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还没到时候

    眼瞅着王大春一脸愁容,林宇赶忙劝道:“大春哥,其实你真没必要这么大。结婚嘛,图的是个喜庆,只要席面说得过去,村里人不会挑理的。”

    在林宇心中,王大春无非是想让自家的婚礼席面和自己的差不多,免得遭村里人背后议论。王大春手头有七百多块钱,若是只是在席面上花费,完全能够负担得起。

    况且,王大春的亲朋好友数量有限,也无需摆上过多桌数,如此一来,有个二三百块钱就足以把席面办得像模像样。

    其他方面,能精简就精简,能节省就节省,过日子得量入为出,实在没必要盲目攀比。

    然而,王大春像是被执念蒙住了双眼,根本没把林宇的话听进去。

    他这人极好面子,见识到林宇婚礼的盛大场面后,满心想着也要给小翠同样风光的体验,至少不能差得太远。犹豫了片刻,王大春咬了咬牙,说道:“小宇,要不你借我点?等结了婚之后,我慢慢还!”

    听到这话,林宇顿时面露迟疑之色,眉头微微皱起,诚恳地说道:“大春哥,你也知道,我这场婚礼花了太多钱,手里一共还剩下不到一百块钱......”

    一听这话,王大春如同霜打的茄子,整个人瞬间没了精气神,脑袋耷拉着,沮丧地说:“哎,那算了,能办多大就多大吧,那我先回去了。哦对了,最近是捕捞皮皮虾的季节,但是村里人出海都没什么收获,看来今年的年头不咋好,村长让我叫你过去一趟,看看你有什么想法。”

    “行,大春哥,那我一会儿就过去。”林宇应道。

    说完,王大春拖着沉重的步伐出了门。

    王玉芬见他要走,赶忙上前拦住,热情地将事先准备好的菜塞到他手里。二妮则转身进了屋,给林宇倒了一杯水。

    “咱们这一场婚礼花这么多钱呀!这些钱,要是都放在日常生活上,日子得多滋润,我要是知道花这么多钱,肯定不同意。”二妮一边递水,一边忍不住心疼地说道。

    毕竟,2300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对普通家庭来说,那是一笔巨款。

    虽说是林宇家花的,但是她嫁过来后就是一家人,家里没钱过日子,怎么也说不过去。

    如果让她选,她肯定不要婚礼这么大排场,把钱留下来过日子。

    林宇见王大春已经走远,这才呵呵一笑,神秘兮兮地说道:“别担心,咱们还有呢!”说着,他伸手往兜里一掏,将剩下的钱一股脑都掏了出来,直接递到二妮面前。

    二妮见状,眼睛瞪得溜圆,嘴巴也震惊得张大,脱口而出:“妈呀,还剩这么多钱?”

    “六千一百二十。”林宇笑着报出数字。

    “你给我干啥?”二妮一脸疑惑。

    “你是我媳妇儿了,家里的钱当然是给你管了。”

    这话,瞬间让二妮心里暖洋洋的。

    林宇对她如此信任,刚进门就把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她,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不过她对自己也有信心,在家当闺女的时候她就能攒钱,父母都叫她守财奴。

    因此,家里的钱,父母都让她管呢。

    “呀,你还有这么多钱,为啥大春哥刚刚跟你借,你不借呢?”二妮突然反应过来,满脸不解地问道。

    林宇顿时笑了,耐心解释道:“还真不是我小气,怕他还不上。实在是因为,如果把钱借给他,他肯定把钱都花在婚礼上。”

    “这么多钱,日后他要多久才能还上?因为婚礼拉饥荒,天天还账,两个人的日子能过好?贫贱夫妻百事哀,我这是为他们好。大春哥如果真的想给小翠幸福,就应该让小翠在婚后感到幸福,婚礼只是个形式,要量力而行。”

    听到这话,二妮恍然大悟,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听你这么说,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林宇嘿嘿一笑,亲昵地看着二妮,说道:“钱交给你保管我放心,行了,你跟妈收拾屋子吧,我去把剩下的东西都退掉。”

    说罢,林宇利落地起身,迈着轻快的步伐出了门。

    来到院子里,林宇熟练地套好马车,随后将剩余的东西一件件搬上车。

    主要是租借来的桌椅,得送回去退押金。

    另外还有“香槟”两箱,白酒五瓶,林宇琢磨着酒这东西,日后办事儿能派上用场,送礼也合适,便决定留着不退了。

    至于“香槟”,瑶瑶和楠楠都喜欢喝,留着给她们两个,也都不退了。

    来来回回忙活了好半天,累得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才总算把桌椅都规整到车上。林宇没有直接赶着马车前往熊岳城,而是先拐向了村委会大院。

    他停好车,走进办公室。

    村长罗全一瞧见林宇进来,脸上瞬间堆满了笑容,打趣道:“小宇呀,新婚夜,过得快乐吗?什么时候生个大胖小子啊!”

    林宇一听,脸上泛起一抹红晕,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呵呵一笑说道:“村长爷爷,你快别取笑我了,昨天都喝断片了,今天一早才起来。”

    “大春哥说你叫我过来一趟,啥事儿啊!”

    林宇赶忙转移话题。

    一听林宇的话,罗全和坐在一旁的赵老栓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赵老栓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一边笑一边说道:“哎哟,完蛋,都是新郎官了,还能是个青瓜蛋子。”

    笑了好一会儿,赵老栓才缓过神来,拍了拍身旁的椅子,说道:“小宇啊,你先坐,有话跟你说!”

    等林宇坐下之后,赵老栓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说道:“这不是春天了吗?往年这个时候,村里都会组织一起捕捞皮皮虾,或者是梭鱼。但是在你结婚前,村里组织了两次出海,结果几乎没什么收获,这情况可有些不同寻常啊!”

    “你是咱们村里的后起之秀,捕鱼本事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们想听听你的看法,看这事儿该咋办。”罗全接着补充道。

    林宇听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随后认真说道:“这事儿,要我说就是还没到时候。”

    “还没到时候?”罗全和赵老栓对视一眼,满脸疑惑。

    罗全微微皱眉,率先开口,“怎么会没到时候?往年咱们也是这个时候出海捕捞,虽说每年的产量有高有低,但总归是能有些收获,可今年却一无所获。”

    林宇看着两位长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耐心解释道:“村长爷爷、赵叔,你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了,应该清楚,无论是皮皮虾还是梭鱼,开春时它们成群聚集,一是出于季节繁殖的需求,二是经过漫长冬季,温度回暖,近海区域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大量繁殖,给梭鱼和皮皮虾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但这一切的首要前提,是温度回暖。”

    他顿了顿,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继续说道:“往年这个时候,温度差不多,你们出海捕捞自然不会空手而归。可你们别忘了,去年是个极寒的冬天,还遭遇了一场严重的风暴潮。虽说现在同样是三月中旬,但今年的温度和往年同期相比,差了不少。所以,梭鱼和皮皮虾大概率还没游到近海来繁殖呢。”

    听了林宇的话,罗全和赵老栓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大半辈子,捕鱼全靠代代相传的经验,每年何时去何地捕捞何种海货,早已形成了固定模式。

    对于林宇口中那些关于繁殖、微生物的说法,他们闻所未闻,可细细琢磨,又觉得林宇说得头头是道。

    “小宇,你是说,再等些日子,咱们再捕捞皮皮虾和梭鱼?”罗全深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个烟圈,开口问道。

    林宇笃定地点点头,说道:“捕捞皮皮虾和梭鱼的事儿可以先放一放,让大家先按正常节奏出海,等天气再暖和些,肯定没问题。”

    “嗯,那就这么办!”罗全用力地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林宇的提议。

    在他心里,林宇这小子脑子灵活,总能看到别人忽略的问题,说不定这次真如他所说,是温度影响了海货的出没。

    “小宇,那今年开春捕捞皮皮虾和梭鱼,还由你带队吧,这事儿你上上心,多留意着点,瞅准时机再安排大家出海捕捞。”

    “行,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