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金陵攻略

第301章 金陵攻略

接下来的三天,鲁锦带着渡江主力就留在小茅山山脚的营地,哪都没去。

先是让俘虏打扫战场,掩埋尸体,然后让各部训导官,根据俘虏的田产情况进行了一遍初选,以籍贯在当涂和溧水周边的为主,然后是家里纯佃农,一分田都没有的赤贫户为主,优先迁移到庐州,挑出四万五千人,由华云龙先押送到横山大营。

鲁锦他们之前驻扎的横山大营,距离当涂和采石只有六十里,而且足够大,先临时住个三五万人是没问题的,然后再让吴复带25团接力,把俘虏一批批的转运到采石和当涂。

同时派人嘱咐当涂那边,让他们自己挑人,给俘虏按技能分类,识字读写会算数的,能说会道的,会骑马的,会射箭的,都挑出来,注意自己培养人才,别等到用人的时候又无人可用。

小茅山这边,鲁锦自己也没闲着,他要召集将领开战后总结大会,同时还处理了一桩公案,确定了接下来的移民经济纠纷问题。

起因是这样的,刘六和邱初一跑来投军,训导官答应给他们在淮南那边分田,不过需要他的家属移民到淮南去,但是邱初一还欠着地主家的租子,那个地主不干了,一家人都迁走了,欠他的债谁来还?

其实欠债还在其次,鲁锦一下子迁走那么多人,他们这些地主瞬间失去大量劳动力,就得重新招佃户耕种,但这兵荒马乱的,本来就不好招人,那土地没人种就只能荒着了,地主当然不愿意。

欠的债没人还,给自家干活的长工还被人拐跑了,里外里亏两回,这上哪说理去,于是这不要命的乡下土豪跑来找鲁锦要说法。

处理这事的训导官觉得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哪怕是不还,也确实该给个说法,主要是这种事很多,这几万赤贫户里,起码有一大半都有债务纠纷,那就是几万个案子,必须做个样板出来,给大家当作表率,以免后续的移民工作闹出乱子,于是这事就告到了鲁锦面前。

鲁锦的处理办法是,以前的事我管不着,但现在我来了,就得按圣武军的规矩办事,当场让人给那地主读了一段《庐州暂编刑律》。

按照这部暂行律令,民间社会借贷,年息超过二分,或计算复利,既利滚利的,一律按放高利贷罪论处。

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犯罪情节轻微的,指没给受害人家庭造成重大损失的,债务一笔勾销,同时赔偿受害人五倍损失。

犯罪情节严重的,指拉人家牛,扒人家房,抢夺受害人财物,或强迫受害人劳动,派恶奴打人催债,造成受害人家庭出现残疾,受伤,重病的,债务一笔勾销,同时赔偿受害人十倍损失,主犯判处有期徒刑三到七年,从犯判处三年以下,子孙三代不得科举做官,不得参军,不得为吏,不得从事任何公职,不得颁发任何经营牌照。

犯罪情节恶劣的,指强奸受害人家眷,拿受害人家眷抵债,既买卖人口,或派恶奴打死,打残受害人,逼受害人家眷自杀的,债务一笔勾销,同时赔偿受害人二十倍损失,主犯从犯斩首弃市,抄没家产充公,家眷流放三千里,子孙五代不得科举做官,不得参军,不得为吏,不得从事任何公职,不得颁发任何经营牌照。

参军当兵,其实也是一种独属于良家子的政治特权,你以为谁想当兵就当兵啊?

汉唐用良家子为兵,所以汉唐以强亡,前宋用贼配军为兵,所以前宋才有靖康耻,才被鞑子灭了国。

那地主听完这些律令,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腿肚子都在转筋。

当然,鲁锦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毕竟法不追及过往,所以对于元朝时期留下的旧债务案,一律从轻发落。

符合‘放高利贷’事实的,情节轻微的,债务一笔勾销,原价赔偿受害人损失;情节严重的,债务一笔勾销,赔偿三倍损失,就不用判徒刑了;情节恶劣的,指闹出人命的,从重法办,斩首,抄家!

以上只限于元朝旧案,以前你们不知道,我可以从轻发落,但现在你们知道了,要是明知故犯,那就按律令该怎么判怎么判。

另外,关于移民债务,够不上‘放高利贷’标准的,指利息在年息二分以下,且没有计算复利,既利滚利的,这种贷款属实是帮了大忙了,不应该视作犯罪。

因此这样的债务,圣武军给予承认,不过利息仍然作废,圣武军代为赔偿剩余的本金,赔偿完毕后债务一笔勾销。

务必要让所有的俘虏新兵,摆脱债务枷锁,轻装上阵!

其实在元朝官府带头放贷,年利百分之百的大环境下,民间借贷也鲜有不计算复利的,可谓少之又少,不要利滚利还肯借钱助人的,属实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大善人了,因此需要圣武军赔偿的并不多。

而且这样的家庭,鲁锦也准许他们举荐一名读书的子弟做官,如此一来,一些良善的乡绅甚至主动免除了那些本就不多的债务,只为能让家中子弟搭上新朝的这趟快车。

此令一出,数万俘虏新兵顿时对鲁锦感恩戴德,誓死效忠,吓得那些放高利贷的地主瑟瑟发抖,只能咬牙认栽,赔偿损失。

敢找圣武军要账,你他妈有几个师啊,都不用主力出动,就靠这几万新兵,你看他们能不能把你家踏平?!

小茅山下的万人坑还没封土呢,鲁锦可不介意再多活埋几个!

此案经鲁锦裁定之后,制成样板案例,发给全军所有训导官,及各府县地方官,今后的新占领区,再有类似案例,一律按样板处置。

处理完这件事,花了三天时间清理完战场,把尸体埋完,其中四万五千人的新兵被移交给华云龙,让他带着去横山大营,然后再分批转移到当涂和采石矶,等着淮南那边派人来接。

鲁锦带着剩下的俘虏,还有一些俘虏里的重伤员,让他们自己抬着前往溧水,这些重伤员全部留在溧水养伤,疗伤治病的花费,由缴获的公款来出,等这些残疾的伤好了,就每人发一石粮食遣散回家。

另外小茅山这一战的战果和战损也统计了出来,被炮打死的有13700余人,还有些尸体太过残破,已经无法辨认了。

元军的骑兵被打死了1200多人,以及后续溃败,被追击时杀死的元军步兵,有3400多人,加在一起,阵斩18500人左右,死亡数字还在增加,大多是被火枪击中且伤势严重的,有的救不过来就死了。

圣武军自身的伤亡不到三百人,其中骑兵的伤亡就占了120多个,都是在之前的骑哨战,以及后续决战中牺牲或负伤的,还有一百多是敌军溃败后,追击作战产生的伤亡,包含轻伤。

另外此战俘虏73000人左右,这里面包括留在无想山营寨的那两千人,再加上溧水直接招降的董兴尧那六千人,总人数在七万九,将近八万人。

再加上无想山营寨的那一万民夫,也有一大半想要投军的,还有小茅山附近主动投军的百姓,总共可以用来扩军的人数,足有85000人左右。

一个团4500人,扩军十个团,移交给淮南行省,这就是四万五千人,鲁锦这里还剩下四万多个俘虏,再扩充八九个团也够用了,但是现在有经验,且成熟可靠的中高级将领十分紧缺,每次扩军的人事任命,鲁锦都不得不仔细斟酌。

制式的兵器甲胄,现在也缺的很,总不能新扩编的部队,让他们拿着锄头打仗吧,暂时只能先用缴获的元军兵器对付一下。

九月二十四日,鲁锦带领三万多渡江主力,还有四万俘虏,七万多大军移驻到溧水,然后在溧水城内召集将领们开会,一是战后总结经验,二是商量下一步行动计划。

首先是战后总结大会,因为是第一次使用集群炮击的战术,大家都没有经验,这一仗虽然打赢了,但实际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朱寿就率先吐槽道。

“首先是阵型不合适,咱们不应该把车营放在第一排,两轮炮击将敌军打崩之后,实际上车营放在前面,是阻碍了后续步兵的出击。

“火炮从车阵的间隙中移开,让出出兵通道,然后步兵从车辆间隙之间出击,这个调整的过程浪费了许多时间。”

鲁锦点头承认错误道,“我还是太保守了,以为车营放在前面更保险一点,敌人冲过来,咱们好歹还有个掩体。

“但经过这一次的实战检验,实际上上百门大炮一起开火,敌军根本就冲不过来,这属于没有经验,下次再打类似的打法,可以把车营全都放在后面。

“至于阻挡敌军可能的骑兵冲击,可以直接把火枪兵顶在第一线,这样也能挡住骑兵冲击,同时也方便打完炮击直接冲锋。”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然后杨璟也提出一个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这次我们开始炮击的距离有点太远了,我听大帅说,咱们是从1450米开始打的,也就是将近三里的距离,根据这次的实战经验,炮营打上一轮十发急速射的时间,只够敌军步兵阵列前进四百到五百米,最多一里的距离。

“一轮炮击结束,此时敌军距离我军阵线尚有七百至八百米,将近一里半的路程,其实这个时候敌军已经将要崩溃了,第二轮炮击不打也没关系,步兵应该在第一轮炮击之后直接冲锋。

“但是这就有个问题,我们的步兵出阵冲锋,那就要从自己的阵线,往前跑上一里多地才能和敌军接战,步兵每人披着40斤的铁甲,跑个一里半地过去,再跟敌军厮杀,还没动手就已经累的差不多了”

在场的几个将领听完都连连点头,他们深有同感,披着甲胄冲锋跑那么远,可真他妈累啊。

俞通海也附和道,“这次要不是有骑兵在外围堵着,还有大量的远射火枪兵种参战,光靠我们这些步兵追的话,可能真就追不上,最后让敌军跑了。”

长枪兵不怕厮杀,但是披着甲胄跑步是真累啊

鲁锦也蹙眉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还是太保守,太谨慎了,第一次打这么大的仗,没有经验,生怕敌军离我们太近,所以下次应该从什么距离开炮?

“按照一轮试射,加一轮十发急速射,敌军前进五百米就会崩溃的情况计算,这次把车营放在后面,火枪兵放在第一排,火枪兵出列,调整队形,然后距敌两百米时开始行进间射击,以连为单位,每连各打一轮齐射,等到距离敌军五十米以内的时候,再来一轮全军齐射,然后冲上去肉搏。

“所以开炮的距离,应该是火枪兵调整队形,加行进间齐射,再加敌军顶着炮火前进的这段距离,五百米加三百米,应该在敌军距离我军八百米时开第一炮为宜,把敌军放近了再打,压缩中间冲锋的这段路程。

“到了八百米的时候,先打一轮急速射,打完之后不管敌军有没有崩溃,火枪兵立刻整队出击,在一百米内调整好队形,此时距离敌军正好两百米,然后开始行进间射击,最后一轮五十米内的全军齐射将敌军彻底打崩,然后冲个几十米就上去和敌军肉搏,或者说追击敌军溃兵。

“加快战斗节奏,能更大程度的降低敌军的反应速度,在最短时间内将敌军打崩。”

诸将闻言顿时连连点头。

“对,就是这个打法,其实小茅山那一战,第二轮炮就没必要打了,只不过当时敌军离着还太远,如果放到八百米开炮,那就再好不过,我们步兵冲出去,跑不了几步就能撵上敌军。”

“嗯,这个距离不远不近,正好,下次就这么打!”

鲁锦见众人一致赞同,当即拍板,“那就这样吧,然后说说下一步行动的事,马上到九月底了,我们得加快进攻速度。”

于是众人立刻摊开地图,开始计算兵力,以及研究作战计划,这几天的时间里,包毓也被鲁锦召唤了过来,为大军接下来的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鲁锦指了指建康(南京),还有周围的几座城池说道。

“建康是一座大城,城内拥有军民人口四五十万,周围河道水网纵横,不是一座好打的城池,如果直接兵临城下,很容易顿兵坚城之下,士气受挫,然后外围的元军也可能很快过来支援,到时候敌军里应外合,我军腹背受敌,这就很难受了。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更新!

“所以咱们应该先清扫外围,建立可靠的外围防线,断敌支援,这样建康的元军知道自己没了援军,一定会士气大跌,有利于我军后续的攻城,即便打的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起码不用担心被敌军抄了后路。”

杨璟看了看地图说道。

“那就要先确定扫到哪,建康城位于长江的拐弯处,西北两面皆是长江,可以不用管,东南外围的战略要点有采石矶,当涂,还有句容,这是距离建康最近的几处城池。

“现在采石矶和当涂已经在我军手中,那么如果只占领最近的要点,只需再拿下句容,长江以南就没有其他能和建康接壤的城池了,咱们就可以对建康发起进攻。

“如果这样打的话,则可以调徐用的110师三个团,分别驻守当涂、采石、还有咱们现在所在的溧水,这三个城池,一个团守一城,然后咱们这边还是用103师的4、9、17三个团,再加骑兵一团,以及两个禁卫旅,还有常遇春的109师三个团也能带上,再加上四万俘虏新兵,暂时充作民夫。

“这样的话,不算民夫,我们可以集结47500人的兵力,加上民夫就是近九万大军,拿下建康应该不成问题.”

众人听到这个兵力数字,都十分的激动,尤其是张德胜,俞通海这几个巢湖老将,想当初,同样是去年九月份,他们的巢湖水师全加起来也只有七千兵力,没想到啊,这才一年的光景,他们已经可以集结出九万大军对建康发起进攻了!!!

不过杨璟却话锋一转,又说道。

“但是这样打就是有一件事比较冒险,刚才大帅说元军可能从我们背后支援的事,如果以建康为中心,向外划防御圈,第一圈就是句容,溧水,还有当涂和采石矶,拿下这三城,就能将建康包围了。

“可如果划第二层防御圈的话,那外面还有镇江路的丹徒(镇江),丹阳县,金坛县,溧阳县,建平县,芜湖县,这六座城池。

“尤其是镇江,丹阳,金坛这三座城,距离句容都只有60到80里的路程,快速行军的话,都在两天的路程以内。

“所以如果我们只占领句容,然后就带着大部队去打建康,一旦敌军来援,那么句容就很可能要独自承受来自东面三个城的攻击,句容守军必须挡住东面元军的反扑,我们才能从容的进攻建康。”

“那你的建议呢,是只打第一圈,还是连第二圈一起打?”鲁锦问道。

杨璟当即道,“我建议打第二圈,把外围防线推到镇江一线,直接跟常州的元军当面对峙,常州附近只有一座常州城可以当出发阵地,只要我们占领了镇江、丹阳、金坛一线,三座城互为犄角之势,那么常州之敌要想过来,就得同时面临咱们三座城的围攻,这样东部的防线才能更加稳固。

“至于南线的溧阳,距离建康太远了,足有350多里,他们就算想要出兵支援也难以为继,可以暂时不做考虑,留着以后再打。

“如果按第二个方案打的话,咱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去打句容,另一路集中更多的主力,从金坛一路扫到镇江,打下来之后,这三座城可以让常遇春的109师那三个团分别镇守,然后主力在句容集结,向建康进兵。”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这次制定作战计划,鲁锦尽量少发言,主要询问将领们的意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战略策划能力,尽快成长起来,于是又问道。

“你们觉得哪个方案好?”

朱寿闻言想了想说道,“这得看敌军的兵力布置如何,如果建康的守军太多,我们就应该只打内圈,打下句容,派精锐驻守,向东南放出哨探警戒,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建康。

“如果建康兵少,并不需要太多兵力应对,那我们就稳扎稳打,先扫平镇江到金坛一线,派兵驻守,剩下的人去打建康。”

鲁锦点点头夸奖道,“不错,知道制定计划之前先问情报了,那就让大公说说集庆路的敌情。”

“是。”包毓当即站出来介绍建康周边的情况。

“我建议按杨总管的第二种方案,直接打镇江一路的外围。

“根据军令司情报局江宁站的以往情报汇总,还有上一次的情报传递,目前我们已知集庆路有兵约二十万,这些兵全部受集庆路义兵元帅陈野先父子调遣,如今二人已经全部伏诛。

“之前元廷反扑徐寿辉时,董抟霄从集庆路调兵五万支援,现在还没回来,剩下的十五万大军,有十万已经被我们歼灭,仅剩的五万兵力,目前正分别驻守在集庆路和镇江路各处。

“根据江宁情报站上次传来的消息,在陈兆先从各地抽调兵力后,句容、金坛、丹阳、溧阳,这几座城池目前各自仅剩三千守军,镇江路首府丹徒的兵力稍多一些,大概在六千左右,且有一部分不太听陈兆先的调遣。

“如此一来,外围这五座城池的兵力,应该就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防守建康的总兵力,约在三万五千人上下。

“鉴于这些兵以前都受陈野先父子调遣,还有这次溧水县被成功招降的案例,我看可以直接拿着陈兆先、月鲁、还有宝奇的人头,和元军大纛,一路招降过去,这些城池都只有三千左右的守军,他们应该不会怎么反抗。

“即便反抗,想要攻破也不算难,就是镇江路首府可能麻烦一点,这里的守军不太听陈氏父子调遣,不过我情报局在丹徒城内还留有细作,若是强攻的话,可以让城中细作里应外合,破城应该不难。”

众人闻言顿时一拍巴掌。

俞通海当即道,“一座城只有三千守军,还都是手下败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一路打过去!”

张德胜也说道,“对,镇江城里还有咱们的细作,那就更稳妥了,而且镇江城紧邻江边,实在不行还可以把牛渚矶的三艘楼船炮舰调过去,水陆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岸上和江里一起开炮,看他镇江能坚持到几时!”

“你们也都同意这么打?”鲁锦扫视诸将问道。

“嗯。”

“就这么打。”

鲁锦点点头,当即起身道,“好,传我军令,24团徐用留守当涂不动,调25团吴复守采石,26团华云龙守溧水,再调常遇春109师三个团,来溧水集结,等兵力一到,咱们就出发攻打金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