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瞐 作品

第223章 全歼彻里不花

第223章全歼彻里不

张虎子不愧是郑用身边的心腹老人,从第一次引诱左君弼出兵的时候,就表现的十分机灵,现在打起仗来更是损招迭出,有勇有谋。

之前围歼朱拉时便立下战功,这次再剿灭彻里不,将来若是扩军,必定又能高升了。

受了这次战前鲁锦颁发军衔制的刺激,各部将领们也卯足了劲想要立功升迁。

张虎子出计策,说是要引诱元军分兵,但他也没有上来就莽,这小子也读过鲁锦那本速成兵法,对里面的一些内容还是深有体会的,比如说将领思虑一定要细致,多想,多问,多注意细节。

张虎子也想的非常细致,他先是调集营中的号手,告诉他们元军的信号怎么吹,再从营中调集一批之前在濠州本地招募的士卒,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濠州人,对本地地形极为熟悉,几乎可以说是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有这些人带路,在大雾中作战就能占据优势。

然后张虎子再进行分组,组织一批骑射好手,再加上号手,和本地士卒担任的向导,五十人一队,去冲击元军前锋引路的哨骑,打乱他们的队伍,然后吹号将元军引向左翼,交给郑用亲领的一营去处理。

计划很快敲定,二营的甲骑也行动起来。

呜呜呜呜——

随着张虎子二营的突袭,元军阵前很快一阵骚乱,元军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阿都沁立刻策马来到了队头,问道,“怎么回事”

“千户大人,刚才前锋哨骑吹了长短号,有贼骑袭击,不过已经被打退了,现在可以继续行军了。”

阿都沁闻言看向前方,前面的大雾中果然能隐隐看到信幡旗摇动,还有时不时传来的长号声,那正是可以行军的信号,他这才放下心来,对行军的士卒吩咐一声‘提高警惕’,便又回到了队伍中间。

只是阿都沁没发现的是,前面带路的‘元军’早已在刚才突袭的时候,被张虎子派人调了包,来了个移接木,当下在前方引路的,已经变成圣武军的士卒了。

果然,元军队列又走了没一会,前方又吹起了短号,这是前方路不好,让大家减慢速度,调整方向的意思,等元军前锋被带着左转之后,行军的长号又再次吹响。

元军的前锋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被带偏了方向。

等走出一段距离后,张虎子又如法炮制,组织了第二次突袭,将元军前锋切下来一节,然后再派第二队冒充的哨骑前去引路,又领着元军向右转,和刚才引出去的队伍拉开距离。

阿都沁和彻里不,越走就越觉得不对劲,两人走了没一会,便隐隐听到左翼传来战马奔腾的踏地声和厮杀声,那规模听起来少说也得有上千骑一起奔跑,才能发出这样的声音,但声音又只隐约可闻,很快就沉寂了下去。

阿都沁和彻里不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疑惑之意。

“我们左翼有上千骑在厮杀会是谁难不成是朱拉回来了”彻里不疑惑道。

“不可能,朱拉肯定早已死了,应该是跟在我们左翼的那支贼骑。”阿都沁立即肯定的判断道。

“那与他们厮杀的会是谁,这里除了我们,还能有谁”彻里不疑惑道,同时两人心里也升起恐惧之意,今天这仗打的实在邪门。

阿都沁也不好判断,只能说道,“我去前面看看。”

言罢便催马向前,想要去队头看看情况。

只是这次阿都沁还没跑出多远,便来到了队头,顿时让他一愣,他明明记得上次过来的时候,前面的队列还有许多,怎么感觉队伍突然就短了一截

阿都沁来到队前,发现领队的百户并不是刚才那个,便问道,“你前面的哲布呢”

那百户当即道,“刚才有贼骑突袭前锋,哲布带人驱赶贼骑去了。”

阿都沁闻言一愣,“哲布没有回来”

“没有。”

“那你们为何还在继续行军”阿都沁不可思议道。

“前面的哨骑吹号让走的,我们就继续行军了。”百户立刻答道。

阿都沁顿时暗叫不好,“该死,该死,哲布带走多少人”

“约摸有二三百,然后前面的哨骑便让我们右转避开他们继续走。”

阿都沁闻言气的浑身都在发抖,不用想,刚才左翼传来的厮杀声,定然是哲布带的那两百多人被围杀了,眼前的这蠢货居然还在继续行军。

突然,阿都沁想到了一个盲点,连打头的哲布都被突袭了,那前方引路的哨骑为什么会没事他们为什么故意引着大军避开哲布离开的方向!

想到此处,阿都沁望向前方那面在雾中若隐若现的信幡旗,顿时就像见了鬼一般,浑身汗毛竖立。

“停止行军,前方哨骑报上名来!”

阿都沁突然冲着前面大喝一声,但前面的哨骑闻言却根本没有回话,而是一挥马鞭,喊了一声驾,便加速消失在了浓雾之中,而且四周还隐隐传来了尖锐的竹哨声。

这下根本不用阿都沁过多解释,领头的百户就反应了过来,前面引路的哪里是什么己方哨骑,八成是贼骑派人假冒的,就是为了带着他们瞎转。

但就算他们反应过来,此时也已经晚了。

张虎子就在附近不远处跟着呢,发现这边被识破了之后,立刻组织了第三次突袭,再次将元军的队列冲断一节,三个连左右包夹,就裹挟着三四百元军脱离了大部队,而且这次还把阿都沁圈在了里面。

阿都沁本来是来到前面视察情况的,没想到却遇到这一出,还没等他搞清楚状况,便被圣武军骑兵将队伍截断,左右后方都是敌骑,不停的有人朝他们射箭,身后还有敌军的重甲枪骑赶着他们往前跑,落在后面的,不是被箭射死就是被长枪戳死,逼着他们只能往前逃窜。

阿都沁虽然知道这是敌军的奸计,但也丝毫没有办法,而且根据他刚才的猜测,附近应该还有一支人数约千人的贼骑,很快就要来围歼他们。

阿都沁可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丢了性命,连忙大喊道,“随我向左翼突围!”

被包围的三百多元军顿时跟着阿都沁转向,而且他们左翼的圣武军正好是右侧对敌,在这个方向无法射箭,只能用刀枪攻击,这正好给了他们从左翼突围的机会。

然而郑用又怎么会给他们这个机会,元军左翼的大雾之中,顿时竹哨声大作,夹杂着轰隆隆如雷鸣一般的马蹄声,郑用亲领的一营主力立刻包抄过来,将刚刚突围而出的阿都沁又给兜了进去。

阿都沁顿时暗暗叫苦,浓浓的大雾之中,即使睁大眼睛,四下里也望不出二十米,身边目力可及之处,都是己方的士卒,根本看不到几个敌军,但密密麻麻的箭矢却不停的从浓雾里飞出来,收割着己方士卒的生命。阿都沁顿时抽刀大吼,“随我冲出去,跟他们肉搏,与敌军对射只能等死,杀啊!”

元军士卒闻言顿时鼓起余勇,他们也不想稀里糊涂的死在这里,眼下四周都是大雾,射箭也看不清目标,还不如冲上去肉搏,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

然而他们想得倒好,郑用这边又没给他们机会。

同样是大雾环境,对交战的双方来说,视觉障碍都是相同的难题,圣武军这边无非是仗着军中多本地人,地形熟悉一些,但交战中也免不了跑丢的局面,于是郑用这边,基本上也都是按队形行动,以竹哨为信号,防止误伤友军。

刚才射箭时,便是以连为单位,所有弓骑兵排成一列,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射箭,这样才不至于误伤,现在元军想冲出来近战,圣武军这边同样以队形列阵进攻。

一营一连连长魏涛,领着一连的二百骑,分成两排,每百人排成一个密集阵型,所有人都长枪平举,向着敌军高速冲击,这样虽然杀伤有限,但好歹不会误伤友军。

于是乎,当阿都沁带人举刀杀出来的时候,前方的浓雾中突然就有一排密集的长枪对冲而来,突然见到这一幕的元军,大多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密集的长枪给捅死,稍微靠后的元军,更是吓得立刻调头就跑,然后很快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在郑用一营主力的围攻之下,或死或降,很快便没了声息。

阿都沁这个彻里不手下最有能力的将领,挥刀猛冲,只可惜他的刀还未杀死一个敌军,便被迎面而来的两杆长枪捅落马下,又被成群的马匹踏过,惨死在乱军之中,而将他杀死的圣武军士卒,甚至都没认出此人身份。

等阿都沁这一股三百余骑被剿灭后,位于元军右翼的张虎子又想故技重施,再次以号手引诱元军前进,但这次元军却死活没动弹,似乎是要留在原地防御的样子。

郑用很快派人找来了张虎子和周德兴,三人合计了一番,发现此时的元军很可能已经元气大伤,决战的时机或许已经成熟了。

彻里不所部原本就只有三千骑,再加上一些辎重车马,昨天第一战的时候,歼灭朱拉所部八百骑,夜里的疲兵之计骚扰之下,可能又斩杀了一两百骑,如此一来,早晨行军时,元军的主力总兵力可能就只剩两千。

而在刚才的轮番突袭之下,三人又互相统计了一下,元军队尾连杀带俘虏的,可能有二百多,元军外围的游骑,应该也有两三百,再加上刚才两次诱敌分割包围,又杀了五六百左右,此时彻里不所部剩余的兵力,很可能就只剩一千左右了。

与之相比之下,郑用这边的伤亡就比较少了,一来骑兵二团全员披甲,保护措施做的好,二来他们这两天打的都是袭击战,很少正面肉搏厮杀,所以这两天下来,伤亡的可能还不到二百。

再加上彻里不此时不再移动,而是原地防守,郑用立刻做出决定,他和周德兴,张虎子三个营恢复马力,保持对元军的监视和接触,然后再派人把戚祥的三营叫回来,等大雾散了之后,四个营发起总攻,将彻里不歼灭。

几人立刻同意了这个计划。

但是彻里不这边就比较难受了,刚才阿都沁发现前面引路的哨骑不对劲后,立刻下令停止前进,随后紧接着就遭到了圣武军的突袭,接着便没了下落。

彻里不待在队列中间的位置,听到前面一阵大乱,等了一会没动静之后,却不见阿都沁回来汇报情况,于是立刻派人去找阿都沁,却得知阿都沁刚才遭到突袭,然后就没回来。

这下彻里不更慌了,连忙命令各队停止行军,原地转为防御,接着再清点人数,发现前后都少了好多人,现在只剩下九百多人,连一千人马都不到了。

再看看丝毫没有消散迹象的大雾,一颗心顿时如坠深渊,但眼下大雾,元军已经丢失了方向,现在连往哪里跑都搞不清楚,而且四周还有敌骑游弋,他们就算想跑也也很难冲出去。

彻里不只能不停的命令人去外围警戒,但是这些哨骑进入大雾之后,却很快消失了踪迹,有的是被郑用这边的哨骑杀了,还有的则是觉得留下定然死路一条,还不如趁此机会投降,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条命在。

于是彻里不派出去的那些哨骑越来越少,只能不断的派人去外围填线,可郑用的包围圈却越来越紧,如同一条绞杀猎物的蟒蛇,让被围在中间的猎物感到无尽的绝望。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时辰,到了早上八九点钟,日上中天的时候,大雾终于开始渐渐消散,包围圈内外的双方也终于看清了对方的模样。

包围圈中,彻里不的三千骑兵,此时只剩下了区区不到五百骑,而外围郑用的骑兵二团四个营却列阵四方,放眼望去,四周密密麻麻都是敌军,被围在中间的元军见到此景,都忍不住吞了口唾沫,打起了摆子,顿时丑态百出。

“降者不杀!”郑用策马立于军前,举枪大呼一声,四周的圣武军将士顿时齐声响应。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数千人齐声高呼,声音越喊越齐,声震四野,圣武军将士士气高涨,而包围圈中的元军却更加萎靡,士气一落千丈。

他们从昨天到现在就一直没好好休息过,被连番打击加骚扰之下,再加上兵员折损严重,此时更是身陷重围,这些元军士卒再也没了斗志,跟身边的人面面相觑对视一番,许多人都试探着选择了投降。

“愿降,俺降了,别杀我。”一个元军士卒终于忍不住做出行动,骑马向着外围的圣武军跑去,一边跑一边喊着投降,身上的兵器也是在圣武军将士的目视下,一件一件的丢在了路上,等到他们面前时,这投降的元军浑身上下就只剩一匹战马了。

郑用这边果然没有为难他们,放那名投降的元军去了后面。

而在包围圈中的元军见到这一幕,顿时更多的人开始效仿投降,纷纷丢下兵器,骑马向外围跑去。

包围圈中的仅剩的五百元军,转眼之间就只剩下数十骑,这些都是彻里不的心腹亲兵,他们不想投降,但彻里不又没有反应,既不下令斩杀那些叛徒,又不下令突围,只是骑在马上浑身颤抖,不知是怒到了极点,还是恐惧的发抖。

“冥顽不灵,戚祥。”

“末将在。”

“把剩下的全杀了!”

“是!驾,三营的兄弟,随我杀!”

郑用见只剩数十人负隅顽抗,立刻下了诛杀令,让戚祥绞杀残余元军。

而那些彻里不的亲兵,见敌军发动总攻了,心中焦急不已,他们瞅了瞅直冲过来的戚祥,又瞅了瞅没什么反应的彻里不,当即有亲兵,扔下兵器,转身朝后面跑去。

“降了,我们降了,不要杀,啊”

密集的箭矢顿时飞向了包围圈中间,最后跟随在彻里不身边的这些亲兵顿时被射成了刺猬,一个也没活下来。

张虎子在南边啐了一句,“呸,什么东西,投降都不积极,这个时候想要求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