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殿试 中

第443章殿试中

殿试考试时长为一天,于黎明时分开始入场,考生需提前到达皇宫指定区域等候点名。

入场后,正式答题时间一般从早上辰时至下午申时结束。

作为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的时间安排紧凑且严格,主要分为入场、正式考试与收卷三大环节,中途虽有短暂休息或用餐时间,但考生需在限定的一日内完成全部考试内容。

以高强度、短时限为特点,既考验了考生学识储备,亦展现了考生体力与应变能力,从而达到选拔人才的标准。

虽然圣上现在还年幼,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小少年,但张老二和徐氏对于儿子能够亲自面圣这件事,仍然十分激动且与有荣焉!

这可是天下最最尊贵的人啊!

能够亲眼见一次皇帝是多么荣耀的事情!

天还未亮,一家子便跟着起来忙活,老两口坚持要送儿子出门。

徐氏抬手帮张平安理了理衣裳和头发,温声嘱咐道:“好好儿考,娘让厨房炖只鸡,晚上等你回来吃!”

“嗯,爹,娘,攸宜,你们进去吧,早上寒气重”,张平安笑道。

说完转身朝马车走去。

钱攸宜也跟着劝道:“爹,娘,咱们进去吧,夫君晚上就回来了!”

老两口看儿子上了车,这才依依不舍的进去。

管家和车夫都对临安城十分熟悉,马车一路往皇宫而去。

南夏皇宫位于临安西南凤凰山下,宫城南面有丽正门、东便门,北面有正北之外门和宁门,及东北之内门东华门。

丽正门之内,为外朝区,有文德、垂拱等正式朝会所用之殿。

整体是在原有的临安州治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张平安曾经数次路过皇宫附近,但附近的朱雀大街有侍卫把守,只能远远地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而已。

说实话,比不上前世北京的紫禁城广阔巍峨,光占地面积就不能比。

但胜在真实且鲜活!

不像张平安前世参观皇宫时看到的的那样破败。

外面天还未亮,黑黝黝的。

张平安手撑着头,在车里打了个盹儿,养精蓄锐。

大约三刻钟后,马车便停下了。

管家轻声道:“老爷,到了!”

张平安本就是半睡半醒,闻言一下子清醒过来。

撩开帘子朝外看去。

只见附近停了不少马车,都是过来参加殿试的贡士。

不远处还有皇宫侍卫站在宫门前把守。

张平安下了马车,吩咐道:“等晚间再来接我!”

说完朝宫门前走去。

边走边朝四周望去,但是很遗憾,没看到大师兄和林俊辉,也没看见三舅子钱炜。

倒是遇见了州学的同窗姜奉平!

姜奉平也看见了他。

两人眼神正好撞上,张平安想装没看见都不行。

姜奉平本来落后一些,此时快走几步赶上了张平安,笑吟吟打招呼道:“张兄,好巧啊!”

“是啊,姜兄,还没来得及恭喜你呢!”张平安也跟着笑道。

“说来惭愧,比不上你名次好”,姜奉平客气道。

说完抬头看了看宫门,继续道:“张兄,咱们一道走吧,请!”

这下子肯定是不好再拒绝的!

张平安也做个请的手势:“姜兄,请!”

两人一道走到宫门前出示了户帖和相关文书,侍卫核验后确认了身份,又搜身确定了没有带任何利器,这才放两人进去。

等进入宫门后,里面有太监带路,引着众人到了一处偏殿。

天还未亮,看不清皇宫的全貌。

张平安心里有些疑惑不解,但也没问。

姜奉平低声解惑道:“待会儿要先参加圣上主持的御前宴会,然后才会去正殿考试。”

“多谢告知”,张平安低声道谢。

眼下时辰还早,两人进入偏殿时才只来了一半人。

带路的小太监并不多话,将两人带到后便离去了,偏殿里有其他小太监奉上茶水和点心。

不过大部分人都有一些紧张,并不怎么动这些东西。

保险起见,张平安也没动,担心待会要上茅房,万一出丑就不好了。

又过了约两刻多钟,其余考生也陆续到齐。

张平安这下子终于见到了其他几个熟人。

彼此点头示意便罢了。

此时,有年长的太监进来,高声道:“请各位考生对号入座,勿喧哗!”

说实话,声音太细,挺难听的。

众人连忙坐下。

殿内一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不一会儿,门口便有太监高声通传:“圣上驾到!”

声音尖细,穿透力极强!

众人又连忙起身,跪下行礼:“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便只能听到有节奏的缓慢的脚步声靠近。

最后是上首落座的声音。

“平身”,一声稚嫩的声音传来。

众人这才陆续起身。

张平安趁起身的间隙顺便抬头瞄了一眼,只见上首坐着的小皇帝身穿明黄色龙袍,头戴金翼善冠,正坐在上首宽大的金色龙椅里。

身形有些瘦弱,皮肤很白,眼神平静无波,和张平安印象中的小孩子截然不同。

众人起身后,小皇帝便没有再说话了,由太监在一旁开始按流程代为训话。

结束后,所谓的御前宴会也就结束了。

众人移步正殿皇极殿,开始等待正式的殿试。

主殿中上首及两侧都设置有殿台,上面摆放着供皇帝和官员们观看的桌椅。

几个陪同的官员都已经到了,张平安听见了他们给皇上行礼的声音。

但没敢抬头乱看,担心犯了忌讳。

下面则摆放着一张张考案,放置了考卷和笔墨,以供考生使用。

周边布置简单大气,并不似想象中奢华。

考试内容主要以策论为主。

等辰时一到,便有太监高声宣布正式开考。

张平安还是按照老习惯,从头到尾扫视了一遍题目,心中有数后,才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

其中一道题是“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还有一道是“私有甲弩,乃首云止槊一张,重轻不同,若为科处。”

最后一道题则是“死罪囚,家无周亲,上请,敕许充侍。若逢恩赦,合免死否?”

这几个题目问的都是很实际的问题,考验考生为官后处理实际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的是他们的行政能力。

并未浮于表面!

本来殿试应该是由皇帝亲自命题的,但是圣上年龄太小,只能是由大臣辅助。

由此也能看出,朝中还是有能人的,也有治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