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小哥 作品

第2157章 有前因,也有后果

冯青心情不错,盛情款待王丛,就是向厉元朗抛出橄榄枝。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痴

实际上,冯青能有今天,背后的最大推手,乃是原组织部长、现任省委副书记的郑令文。

而郑令文,正是郭启安这条线上的左膀右臂。

论起来,说他是郭启安的人,一点不为过。

其实,王锡民反映的情况,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冯青霸道,绝非信口雌黄。

原因有两点。

一个是,王锡民是从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位置上,就任边口市委书记的。

说实话,关于这个位置,还真不是冯青心甘情愿争取来的。

当时,原来书记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

书记一职空悬,导致边口市一度出现极不稳定情况。

道理很简单,有希望竞争这一位置的人,各个摩拳擦掌,都铆足劲想要尝试一下。

你争我夺,很容易出现不可预测的意外发生。

而这种意外,肯定是负面的,会在干群之中引发不好影响。

省委考虑到这些因素,认为此事不能拖泥带水,必须快刀斩乱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快确定书记人选。

作为掌握全省干部调配的组织部长,郑令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青。

冯青是他的副手,无论能力还是资历,绝对没问题。

然而,冯青对于出任边口书记,并不感冒。

因为边口在全省地级市中,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处于中下游。

别看身为边境城市,由于隔江相望的对面国度,实在贫瘠。

并且在各种不可控的因素下,经常关闭边境。

贸易来往时断时续,不能保证数量,也对边口市的外贸经济,起不到任何波澜。

所以说,想要在边口做出成绩,为日后有更大发展,显然潜力不足。

可郑令文主动找到他,隐晦的表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多少双眼睛贼溜溜盯着,你冯青若是挑三拣四,非要等到心仪位置,估计就没戏了。

换言之,再有这类空缺,郑令文也不会向省委推荐他了。

得不到组织部长的垂青,等于封死晋升之路。

即便冯青心里一百个不愿意,还是违心同意。

和得罪郑令文相比,自己那点小心思,根本不值一提。

有了郑令文的推荐,加之省委急切心情,一切水到渠成。

不出三天,在省委常委会上,全票通过任命决定。

干部公示期结束,冯青便踏上新的征程,正式执掌边口市。

这件事发生在两年以前,那时候的厉元朗还在体总,压根不知情。

要说冯青和王锡民有矛盾,一点不掺假。

两人理念不同,加上王锡民也是书记最有力的竞争者。

只是在冲刺的最后一刻,输在了先天优势上面,王锡民自然心有不甘。

表面上配合,背地里却暗自较劲。

当涉及决策的时候,冯青所属角度,难免与王锡民发生冲突。

一言不合,导致二人出现争执。

当然了,最后妥协的往往是王锡民。

谁让他是副书记,归冯青领导呢。

不过,那会儿的冯青,该给王锡民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怎么说,在边口市,他不可能一言九鼎。

毕竟人刚来,还未站稳脚跟,有些时候,需要王锡民的大力配合。

因而,他和王锡民关系还算和谐,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两年过去,随着冯青建立起自己班底,在边口市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

更在于,他的老领导,原组织部长郑令文,一跃成为省委副书记、汉林市委书记,仅次于郭启安和厉元朗,位居洛迁省第三位。

下一步,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就是省长的存在。

郑令文升官,冯青的腰杆子也跟着直起来。

说话再不像以前那样,对于下属,其实在他眼里,整个边口市,包括他王锡民,都是他的部下。

于是乎,各种大会小会,冯青说话更加硬气。

要是哪个人提出不同意见,冯青一点不客气,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该训斥的训斥,该教育的教育。

谁提出反对意见,那就是对书记发出挑战。

敢挑战我的权威,我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在他理念中,必须要树立书记的绝对权威,要不然,谁听他的!

可偏偏这会儿,一直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米超宗,竟敢不知好歹,当面顶撞他。

这还了得,冯青怒发冲冠,不禁当即拍了桌子,还忍不住扒拉米超宗一把。

也是寸劲儿,他的办公室铺着地毯。

不知怎么搞的,米超宗这么大一坨,竟然没有站稳,直直栽倒下去。

胳膊磕在沙发扶手上,无巧不巧的,磕出骨折了。

事后,冯青倒是考虑过看望米超宗。

可这种想法稍纵即逝,一晃而过。

给米超宗赔礼道歉,不是显示他做错了么?

今后,他还怎么在边口混?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权威,绝不能因为一个意外而葬送。

这是他的底线,无论如何都不可以触碰。

心情超好的冯青,坐进车里。

正打算让司机开车,却见李少明悄悄走来,轻轻敲了敲车窗。

司机降下车窗,冯青醉眼朦胧的看了看他,心不在焉的问:“有事?”

“书记,有件紧急的事,我要立刻向您汇报。”

“噢!”原本眯着双眼的冯青,立时睁开。

司机非常识趣,调好空调温度快速下车,走到一边抽烟去了。

冯青没动地方,李少明只好坐进副驾驶位,转身低声说:“米超宗太会演戏了……”

他咬牙切齿的,将米超宗躲在包间,吃着一菜一汤的过程,又加了点佐料,讲给冯青听。

最后,李少明还不忘做了总结,“米超宗自己一人躲在包间吃饭,装出可怜相,还故意把门开了一条缝。”

“而他待的那个包间,正好是王处必经之路,这不是给王处看的吗!”

“另外,米超宗先把他的司机打发走,在大门口等着王市长和王处乘坐的车子,以没车可坐为由蹭上那辆车。”

“还有,王市长在王处居住的房间里,坐了一个小时才离开。书记,凡此种种,我严重怀疑,米超宗受伤一事,恐怕王处已经知道了。”

李少明说出这番话的同时,眼神一直没离开过冯青的脸。

果然,冯青的目光,瞬间变得犀利起来。

眉宇间皱成一个大疙瘩,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

阴沉着脸,好半天才说:“王锡民和米超宗真是好算计,竟然算计到我的头上了。好,很好,非常好。”

而他最后那个“好”字,则是加了很重的鼻音。

王丛没做过多停留,第二天吃过早饭,便驱车踏上返程之路。

昨晚,王锡民和他谈了一个小时,话里话外,替米超宗打抱不平,也在间接指出冯青的霸道。

王丛好歹也有好几年的从政经验,面对这种事,他只听不说。

他不想掺和边口市领导间的不和。

不能光凭王锡民的一面之词,就去断定冯青的对与错。

而且,对于王锡民的背后议论人做法,王丛也颇有微词。

再有,厉元朗是省长,每天有大量工作需要他解决。

要是把这件事向厉元朗反映,只会平添烦恼,这是作为秘书,万万不可的造次。

他的工作是帮领导解忧,而不是找麻烦的。

何况,厉元朗的工作重心在省政府,干部事情不是他职权范围内该操心的事。

王锡民找错庙门了。

因此,王丛平静的听着王锡民的唠叨,感觉差不多了,装作不经意的打了一个哈欠。

王锡民这才发觉,自己占用了王丛的休息时间,连忙表示歉意,起身告辞而去。

一回到省里,王丛直接敲开厉元朗办公室的门。

厉元朗正在埋头批阅文件,一看是王丛,便问:“你回来的挺快,事情调查得怎么样了?”

王丛将整理好的调查报告,双手递到厉元朗面前。

厉元朗大致看了看,说道:“等我有时间再看。”

身体往后靠了靠,双手花插在一起,别有意味的又问:“你头一次下去,说说你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