻转身,对着身后的朱雀军团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上!为了大汉,为了荣誉!”
朱雀军团乃是赵铎手下最精锐的弓箭手,他们个个箭术精湛。平日里,他们在训练场上刻苦练习,为的就是在这战场上一展身手。听到马汉的命令后,他们迅速整队,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朝着城墙走去。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坚毅,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当朱雀军团加入战斗后,局势立刻发生了变化。他们找好合适的位置,迅速拉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朝着乌桓人射去。他们的箭术丝毫不逊色于乌桓人,而且配合默契,形成了一道道密集的箭网。在他们的攻击下,乌桓人的进攻节奏被打乱,不少乌桓士卒被射中,纷纷落马。紫荆关守军看到援军到来,士气大振,他们与朱雀军团相互配合,终于将乌桓人的嚣张气焰压了下去。战场上,乌桓人的攻势逐渐减弱,他们开始有些慌乱地向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