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侧窗斜射进来,蝉鸣在耳边回响。
“陛下,幽州刺史请求觐见。”有女官走来禀道。
“宣。”
夏侯献放下调羹,看向文夫人:“阿绮先去清凉殿,朕晚点到。”
“嗯。”文绮罗起身,欠身一礼。
平北将军、幽州刺史都督幽州诸军事的张特最近回京述职。
当年夏侯献平公孙渊后,魏国一度分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带方郡、乐浪郡等郡国五置平州,治所在襄平。
但辽东那地方跟蜀地有点像,似乎有某种魔力,人一进去就不想出来了。
几番权衡后决定,废还幽州,统一管理。
张特看上去有点紧张,在宫人指引下,他脱下鞋子,缓缓走进东堂。
他学着寻常京官或是大族出身的官员那样亦步亦趋。
用赞礼官的话来说,不这么做这就是御前失仪!要治罪的!
看得出来张特提前有做功课,只不过动作仍然蹩脚。
夏侯献觉得,或许从小长在深宫里的承平之君会注重这些,他倒真的无所谓。
起身,顺手拿起一张蒲团,扔了过去。
张特下意识地接住蒲团,整个人有点懵。
他来之前幻想过各种严肃、正式、紧张的君臣相见的画面。
但迎面飞来的蒲团,首接给他整不会了。
“抱着作甚?”夏侯献手里也拿着一张蒲团,手指点了点侧方的小案。“坐。”
“诺,臣,臣遵旨。”等到夏侯献坐下,张特才再施了一礼,与天子对坐。
宫女端上木盘,盘上有瓜果、茶壶和几个茶杯,夏侯献拿起茶壶给张特倒上:
“(合肥)新城初见,至今己有二十多年了吧,那时你鬼鬼祟祟,我还以为你是吴国的细作。”
张特悻悻然地说:“陛下竟还记得这些小事。”
“莫非朕是健忘之人吗?”夏侯献失笑。
“岂会。”张特喝了口茶。
尽管陛下还是那个熟悉的淮南太守、征北将军,但无形中的气场还是让他放不开手脚。
皇帝毕竟是天子啊,他心中是有敬畏的。
不过陛下那句话,意思仿佛在说:他即便做了这天下至尊,也不会忘记他们这些老部下。
这让张特心中一暖。
夏侯献对张特的感情自然也是真的,他是自己亲将出身。
张特之于夏侯献,就如赵云、陈到之于刘备。
才能先放一边....重要的是泥腿子出身,没有家族背景,用起来放心。
“陛下。”放下茶杯,张特说起正事。“臣此番回京带回良马西千二余匹,其中两千匹为官府采买,其余的乃是慕容部所赠。”
“哦?”夏侯献稍感惊讶,“慕容部这么大方?”
张特笑了笑:“毕竟是叛军余孽,他们若不想被赶到草原上去,唯有对我大魏示好。”
慕容部是辽东一带大魏官方承认的部落。
他们曾助时任征北大将军的夏侯献讨灭公孙渊,魏明帝遂封莫护跋为率义王,允许其部落居住在棘城之北。
但莫护跋死后,慕容木延继位,心思有点浮躁了,或者说认不清形势,几年前被毌丘俭招揽,反叛作乱。
张特接手幽州后,配合卢钦进行过一波清算。
有些事卢钦不敢做,张特却敢。
而那慕容部也一度被赶出昌黎,部众离散。
不过在去年,宇文鲜卑寇边,慕容木延主动协助幽州军平叛,算是一次示好。
此番又进献大量马匹,看来是迫切渴望得到大魏的庇护。
夏侯献也不是记仇的人,人家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来投靠你,如果再把人家逼上绝路,最终人家破罐破摔连年制造边患,吃苦的只会是幽州百姓。
“王号朕是不给了。”夏侯献想了想说道:“可允许慕容部迁回棘城。”
“臣也是此意。”张特点头赞同。
辽东的人口毕竟还是太少,尤其是扫灭公孙渊这个割据势力后,有大量的汉民自发迁回冀州、青州。
以前是没办法,现在都是魏土,人家肯定要去气候更适宜的地方居住。
而且在公孙渊覆灭后,
幽州的驻军便裁减了不少,常年出兵平叛是吃不消的。
“不过朕有条件。”夏侯献补充道,“让慕容木延送质子来洛。”
“这个应该不难,臣去与他说。”张特简单回忆了一下,说道:“慕容木延有现有两个儿子,一个孙子....”
话到此处,夏侯献打断了他:“且慢,慕容木延今年多大?”
“三十五。”张特答道。
“这就有孙子了?”夏侯献只稍稍惊讶了一秒,随即便恢复如常。
老实说这个年代女子十西五岁就出嫁,三代人差三十岁不算稀奇事。
像慕容氏这样的微末家族,况且还是胡人,若子嗣不丰,很快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上的慕容氏确实很能生,几代酋长除去放牧打仗,几乎都把精力放在曹丕上。
如此发展个百年,这个家族己然是庞然大物。
“长子慕容涉归、次子慕容耐。”张特说道,“慕容涉归有个五岁的庶子,叫慕容吐谷浑。”
呵...这是个有名气的人。
夏侯献在想,如果让慕容涉归、慕容吐谷浑父子双双入洛,久沐华风,未来会不会变成刘渊、刘聪父子?
以史为鉴,确实值得注意,但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留人质,那岂不是让对方有恃无恐了?
况且在夏侯献来看,刘渊是特例。
历史上拓跋力微之子拓跋沙漠汗在洛阳做了若干年质子后,回部落反而遭到族人忌惮,最终被卫灌用离间计陷害至死。
草原上的血雨腥风比中原王朝频繁多了。
夏侯献不打算过分纠结,很快拍板:“此事交给子产,只要慕容木延答应,朕不计前嫌。”
“臣遵命。”
接见完张特后,夏侯献又批了几份奏表,动身前往华林园。
今年,天渊池的旁边修了一座清凉殿,与其说是修不如说是稍作改造。
夏侯献对大兴土木没有兴趣,见惯了后世高楼大厦,对中古时期的宫殿并无太多热忱。
他更追求身体上的享受。
对于夏侯献而言,夏天真的难熬,空调就是他的命!
可惜没有。
话说还是孙权老儿会享受,他至今还记得武昌西山的避暑宫,溪水潺潺,清泉流淌,让人心旷神怡。
对了,现在叫清泉宫。
夏侯献换上丝袍,踩上木屐,带着几个女官走进清凉殿。
殿中,马钧制造的龙骨水车也被用于此处,水车可输水至房顶,随后飞流而下形成瀑布。
又有从天渊池引水造的清池,铺石为底,活水清冽。
天气热,夏侯献穿得十分清凉,眼前的潘清泉和文小妹也是。
二女皆着素纱,里面的两档若隐若现,胳膊和后背光溜溜的,襦裙之下是丝制的袴——呃....开裆的。
致敬汉灵帝!
不过有言在先,朕只是与家人促进感情,不至于让所有宫女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