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树领地内,巨大的世界树矗立在领地中央,山岳一般的体积让它看起来就像一座巨大的绿色山脉。
经过四年多的发展,领地再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整个领地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不断扩张的庞大领土了。
领地每天会增加24591.15平方千米的领地,1500天过去了,总共增加了3688.6725万平方千米,领地总面积达到了3737.8548万平方千米。
相比离开前的领地面积49.1823万平方千米,现在的领地足足翻了76倍。
原本第二阶段分配给他的领地48万平方千米占了无主之地的1\/33,也就是所有的无主之地加起来也就1584万平方千米,这是被淘汰的第一第二阶段的九十九万领主加起来的地盘。
加上晋级的一万领主的地盘,整块大陆差不多有1600多万平方千米。
(俄罗斯的国土面积为1709.82万平方千米)
也就是说,如今林宇自己的领地就堪比两块大陆的面积。
还好防御植物们已经不需要进行建造,它们自己就能开花结果,生长出新的植物,所以勉强维持住了几条的防御线。
随着领土面积的急剧扩大,领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地广人稀,广袤的荒原需要大量的人口。
即使领地现在鼓励生育,让领民们繁殖人口,并对积极响应的家庭提供了大量的补助,但是领地内的大多数种族还是没能跟上领地的扩张速度。
还好,小精灵一族只需要能量足够,就能进行分裂繁殖,生长也只需要吸收灵能,而他们自己只需要附着在树木上,就能生产灵能,能做到自给自足。
运用晨曦新改进的方法,结合日月吐纳诀和星辰诀,小精灵一族从积累能量,到分裂出幼体,只需要一周时间。
幼体的成长也不需要过多干预,在领地其他领民的帮助下,这些幼体小精灵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两个月后他们就会生长成熟。
一旦成熟,他们就能工作生产灵能,开始繁育后代。
一生二,二生四......裂变的速度总算赶上了领地的扩张速度。
当然,小精灵们的教育也没有落下,生长成熟之后,小精灵们就可以附着在学校内的大树上,一边生产灵能,一边发育,一边学习。
(由于一棵大树上有数十个小精灵,生产速度和发育速度相较于正常的,一棵大树一个小精灵的模式,要慢上很多)
为此,城建规划局专门在不断扩张的领地荒野中,修建了数不清的灵能综合进修学院。
这个综合性成人教育建筑,对于在其中学习的成人有着极大的教育加成。
刚好,小精灵两个月就成熟了,算的上“成人”了,能够享受学院的教育加成。
加上学院内可传授的知识齐全,领地内已有的知识体系都被包含在里面,而且从入门到精通的内容都有,适合各阶段的小精灵们学习。
......
和小精灵一样的,还有从小精灵异化而成的史莱姆一族。
不,应该说是饕餮史莱姆一族,在林宇离开领地回到翠微星之后,所有的普通史莱姆,全部转化成了饕餮史莱姆,只要没有小精灵自己异化成史莱姆,就不会出现普通史莱姆了。
饕餮史莱姆们同样能够进行分裂生殖,而且,他们分裂后的出生的个体还不是幼体,直接就是1级的成熟体,只是每一名饕餮史莱姆至少需要成长为2级,才能进行分裂。
好在,领地有着《日月呼吸诀》和《星辰诀》两种修炼法诀,加快了饕餮史莱姆们自然升级的速度。
加上饕餮史莱姆吞噬领地废物、残骸就能吸收其中的能量,升级速度还是挺快的。
当然,新生的饕餮史莱姆也会和小精灵一样在灵能综合进修学院中学习。
小精灵们在灵能综合进修学院内的大树上,饕餮史莱姆们在灵能综合进修学院的其他地方。
小精灵们和饕餮史莱姆们分裂生殖的特性,加上他们极小的繁殖间隔,让他们的数量呈指数型上涨。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领地新增的土地上,除了各种植物,大部分地区只有大树上闪烁着点点绿光(小精灵),以及在草丛和枯叶下流动、游走的果冻(饕餮史莱姆)。
......
另外,领地还多出了一个新的种族——人族。
这些人族是之前被淘汰的领主们麾下的领民、士兵、英雄,在失去了领地的庇护,他们全都成为了流民。
大赛方在分配无主的地块的时候,这些流民跟随地块被分配到了林宇的领地里,然后被巡逻队们发现,陆续收为了领地的领民。
经过林宇的同意之后,领地为他们建立了专门的聚居点。
在经过前期的适应之后,他们也慢慢的融入了这个奇异的领地。
这些人族倒也勤快,有能力找到工作的都早早的开始工作。
能力不足的人,也在领地给予的新手保护期间,积极的进入学校,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跟上领地的文化水平。
其中还出了几个天才人物,一两年就完成了中学学业,进入了灵能与综合科学学院,未来他们肯定能进入各个研究中心,进行科研。
-----------------
除了增大的领土,领地的另一个极为重大的变化,就是一项规则的变化。
在过往的时间里,由于自然主宰的作用,领地所有的动植物都自动归属于领地。
初期的时候,为了增加领地的兵力,林宇让所有归属领地的动物不得相互攻击,这其中不仅仅包括了各种飞禽走兽,甚至还包含了一些飞虫、游鱼。
后来领地增加了传说品阶建筑——“野兽巢穴”,飞禽走兽成为了小精灵之后的,第二类可招募的领民,加上领地词条“妖”的出现,飞禽走兽的潜力大增,这一规定就一直没有改。
大赛第一阶段很短,林宇没发现什么不对劲,反而觉得自己的决定非常正确,要不然最后的怪物攻城会打得很辛苦。
第二阶段的8年时间过后,林宇发现了领地的一丝不对劲,不过他只以为是食肉动物们吃素导致的,整个第二阶段又很繁忙,加之地广人稀,也就没有细想。
但是,这一次4年的休整期,林宇的分身一直和世界树处于深度融合状态,能够时刻观察整个领地的,从领地的发展中,他发现了一些领地内不和谐的地方。
由于禁止领地领民相互攻击,植食性动物可以放开了吃,放开了生,领地的生活条件又好,动物们的夭折率大大降低。
这些原本在自然界处于底层,只能依靠多生维持自身种群数量的植食性动物们,数量增长的非常快。
而肉食性动物,却只能靠领地的资源树——百味肉果树上结出的肉果充饥,偶尔还得去吃点草、树叶之类,生活需要依靠领地资源供给,虽然衣食无忧,但是繁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植食性动物。
(不管怎么说,肉食性动物是不愿意主动去吃草的,8年的吃草阶段,已经让这段历史成为了领地肉食动物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他们都知道了领地曾经的这段艰苦岁月,以及这段时间里,老一辈食肉动物的坚韧不拔。)
之前领地的灵能充足,植物生长速度极快,倒也不惧与日俱增的植食性动物。
而这一次第二阶段结束,林宇回归翠微星之前,领地的灵能被消耗的快要见底了,领地植物在缺少灵能的情况下,生长速度变的很慢。
植食性动物们(包括各种食草的昆虫)却依旧没有约束的吃着植物,导致领地内圈,差点被吃成了沙漠。
一个世界树为领心的领地,差点成了沙漠,说出去都是个笑话。
于是,林宇罕见的使用分身和领地高层们见了一面,开了个会,商量了一下对策。
这之后,领地不可相互攻击的政策,以及植食性生物随便吃的规则就变了。
首先,整个内圈层(最内层的防御圈内),划为绝对安全区,所有领民都不得伤害领地资产和其他领民,也就是说,内圈的植物只能看不能吃。
内圈层的植物由城建规划局下属的园林规划局进行统一管理,植物人们也不能随意在内圈层扎根休息,需要去指定的花园。
植食性动物想要吃植物,要么离开内圈,去中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外围防御线之间)或者外圈层(外围防御线外)自己找吃的;要么用领地发行的灵币购买;要么管好自己的嘴,不要大吃大喝,合理分配领地发放的食物资源。
(灵币:领地使用人造初级灵能晶体制作的货币。)
内圈层还加入了准入门槛,除了进入内圈学习的学生们、需要进入工作的工作人员、英雄、研究员、学者、士兵等获得许可的群体,其他领民都不得入内。
次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内层防御线之间),划为相对安全区域,这里分布着每个种族的聚居点(虫族按照大类划分),只要在自己种族的聚居点内,其他种族就不得对其伤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公共活动区域,同样是安全区。
一旦进入其他族群的聚居点,就不再受到领地庇护,跟其他族群发生冲突受到伤害在所难免。
不过,这一区域是有领地法律存在的,警察局也分布在这一区域的各个聚居点里,无故伤害其他领民还是会受到领地的惩罚。
在次圈层构建了一个多种族社会。
(类似于疯狂动物城)
中圈层(中层防御线和外围防御线之间),划为了有限度竞争区域,这里被划分成了无数大小不一的区域。
每一个区域内,正常状态下,允许植食性动物自由觅食,肉食性动物也会进行狩猎(仅限于填饱肚子)。
如果生产者(植物等)的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或者植食性动物超过最高警戒线,就会开启杀戮模式。
放任肉食性动物进入捕杀其中的植食性动物,或者将植食性动物驱赶到其他区域,直到将植食性动物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下。
等到该区域生产者恢复到正常数量,才会重新允许植食性动物迁移进来。
循环往复,既能保证动物们的繁殖和生存,又能让大自然的神态平衡不会出现问题。
外圈层(外围防御线外),划为竞争区域,不对处于这些区域的生物们做出任何限制,恢复正常的大自然的原始生存法则,生物们靠自己的能力,自谋生路。
外圈层鼓励斗争,在相互战斗中让领民们快速成长,成就英雄,或者达到转职要求,转职为兵种,加入军队,吃领地饭。
另外,这些竞争规则对领地的一些特殊人群例外,这些人群就是领地雇员(有正式工作的领民,包括各兵种、小精灵等),领地的智慧生物(达到智慧幼苗小学毕业水平),领地英雄等。
所有领地成员都不得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攻击,当然这些人群也不得随意对其他领地成员攻击,他们是领地的终极消费者,生态平衡的制定者、维护者、最终参与者。
领地会为这些人群提供合适的、足量的食物和物资,让他们不需要为衣食住行烦恼。
......
新的规则实行后,飞禽走兽们受到的影响最大。
同为可招募领民,小精灵一族(含大精灵)全员都是生产者,异化出来的史莱姆一族同样是领地重要的生产者,进化而成的精灵全员英雄,分化的妖精则非常聪明,轻松小学毕业进入中学。
矮人一族,天生拥有超凡的锻造天赋,作为领地最重要的灵能装备的制造者,每一名合格的锻造大师,领地都会为他们建造专门的铁匠铺,而那些没能成为锻造大师的矮人会在这些铁匠铺中工作、学习,他们同样全员都是公务员。
还有数量很多的植物人,他们是领地重要的防御线的组成部分,而且同样是生产者。
只有飞禽走兽们由于内部种族众多,习性差异巨大,天赋高低不同,很多成员达不到进入内圈层的条件。
虽然在灵能的滋养下,他们的智慧相比野生的同族要高很多,但是离全员小学毕业还是有些距离的。
而次圈层的各族聚居点大小是有限的,无法无限制的容纳他们。
领地每日扩张的领土也不会直接扩充聚居点,虽然不在聚居点也可以在次圈层生活,但是并不能如聚居点一样获得绝对的安全,需要冒一点点风险,食物也并不充足。
因此,新规实行止之后,在生活的压力下,有很多普通的、天赋一般的动物迁移到了中圈层中,较少数激进的动物进入了外圈层。
不过,怀孕的动物们会得到领地的照顾,可以前往内圈层待产。
生产出的幼体,同样会得到领地的照顾,当然也可以自己抚养,在抚养期间领地同样会负担相应的衣食住行。
幼体可以在成熟之前进入学校学习,或者在成熟之后离开原生家庭再进入学校。
针对某些种族幼体生长到成熟期时间很短的问题,领地允许三岁以下的领民从灵童启蒙园开始学起。
不过,一般来说成熟期的动物还是进入灵能综合进修学院学习比较好,因为进入成熟期之后就相当于成人,在灵能综合进修学院内学习有加成。
并且每一名进入成熟期的动物,拥有一年的准备期,这期间领地同样负责其衣食住行。
这些刚刚进入成熟期的领民,可以选择继续学习,争取达到小学毕业的程度以留在内圈层,也可以选择磨炼自身,为进入中圈层或者外圈层做准备,只要通过了转职,甚至成为了英雄,也能进入内圈层。
总的来说,就是领地不再无偿的养育所有领民了,现在的领地不养闲人。
-----------------
最后一个大的变化,就是领地教育体系和研究体系的完善,让领地的研究进程大大加快。
从冰川世界获得的民用电气科技,都完成了适配工作,转化成了符文科技。
在矮人们的打造下,一批批符文科技产品新鲜出炉,内圈层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
各种低空悬浮的车辆开始普及,居民家中出现了收音机、通讯器之类的符文灵器(以灵能为驱动的器械)。
军事装备也跨越式前进,除了传统的刀剑、盔甲一类冷兵器灵器,还开发出了灵能、符文的更多用法,出现了灵能护罩发生器、元素手雷、灵能手雷、元素飞弹发生器(形如枪械)。
不过,少部分军用科技和尖端科技,由于领地自身的符文技术限制,无法进行适配,强行适配的话,只能得到劣化版的物品。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电脑,领地目前的符文技术,完全无法对电脑的Cpu进行适配替换。
原理上,现有的符文法阵可以对芯片中的各种晶体管、电路等进行替换。
但是,领地目前的符文法阵的刻画是依靠人工精神引导,无法做到纳米级别的符文法阵刻画,也就无法制作出芯片这种要求极高的科技产品。
由于符文法阵的制作工艺无法达到芯片的要求,最后只在灵能与综合科学学院中制造了一台,占了上百立方米的符文灵能智脑原型机。
使用上没有啥问题,可以帮助各大研究中心和学院解决繁复的计算问题,提高了领地的整体研究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