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老骥伏枥
杨剑的坦诚与孝心,换来的却是马玉龙的破口大骂:“混蛋!如果被陆书记知道了.....”
“他已经知道了!”杨剑打断道。
“什么?!!”马玉龙震惊到失声与失态。
“我主动交代过了,陆书记会带我进京。”
闻言,马玉龙愣神片刻过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好魄力!”
杨剑的果决,值得马玉龙夸赞。陆怀远的抉择,更令马玉龙所臣服。
只因,杨剑的主动坦诚,就是在逼迫陆怀远二选一。
而陆怀远给出的答案,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做出的最优选择。
“所以,您就安心的去吉省赴任吧。我留在陆书记的身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杨剑,我之所以想回吉省,不仅仅是因为,我想衣锦还乡。”
“您不想卷入到后续的争斗当中?”杨剑轻声试探道。
“你错了....”马玉龙摇头,再道:“有些事情,躲是躲不掉的。更何况,就算我们想躲,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既然我表态拥护陆怀远,那便是他的臣子,那便要履行臣子的使命。”
“使命?什么使命?”杨剑诧异着追问。
“得三省者得天下!吉省早已被陆怀远视为囊中之物,这才默许你支持杨三河,力挺我去吉省任职。”
“您的意思是.....”杨剑有些震惊。
“陆怀远刚到奉天省,就光明正大地宴请邻省的一把手,这并不符合常规。”马玉龙回忆道。
“也正是因为这个信号,才坚定了我投诚的信心。”马玉龙坦白道。
杨剑默不作声的听着,回忆着,分析着,揣摩着.......
“而我之所以想去吉省,也是因为我窥见到了陆怀远的雄心。”
“我马玉龙,也想当次开疆拓土的功臣!”
“哪怕无福消受,至少可以荫及子孙!”
此话一出,听得杨剑热血沸腾,只因马玉龙的所作所为,不仅仅包含着老骥伏枥的壮志豪情,还涵盖着对子孙后代的余荫庇佑。
可杨剑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马玉龙,脑海里皆是那个即将出生的长孙“杨不悔”!!!
而董翠的所作所为,皆是来自马玉龙的授意。没有马玉龙的暗中支持,董翠岂敢擅自隐瞒杨不悔的存在???
放眼整个奉天省,最了解杨剑的人,只有马玉龙一个人。
否则,马玉龙也不会当众钦定杨剑为他的接班人,更不会认杨剑为干儿子。
当然,杨不悔的存在,也算是马玉龙手里的底牌,更是捆绑杨剑的筹码之一。
常言道:隔辈亲,才算亲。
而老谋深算的马玉龙,早已下定决定,把一辈子的心血,全部注入到杨不悔的身上。
沉默半响,马玉龙再次开口:“现在知道那声同志的意义了吗?”
“知道了。”杨剑点头,志同道合的战友,不再是单纯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你能悟出,楚大山为什么会跟陆怀远联手吗?”马玉龙再次发问。
闻言,杨剑摇摇头,拿不准的事情,杨剑也不好意思开口。
“那是因为,陆怀远真正做到了入乡随俗。他把东北人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他也深爱这片黑土地。”
“如果要说的更确切一些的话.....”
“陆怀远的胸襟,远比陈翔更加广阔.....”
“因此,楚大山认为,陆怀远更加适合登上权力之巅!”
“所以,楚大山要替陆怀远,扫除登天路上的荆棘,他要亲手铲平本土派,用来换取黑省省委书记一职!”
“什么?!!楚大山要去黑省?!!”杨剑震惊到体无完肤。
“杨剑,人皆有私心,无非是多一点少一点而已。楚大山也是个凡人,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
“更何况,高层绝不允许地方大搞山头主义,否则也不会委派陆怀远过来执掌奉天。”
“而楚大山的自断臂膀之举,也是在做给陆怀远看,做给高层看。”
“外加多年以来的掣肘生涯,楚大山早就受够了,他巴不得把骑在头上的太岁爷拉下马呢。”
“奈何岁月不饶人,我跟楚大山,只能再干一届。”
“而这一届,则是决定陆怀远前途的一届。”
“所以,这声同志,不仅能够决定我们三个人的命运,也能决定三个省份的命运,更能影响整个华夏大地的命运!”
“现在,你明白,那声同志,到底有多重了吗?”
杨剑听傻了,他迟迟都没有反应过来......
见此情景,马玉龙神情凝重地说道:“杨剑,你是我跟楚大山,留在陆怀远身边的唯一一张明牌!”
“如果陆怀远成功登顶,且念及东北人的奉献与旧情,东北就会再次腾飞!”
“如果我们都是失败了,那东北就再无翻身的可能了.....”
“因此,陆怀远与你,我与楚大山,身上所肩负的,是几亿人的希望与未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陆怀远才会在毕家与你之间,选择了我与楚大山,选择了整个东北!”
“这才叫真正的入乡随俗!”马玉龙阐明陆怀远的抉择。
杨剑听到浑身颤栗,他第一次直面感受到,权谋到底是什么东西,什么才叫真正的同志。
“杨剑,记住了,这条路,没有退路,只有绝路。”
“我们都输不起,也绝对不能输!”
“陆怀远是咱们东北人的唯一寄托!而你则是咱们东北人的唯一希望!”
“至于我跟楚大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马玉龙以诗咏志。
沉默片刻,马玉龙轻拍杨剑的肩膀:“差不多了,回去吧,别耽搁了正事儿。”
闻言,杨剑从沉思中醒来:“嗯,回来见,保重身体。”
说罢,杨剑迈着沉重的步伐,怀揣着沉重的心情,走出秘书长马玉龙的办公室。
原来,陆怀远选择的并不是我,而是整个东北。
而陆怀远的这份抉择,也换来了大部分东北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