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袁博桦心里有多绝望,但他看着顶着他前世岳母的脸的年轻的娘,抱着想绝食的他哭的十分的伤心,他想死的行动就没有办法继续了。
万一这个娘真的是他上辈子的岳母,万一把人气出个好歹了等他夫人过来了,不得揍他。
最终袁博桦只能选择努力干饭,好好活着,到时候再说。
袁博桦要是早知道是这样,他觉得他上辈子还能坚持一阵再死。
袁博桦上辈子死之前,他希望自家王妃活的越久越好,这会他只希望王妃早点死过来陪他。
他不想独自面对这种场景,唉,才一岁的袁博桦忧愁极了。
不过他这辈子也不叫袁博桦了,他姓‘王’了,叫王涵昊,他爹叫王乐平,他娘叫容欣。
本来他爹娘是希望有个女儿的,所以提前取好了名字叫王涵,结果确定他是个儿子之后。他爹娘的失望之情在名字上就能体现出来了。
当然,袁博桦过来之后坚决不想叫王涵昊,但是才一岁的孩子话都说不清楚,又谁能在意他的喜好。
他生气的瞪圆了眼睛,他爹娘还觉得他可爱。最终没有话语权的袁博桦还是妥协了,只能叫王涵昊。
每次听见人叫他‘王涵昊’,袁博桦就想再去死上一死。
至于这个地方,王涵昊过来了几个月了,也还没有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地方。王涵昊一直觉得这世他爹娘的生存环境不是太好。
毕竟他才过来七个月,他爹娘已经带着他换了好多住的地方了,有时候还住在荒郊野外的山洞里、或者森林里的树上。
有时候他爹还揣着王涵昊‘打猎’,血直接溅他一脸。这时候,他那十分有母爱的娘,轻描淡写的看他一眼,然后就欢快的去收地上躺着的猎物了。
王涵昊能从他娘看他的那一眼中,感受他娘当时的想法,‘还活着,没事。’
每当这时候,他都能想起来,上辈子他岳父岳母对他王妃多么的细心周到。上辈子他在无数个瞬间羡慕过他的王妃,然后轮到他了,这待遇简直不敢对比。
上辈子的大舅哥周智羿:我的待遇你是一点都没有看见啊!
至于那么多猎物爹娘收哪里了,他人小也没有看见。毕竟他大多数时候都是被他爹嫌弃他碍事,被他爹用一块什么样子的布直接挂怀里的,那视线真的十分有限。
这些震惊都比不上,有一次他爹娘抱着他在一把剑上飞起来了令他震撼。就算如此,他也从他爹娘日常的贫困和小心中,觉察到了他这世只是底层的人。
王涵昊现在已经经常庆幸,还好是他过来了,要是他王妃过来,不知道多崩溃。
周琼月在那边也在跟小儿子袁朝康回忆,‘袁博桦在的时候一家四口的那些时光’。
袁朝康是因为自己有奇遇,现在他也是坚信有前世今生这一套的人。
所以他安慰母妃的话,角度都奇怪,“要是父王投胎在富贵人家,那现在的日子肯定是千好万好的。要是不小心出生在平民之家,估计正被父母带着下地呢!”
话都说到这里了,袁朝康好奇的看向母妃,“要是下辈子,您跟父王还相遇了。
他出身微寒,家里兄弟姊妹众多,没有机会习武和读书,也没有这世的记忆,您还想跟他过一世吗?”
周琼月:这是什么天崩的开局。
周琼月沉默了一会,委婉的来了一句“看情况吧!”
“嘿嘿!您现在是不是觉得好多了,也没有那么想父王了?”袁朝康满脸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回应袁朝康的是周琼月的鸡毛掸子,追着袁朝康满院子跑。
袁朝康边跑还不忘记等一等周琼月,等母妃快靠近了的时候,再窜远一点。
最后是袁朝康等母妃追他追累了,假装被脚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上,然周琼月轻轻的打了几下,周琼月才心满意足的坐下继续喝茶了。
本来周琼月以为她后面这几年就这样,陪着两个儿子住在元安,慢慢的度过余生了。
但突然的一天袁朝昌来告诉她,他要去最南边外任了,问她想不想跟着他去。
周琼月十分惊讶的看向袁朝昌,“好好的,你怎么突然就要外任了?”
袁朝昌耐心的解释,“南边的情况比较复杂,皇上想要一个人去解决。我是王爷,又是皇上曾经的伴读,去能镇住那些‘妖魔鬼怪’。”
袁朝康在旁边边听边皱眉,“南边那么乱,母妃就别去了。”
袁朝昌对二弟说的情况,他是有安排的,他们王府也是有府兵和暗卫的。母妃的安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二弟放心,我会安排人保护母妃的。母妃出去转转,换个心情也挺好的。”
袁朝康坚决不同意,“那也不行,母妃都这把年纪。到时候母妃过去万一水土不服,离御医也远,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袁朝昌很是无奈,他也想过这些问题,但是他只想让母妃高兴,“二弟,母妃是喜欢出去走走的。”
袁朝康不想跟这个憨大哥两人说,转而期待的看向周琼月,“母妃······”
周琼月想了想,这里去南边,一去一回大半年都过去了,她可以等大儿子安稳了,再自己带着人过去住几个月了再回来。
至于去南边久住,她并没有这个想法,她大哥他们都在元安呢!她不想他们有个什么事,她不在。
袁朝康看着母妃的神情就知道母妃心动了,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更多劝解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那到时候让袁瀚韬陪着母妃去吧!大哥先把情况摸清楚。”其实袁朝康更想自己陪着母妃去。
但是他身上的事情挺多的,确实走不开,更重要的是,皇上应该不得放他走。
虽然袁朝康没有在朝堂上任职,但是皇上爱找他善后,他现在也不是一个人了,也不可能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的任性。
并且这三年是父王的孝期,总要有一个儿子在元安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