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六丫成亲
“如果大姐二姐家银子不凑手的话,咱们家看情况借一些,免得他们为难”,张平安道。
“嗯,我心中有数”,张老二沉声道。
没两日,刘屠户和萧逸飞两家便都错开日子,请了众人去吃席。
除了马氏和沈氏有些酸,其余人都挺为刘三郎开心。
林俊辉当日有事,人没过来吃酒,但派下人送了贺礼。
又过了两日,便让人捎了口信,他把刘三郎安排到了五城兵马司做事。
五城兵马司是拱卫京城的重要治安机构,负责维护京城的治安、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务。
下设中、东、南、西、北五城兵马指挥司,刘三郎去的正是城东兵马指挥司。
虽然只是基层,但这份活儿也很体面了,俸禄也不低,刘家人很满意。
萧逸飞则去了神机营,营房在城外郊区,他武举名次较高,出身也不错,这才能被安排到更好的地方。
就在刘家人买房不久,张老大和张老三也紧随其后,在城北买了房,虽说比较小也比较偏,好歹算是有房了。
和三房分开住,最开心的人就属李氏。
马氏喜欢占便宜,尤其是在厨房吃食和油盐酱醋上,总喜欢蹭大房的,虽说李氏防的紧,但总有能被蹭到的时候。
时间久了,也够让人膈应的。
这人就怕被比较,徐小舅眼看大家一道来临安的,现在其他家都买了房,就自家还在租房子住,也急的不行。
两个儿媳妇也怀上了,明年孙子就要出生,总不能还继续租房住吧!
想来想去,还是只能跟自家三姐借钱。
徐氏还不知道自己的钱袋子被盯上了。
这眼看着六丫婚期将近,她最近忙的不行,也没空管徐小舅一家。
又得准备嫁妆,又得和厨子对菜单,就怕到时候闹了笑话,被亲家瞧不起。
严格说起来,这还是张家第一次和正儿八经有品级的官宦人家结亲。
不能不重视!
六丫每日就安心在家绣嫁衣,她现在心态很平和,对未来的婚后生活也很期待。
就像前些日子吃席时二姐说的一样“咱们本来就都是村姑出身,现在的日子已经算是掉到福窝里了,可得惜福!”
她觉得说的很对。
一晃眼到了十一月中旬,明日就是六丫出嫁的日子。
徐氏吃晚饭时还在想明日待客有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心里特别紧张。
“孩子他爹,你也帮我一起想想”,徐氏催道。
“都准备好了,没什么问题,你别慌”,张老二明显要自在许多。
他都嫁了五个女儿了,真紧张不起来。
“这次不是亲家门第不一样嘛”,徐氏嗔道。
“娘,您别把咱们家姿态放的太低了,咱们家现在门第也不一样了啊,我们算是门当户对”,张平安也笑着安慰自家老娘。
六丫在一旁看自家老娘这么紧张,心里挺感动,被人重视的感觉总是好的。
嫁衣前几日就已绣好,大红的绸缎上面用上好的丝线绣了精致的团花。
六丫手巧,衣裳穿上很合身,比五丫当时穿着看起来还要贵气几分。
徐氏看到后忍不住摸了摸,感慨道:“你二姐当初也是这个月份嫁出去的,不过她可没你这么好命,穿的嫁衣还是我成亲时用过的,想要根银簪子都没有!”
六丫捂嘴笑道:“我和五姐是沾了小弟的光,正好我俩生的晚。”
第二日天还没亮,张家众人便都起来了。
六丫更不用说,一想到要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胡思乱想了半宿,都没怎么合眼。
梳头娘子和厨子还是上次用过的。
手脚利索,洁面、绞面、梳头、上妆一气呵成。
弄好的时候天才微微放亮。
徐氏过来时,梳头娘子夸道:“你家这六闺女生的比五闺女还俊俏,瞧瞧,多好看啊!”
“那是,几个闺女都随了我,鹅蛋脸,白皮子,大眼睛,我年轻时,也是我们村里一枝花呢,不过现在老了,也看不出了”,徐氏矜持道。
梳头娘子是个场面人,说话很漂亮,捧场道:“哟,可别这么说,从五官上还是能看出几分的,孩子他爹好福气!当初求娶的时候没少费劲吧?”
徐氏闻言顿了顿,摸了摸发髻,略有些不自然地回道:“那是自然,媒人上门了好几回,我爹才答应的。”
说完赶紧转移话题,把手里的首饰盒子递过去道:“这是夫家送的头面首饰,麻烦您给装扮上。”
“成,有了首饰就更像样了”,梳头娘子笑呵呵道。
六丫在一边瞌睡的不行,只能强撑着打起精神,又灌了几杯浓茶。
“少喝点儿茶水,不然等一下路上要上茅房就难了”,徐氏交代道。
说完便出去了,外面还有的忙活。
不一会儿大房三房也来了,大柱扶着张氏和张老头坐下。
张老头说起来年纪是真不小了,走路都颤颤巍巍,来了临安后,可能是水土不服,偶尔还有个小病小痛的,病病歪歪。
张老大给老爹把棺材都提前准备好了,就怕有个不测。
临时去买棺材是很贵的,不买又不成。
家里有年纪大的老人的人家,基本都会提前准备,不算犯忌讳。
但就张平安看,自家爷说不定还能活不少年,平日看着眼花耳背的,但胃口特别好,饭量快赶上大伯和三叔了。
这种人活的自在,天生享福的命!
不一会儿,大丫几家也过来了。
刘屠户家众人罕见的都穿上了绸面薄袄。
徐氏定睛一看,还是自己当初给大女儿的那些好料子。
心中不由有些生气。
想上前说些什么,转念一想,刘家没分家,大家人口总有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今日六丫成亲,话说重了也不好看,只能先算了!
大丫刚想上前,就看见自家老娘喷火的目光,不由心中苦笑,知道自家老娘在气什么。
但是没分家,哪能样样分得那么清呢,之前自家男人准备武举的时候,家里的生计都是大房二房在负担。
现在自家男人中举了,还有了好差事,公婆都觉得自家门第不一样了,来跟她借好料子,想给家里人都做身体面衣裳出门见客,她哪儿能拒绝。
辰时过半,于家迎亲的人便抬着花轿进了巷子。
新郎官骑在高头大马上。
巷子里的邻居们都在一边贺喜。
徐氏见了笑得合不拢嘴,感觉有了十足的体面,这可是唯一一个骑着马来接亲的女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