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风月 作品

第348章 倒斗进行时

第348章倒斗进行时

一般来说,美术设计会在剧本定稿后开始工作。

但很多导演会让美术设计非常早地加入剧组,像韦斯安德森这样的导演,美术甚至可以干预剧本创作。

李秋棠的电影虽不以鲜明的美术风格见长,但他往往会把美术工作做在前面。

《目中无人》如此,《时间规划局》如此,《寻龙诀》亦是如此。

《寻龙诀》的美术设计工作请了《画皮2》的郝易操刀。

但李秋棠没要郝易立刻开始工作,而是邀他一起考察古墓。

“我们拍的是盗墓探险电影,自己不下墓有点说不过去吧。”李秋棠如是说。

考察古墓还不算,李秋棠自己还去“学”盗墓。他要考古专家为他详细讲解盗墓贼的手法和作案工具。

也真长了不少见识。

“盗墓的有一条规矩,叫父在上,儿在下。就是说父亲在上面拉绳子,儿子下墓盗宝,宝物接上来后,父亲再把儿子拉上来。防的就是儿子贪财,撇下父亲在墓里等死。因为一般来说虎毒不食子嘛,当爹的不会不管儿子。”考古所的一位研究员为李秋棠等人讲究。

展示盗墓工具前,研究员先说:“《鬼吹灯》和《盗墓笔记》在我们考古界也很火,我也有看,接下来看的一些盗墓工具跟书里写的很不一样。”

先是洛阳铲。

“洛阳铲最开始的确是盗墓工具,但卫聚贤教授1928年亲眼目睹盗墓贼使用洛阳铲后,就把洛阳铲运用到我们专业的考古钻探中来。现在熟练使用洛阳铲已经成为我们每位考古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接着是一些很平常的工具,铁锹、斧头等等。

到了近现代,盗墓工具就更多了,野外照明头灯、地质雷达、金属探测器、热成像仪、激光测距仪……

主打一个高科技盗墓。

“像孙殿英盗东陵,就直接用炸药,简单粗暴。盗墓贼不在乎古墓的完整,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把陪葬的宝物偷出来。”

李秋棠和郝易也真的去了东陵,然后回燕京又去考察参观了明十三陵,尤其是定陵。

听了定陵的发掘故事,李秋棠这种做过一点功课的外行人,都觉得可惜又可恨。

两次考察,带回来一箱的学习资料,够剧组消化一段时间了。

《寻龙诀》故事的大部分时长都将在地宫,李秋棠便要求郝易先做初步的概念设计。

另一边,公司层面,万答和秋天各退一步,万答承诺先支付李秋棠300万定金,以获得李秋棠的签约,后续再根据剧组筹备情况,签订补充协议,讨论后续片酬金额及支付方式,叶凝亲口承诺,李秋棠的个人片酬不会低于3000万。

同时,万答和秋天在公司合作方面达成初步协议,秋天将作为《寻龙诀》的投资方参与剧组工作,具体投资额度也将在后续预算确定后再讨论。

秋天不会白搭一导演进去。

…………

往年一年到头,李秋棠总能和韩董见上四五回。

韩董做事说好听点是磊落大方,说难听点就是有匪气,但和这样的领导共事,有时候会很舒服,因为他真敢跟你赌,甚至比你还敢赌,他会支持你去冒险;有时候会很难受,因为他不按套路出牌。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的,李秋棠没跟韩董见过一面。

今天更是奇怪了,喇陪康居然代表中影来跟李秋棠见面谈片子。

喇佩康的到来倒是提醒了李秋棠,韩董要退休了,这位电影局副局长将是接任者。

忙的把这么重要的信息都忘了。

这种人事信息,有心者想打听,不难知道,两人之前一起参与了《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的谈判,都是熟人,喇佩康也不和李秋棠装糊涂。

“我明年上任,第一部戏交给你。”

可李秋棠别说明年了,后年他都没空了,刚要拒绝,喇佩康接着说:“你先听我说完。集团买了四本《鬼吹灯》的版权,”

李秋棠太阳穴一跳。

“要把它拍成电影,我想让你做,只要不真的拍鬼,随你怎么弄,集团不干预,而且预算一定给够。你觉得怎么样”

李秋棠苦笑道:“可是我已经签了万答的合同。”

喇佩康真的没想到这点:“他们什么时候找的你”

“就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还在筹备《看不见的客人》,他们就找我说要拍《鬼吹灯》。您来晚了,嘿嘿。”

喇佩康摇摇头:“他们下手也太快了。”

“我们公司当时也想买版权,但没竞争过你们两家,我也没想到最后还是落在了我手里。”李秋棠笑缘分真奇妙。

喇佩康很可惜,李秋棠同样也是他认为执掌《鬼吹灯》最好的导演人选。

李秋棠也不可惜,中影的体量摆在这里,在国内做电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它,以后有的是机会合作。

说起自己正在筹备的《寻龙诀》,李秋棠很大方地和喇佩康分享自己的心得。

包括自己看遍探险片写的那篇两万多字的总结论文,李秋棠当场发给了喇佩康。

这东西没必要敝帚自珍,如果能帮助别人拍出更好的探险电影,李秋棠不会小气。

喇佩康在电影上最专业的是海外业务,他在欧洲多年,对欧美电影有非常深刻的研究。

《鬼吹灯》合作不成,他便想与李秋棠在海外业务上合作。

中影想参与灯笼娱乐在北美的制片业务。

但灯笼娱乐一年也拍不了多少片子,哪有像样的项目给中影。

这也就是李秋棠心不够黑,换迈克尔林恩来,这老头儿没包袱,用好莱坞业务在中影身上弄个一两千万美元问题不大。

其实李秋棠不想跟中影展开这种合作,赚钱了还好,中影上下念他的好,项目一旦亏钱,到时候李秋棠死不死

你说做电影是风险投资,亏钱很正常,但在有些人眼里,保不齐就是你李秋棠故意坑中影。

李秋棠有八百张嘴也说不清。

但跟民营公司玩这种合作李秋棠就没心理包袱。

《环太平洋》预估8亿票房卖一半分额给华艺,当初定这个票房李秋棠其实担心完不成。

但没想到刘艺菲楞是一个人扛着整部片子起飞。

喇佩康和李秋棠分别后,拨通了《鬼吹灯》预备导演第一顺位的电话——乌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