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瞐 作品

第353章 摆烂的浙东元军

第353章 摆烂的浙东元军

等福寿带着元军骑兵撤退之后,朱亮祖这才押着也速回营,郑用立刻凑上来,不解的问道。搜索本文首发: 我的书城网 wdscw.org

“总管为何要阵前激怒元军,这样他们不就知道南岸有诈,不敢渡河了吗?之前不是说好的等元军来攻就撤回南岸,再半渡而击?”

朱亮祖顿时无语道,“此一时彼一时,你以为你在淮北打完那一仗,一战歼灭敌军三千怯薛,又活捉了也速,元军还会轻易上当?”

郑用一愣,忙问道,“那怎么办?我打那一仗还惹祸了?”

朱亮祖当即道,“惹祸倒也称不上,大帅的核心战略是守住淮河以南不失,坐看脱脱血拼芝麻李,只要能守住淮南,不管是诱敌深入,半渡而击,还是在淮北打骑兵战,都是一样的,不让敌军渡河,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其他的,都可以随机应变。”

郑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我的骑兵团就在淮安歇着了?”

朱亮祖瞅了瞅北面正在撤退的元军,这才道,“你之前说这次新来的这个元将十分稳重,又来了五千骑兵却不主动出击,而是和步卒一起抱团前进,现在看来果然如此,我在阵前激他他也不来,想来他应该是不会主动来攻北岸的营寨了。

“既然如此,那我在这里率主力守住北岸的桥头营寨跟他对峙即可,你带你的骑兵二团去下游的安东(涟水),我已派赵仲中带偏师去攻安东,让他在安东再扎一座浮桥,你带骑兵从安东重新渡河去北岸,一边掩护赵仲中攻城,一边伺机而动,看看能不能将这里对面的五千骑兵引走一些。

“这里的元军总共有步骑兵两万,与我军相比,兵力并不占优势,只顾一个战场尚能有些作为,一旦敌军分兵两个战场,肯定更加首尾难顾,如此敌军就更不敢渡河南下了,我们也能夺取安东这个淮河北岸的坚固城池作为桥头堡,方便以后继续北进。”

郑用听完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但是继续出兵进攻安东,大帅能同意吗?大帅不是说脱脱退兵以前不让进攻淮北吗?”

“只是进攻安东而已,安东就在淮河边上,算什么淮北,而且我已经跟大帅打完报告了,大帅也同意了,说打安东可以,但不许在淮北冒进,打下安东不好守的话,也可以随时弃城撤回淮南,不信你去问高训导。”朱亮祖当即解释道。

郑用点点头,“既然是大帅点头的,那我就去了,这帮元军怯薛的战马不错,我看能不能再缴获一批。”

“去吧去吧,记得给我也找一匹好马。”朱亮祖当即道。

“好嘞。”

于是郑用当天便再次带领骑兵去了淮河下游,跟赵仲中的偏师一起开辟第二战场。

脱脱这次带来的元军虽然不少,但他们要面对的战线和对手同样不少,主力对付徐州的情况下,根本分不出多少偏师用来牵制淮扬地区的圣武军。

再加上朱亮祖现在手里的兵力也是膨胀的厉害,手里不缺兵了,自然能多开辟几个战场,用来调动元军,让元军疲于奔命,然后再寻找战机,将其歼灭。

与此同时,和淮河沿线的僵持对峙不同,圣武军在江浙的战场可谓势如破竹。

太湖北线的第一集团军这边,杨璟在十七日攻克常州,立刻让张温带偏师去打江阴,到当月十九日晚间的时候,江阴随即被张温攻克,杨璟自己也在带着主力向无锡缓慢前进。

常州到无锡之间只有九十里,可这次杨璟却足足走了三天,每日只行军三十里便停下休息,主要是在等着张温打完江阴过来归队,同时也是在这里等着江北俞通海40军的消息吗,不过步兵走的虽慢,但骑兵早已过去将无锡团团包围了。

到了二十日的时候,得知江阴被攻克的消息,已经让水师在昆山州(太仓)做了半个月假动作的40军,突然声东击西,调头北上,在常熟上游到江阴之间的一片野地登陆江南(后世沙洲县附近),太湖北线的战场一下子又涌入了六个团的生力军,极大的加强了圣武军的进攻速度。

俞通海和张德胜在沙洲登陆后,并没有跟杨璟汇合,而是带着六个团的主力军直扑常熟,太湖以北的战场开启了双线进攻的模式。

杨璟带着自己的37军,张温的禁卫二师,以及张龙的骑兵一团,再加上新扩编的俘虏部队,主攻无锡、苏州、嘉兴一线,而俞通海和张德胜则是率领40军,主攻常熟、昆山(太仓)、嘉定、上海和松江府一线。

当月二十一日,杨璟的37军主力攻克无锡,这里只有元军的地方部队,并没有遇到浙东的元军主力,打下无锡后,留下一个新扩编的补充团守城,主力继续向着苏州进兵。

当月二十二日,俞通海的40军抵达常熟,大军兵临城下的当日,便轻松将常熟攻克,因为这里只有五千守军,而且其中三千多人,都是当地的元廷官员看到檄文后刚刚招募的新兵,这些新兵总共才刚来几天,又怎么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圣武军主力?

当月二

十三日,张温率领的偏师打完江阴后,终于在无锡以东追上了杨璟的主力,两人合兵后一起向着苏州进兵,于次日兵临苏州城下,二十五日便对苏州展开猛攻。

在禁卫师炮团的轰炸掩护,以及城内细作的策应下,周通带领的先登团率先爬上苏州城头,这一战中,刚刚在建康投军的邱初一表现英勇,这货纯佃户出身,压根没学过兵器,于是便用一把长柄大斧当作兵器,也不会什么招式,就仗着一个狠字,冲进敌军之中便不顾生死的狂劈猛砸,吓得守城元军调头就跑。

这厮身披重甲,根本不知死为何物,当初被周通招入军中,就是被周通砍人猛,迅速从一个副班长提拔到团指挥所吸引的。

他从军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出人头地!而且这小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家里兄弟多,反正还有弟妹照顾爹娘,他就是来卖命的,既然大帅给他分田,那他为鲁锦卖命又如何,就当那五十亩地是用自己这条命换的,死了也值了。

攻克平江路首府(苏州)后,杨璟也见到了浙东的情报总负责人郁韵舟,以及那两位名医,戴思恭和葛应雷。

把帅府给郁韵舟签发的知苏州府的任命状给他,让他立刻上任,管理苏州府,戴思恭又趁机提出要去拜访鲁锦,杨璟当即派人护送他过去,将他打发走,然后又私下里找郁韵舟问道。

“郁府尹,我一路从镇江路打过来,觉得浙东的元军不堪一击,好像比九月份渡江的时候还好打一些,这是为什么?”

郁韵舟长期收集浙东的情报,当即说道。

“原因很简单,因为浙东这里并没有元军的常备军,其实总督从之前徐宋攻克杭州,以及后续元廷的应对就能看得出来,徐宋七月份刚打过来的时候,元军一直在退,各地元廷官吏都在弃城而逃,所以才显得徐宋势如破竹。

“这是因为元廷在浙东没有常备军,义军突然杀过来,他们无兵可用,因此只能先跑,徐宋之所以后来被打退,还是因为那些弃城而逃的官吏从后方临时募集的民兵,才反攻回去,将徐宋赶走的。

“总督这次东征也不例外,总督可发现了,除了第一战打的常州之外,后面各城都只有几千元军民兵,其中还有大量临时招募的青壮百姓,这些人未经训练,又能有几成战力,自然不堪一击。”

“原来如此。”杨璟恍然大悟,他就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一样。

之前跟着鲁锦打渡江战役,打的虽然顺利,但也说不上轻松,一是因为那时渡江的兵力有限,二是因为集庆、太平跟鲁锦的庐州接壤,那边都是跟鲁锦对峙了大半年的元军,就算不是常备军,但也起码训练过,组织度根本就不是浙东这些临时招募的青壮民兵能比的,所以才显得浙东元军弱不禁风。

见杨璟若有所思的样子,郁韵舟当即提醒道。

“将军现在虽然势如破竹,但绝不能让军中生出骄傲之情,万不可轻视小看了元军,元廷的浙东大员如今都汇集在嘉兴,将军打的太快,他们在前方来不及反应,但嘉兴一定布置有重兵,又有元廷的行省大员坐镇,越往后打越要小心。”

杨璟顿时点了点头,抱拳道,“郁府尹说的是,我一定注意。”

郁韵舟连忙回了礼继续道,“徐宋上次东征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兵力不足,打下杭州后不能继续进攻,还给元军留了后路,那些行省大员自然可以退到后面募兵反击,这是最大的原因。

“而此次我军东征,大军分南北两路齐头并进,南北夹击浙东,则不会给敌军留下后路可走,只需最后注意,元军无路可退后,会困兽犹斗,因此只要将军不骄不躁,稳扎稳打,必能轻易全据浙东。”

杨璟点了点头,“这我知道,大帅管这个叫战略纵深,多谢郁府尹告知,那我就不多奉陪了,还请郁府尹尽快安抚苏州百姓,为大军做好粮草输送之事,我这就继续进兵去了。”

郁韵舟当即拱手道,“祝将军一路顺风,早日凯旋!”

“多谢!”

杨璟也抱了抱拳,随即便点齐兵马继续南进,向着五十里外的吴江杀了过去,张龙的骑兵团已经提前包围了那里。也正是在同一天,东边的昆山(太仓)也传来了消息,俞通海的40军攻克了昆山,正在向嘉定攻击前进,形势一片大好。

与此同时,在太湖南线那边,朱寿率领的第二集团军也势如破竹。

朱寿率领的41军外加禁卫一师的三个师主力,在攻克溧阳后,又于当月二十日攻克宜兴,二十四日攻克长兴,如今正在向湖州攻击前进。

华云龙和徐达率领的42军偏师,也于二十一日攻克郎溪(建平),二十四日攻克广德,现在正向着安吉进兵,等两边同时打下安吉和湖州,便可以和朱寿在武康、德清一线会师。

也就是说,他们只要再各自打下两座城,就可以直接兵临杭州城下了,不过现在杭州早被烧为一片白地,去了估计也是一座空城。

北路那边的进度稍慢,杨璟打下苏州之后,最少还要打下吴江、嘉兴、崇德(后世桐乡和余杭之

间)这三座城,才能到杭州和朱寿的第二集团军会师,不过对于这次东征来说,他们已经攻克了将近一半的目标,距离杭州也已不远矣。

而此情此景,浙东的元廷大员们又在做什么呢?

他们在摆烂,又或者说,破罐子破摔了.

之前江浙行省平章定定,右丞答兰帖木儿,参政樊执敬,元帅府都事刘伯温等人,商量的对策是分南北两路派出援军。

北路由杭州义兵元帅方家奴率领,去支援常州的佛家闾,如果没赶上常州就被攻克了,那就到后面的无锡继续据守,同时还要小心圣武军从江北渡江南下,切断无锡的后路。

南路则是让参政樊执敬、左右司郎中真保两人募兵一万驰援,最起码也要把圣武军挡在湖州以北。

然后,然后常州果然如刘基预料的那样,三天都没挡住,而且何止是三天,明确的说,是佛家闾率两万大军驻守的常州,连一天都没守住,就被杨璟率领的主力攻克。

这个战绩极大的震撼了定定这帮江浙大员。

他们十五日看到檄文开始商量对策,结果常州十七日就沦陷了,方家奴就是跑的再快,也来不及赶去支援啊。

不过之前他们已经定下计划,就算赶不上支援常州,也要去无锡挡住圣武军。

结果正在方家奴率领两万大军往北赶路的时候,无锡沦陷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这下把方家奴整不会了,贼军怎么打的那么快?那还要不要去前面支援?

正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北面的昆山也传来了消息,江北的贼军大举渡江南下,已经攻克了常熟,正在进攻昆山,昆山县令请求支援。

方家奴一惊,又被刘伯温料中了?江北的贼军也渡江南下了?那自己继续前进,岂不是要被贼军东西夹击?

正在他犹豫之时,平江路首府吴县(苏州)也被圣武军的先头部队,张龙的骑兵一团包围了,这下更不能往北走了。

现在嘉兴到苏州之间,就只剩吴江一座小城,前面那么多大城都没挡住,吴江这座小城就更没法守了。

怎么办?现在退回嘉兴?定定和答兰帖木儿肯定会骂死他,甚至有可能直接砍了他,但是吴江县又不能去,去了只有死路一条,说不好会被贼军的两路大军围死在城里。

方家奴犹豫半晌,于是做了一个自认聪明的决定,他带着两万大军跑去松江府的首府华亭去了

定定知道之后气的破口大骂,派人问他为何不去前方迎敌,方家奴却说江北来的贼军更厉害,他要在松江府抵挡江北来的贼兵,嘉兴和吴江一线,让定定自己想办法吧。

刘基知道这个消息,气的好悬没喷出一口老血,带不动,真心带不动啊。

贼军兵分两路,是直奔杭州来的,你以为你躲去松江就没事了?他们要的是整个浙东!!!

连苏州都不敢守,你他娘还打个屁啊。

刘伯温气的想要辞职,撂挑子不干了,眼看着元军肯定要输,这个时候不跳车什么时候跳车?难不成要等到被敌军活捉,然后再当成汉奸清算吗?他可是听说鲁锦对汉奸是从不手下留情的,尤其是他这种为元军效力的汉人。

然而刘伯温想要跳车跑路,定定却不肯放他走,虽然刘基现在也想不出办法击败圣武军,但是他之前的分析和预测却全都一一应验了,贼军真是兵分两路,从太湖南北同时杀来的,刘基还预测贼军还可能从江北出兵南下,这一条也被他猜中了。

如此人才,又正是危机用人之际,定定怎么会放他辞官?你这是辞官吗?你他娘的这是逃跑!

定定忍着怒气问刘基现在还有什么办法,刘基当即说道。

“卑职现在实在是没什么办法,如今贼军北路已经攻克了平江(苏州),南路兵临湖州城下,这两座城一破,贼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接杀到嘉兴城下,没时间了,现在做什么布置都来不及了。

“除非能在嘉兴和湖州死守,将贼军死死挡住,然后再派人去杭州、绍兴、庆元(宁波)募兵,兴许能在嘉兴被攻克前反杀回去。”

这个建议一出,右丞答兰帖木儿顿时请缨道,“我去绍兴和杭州募兵,庆元路万户全驹儿,还有其子杭州罗木营万户普贤奴,这父子手中起码还有一万兵,我去之后再从绍兴招募一些,就立刻赶回来救援嘉兴!”

浙东廉访使董守悫也抢着说道,“我跟绍兴的盐场比较熟,我可以去那边的盐丁中募兵。”

然而定定哪里看不出,这两人其实是想跑,可是他自己也想跑啊.

于是当即道,“答兰帖木儿留下,你一个右丞,现在去了,恐全驹儿和普贤奴不听你的命令,还是我这个平章亲自去吧,量他两人也不敢不来,你和刘基在这里守城,一定要坚持到我带军回援。”

答兰帖木儿张了张嘴,到底也没说出什么话,刘基则是认命般的点了点头。

于是定定和董守悫立刻跑路,两人一起先去海盐,再乘船过杭州湾去绍兴。

可是即便到了如此危局的情况下,他们还在搞

幺蛾子,定定和董守悫居然还不是一条心,二人分属两个派系。

平章定定和右丞答兰帖木儿,这两人都是脱脱提拔上来的,算是脱脱的人,而浙东廉访使董守悫这个汉人,却是元顺帝小铁锅派来的,算是帝党。

肃政廉访使这个监察地方的制度,本就是小铁锅先搞的,后来被朱元璋学了去,才有了大明的巡按御史制度,能被派来监察地方的,自然是皇帝的亲信。

于是二人刚到绍兴这边,董守悫就给皇帝上疏参了定定他们一本,还把鲁锦那封檄文的内容抄在了奏疏里,说定定他们剿贼不利,手握大军却不敢迎战,贻误战机,致使时局败坏如此。

又在奏疏里骂脱脱,说脱脱进兵不利,这么久了连徐州都打不下,若是北面取得突破,贼军又怎么敢如此嚣张,在这个时候进攻浙东,并且还说了那封檄文里的内容,建议皇帝好好查查,看看脱脱是否真有篡逆之心。

奏疏写好之后,立刻派人乘船走海路送往大都,董守悫自己也安排了一条海船,若是嘉兴那里没守住,他立刻就坐船跑路,等到了海上,看圣武军还怎么追。

而定定这边,这厮刚到绍兴,就派人去找庆元路万户全驹儿,让他赶紧领兵去救援嘉兴,而他自己却在绍兴留了下来,不再北上.

正好这个时候,脱脱的命令也从海宁州(连云港)传了过来,让他筹措军粮,从海路给他运去海宁,这下更好了,定定正好有理由不用北上了,他现在要奉丞相命令,为淮北的大军筹措粮草!

至于正在东征的圣武军,爱谁谁,反正打不过,跑了跑了.

事到如今,真正还在想着抗敌的,居然只剩下刘基一人。

那刘基在干什么呢?这厮正在联系曾经的死敌,想让方国珍的水师出手,看看能不能打一手围魏救赵,迫使圣武军退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