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瞐 作品

第383章 新年大裁军

第383章 新年大裁军.

公元4050年,西元1353年,至正十三年,正月。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刚开年就连续遇到大喜事,脱脱被贬,淮北前线的元军自行解散,被鲁锦收编,徐州集团又举城来投,一下子给鲁锦增加了十几座城池,还扩增了二十万军队,可谓双喜临门。

交代完徐州方面的整编任务,夏煜和傅友德初三就回去了。

到了初五的时候,营造司的掌司许济川,也带着庐州铁厂的技术骨干,渡江来到建康。

刚到帅府报道,鲁锦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我之前让你们提前做几套轧钢机,你们做了多少?”

许济川连忙邀功道,“大帅之前让我们做两套备用,我们做了三套,还有第四套的大部分配件,辊子和铸铁框架都做好了,然后就没铜料了,现在就差八个黄铜的滚柱轴承,就能把第四套的零件凑齐。”

鲁锦闻言当即赞许道,“干得不错,那就别闲着了,你先带人去宁国路那边的宣城和泾县找煤矿,在那边采煤炼焦,在当涂开矿炼铁,先把高炉给我竖起来,规模不能比庐州的低,厂房可以边干边建,尽快开工。

“还有水力机械,矿石运输,都交由你来督办,当涂铁厂先装两台轧钢机,我再给你些铜料,你把第四台也攒出来,装到徐州去,当涂办完了立刻去徐州组建第三个铁厂。”

许济川闻声顿时惊讶道,“徐州也是我们的了?”

“嗯。”鲁锦点点头,“是徐州义军主动举城来投的,归附我们了。”

许济川当即贺喜道,“徐州义军此番能弃暗投明,实乃苍生之幸!昔日光武得陇望蜀,尚需二十八将,如今主公帐下再添虎翼,何愁不能北伐大都,收复九州,臣恭贺主公!”

鲁锦见状连忙摆了摆手,“好了好了,不用说那些虚言,兵我现在有的是,但都是叫花子兵,能不能让他们人人都披上铁甲,变成精锐,可就看你的了,把铁厂办好,别少了我的兵甲,将来天下平定,我许你一个爵位!”

鲁锦随手画了一张大饼就砸了过去,当场把许济川砸的眼冒金星,气血上涌,脸色通红,噗通一声就拜在鲁锦身前。

“主公放心,臣就是把腿跑断,也绝不让大军少了兵甲!”

鲁锦上前亲手将其扶起,又嘱咐道,“庐州铁厂月产八千多副甲胄,等当涂和徐州的铁厂也建好,至少要月产两万五千副,最好能再多一点,到两万七千副,这样每个月都能换装一个军,我也就放心了。”

许济川当即抱拳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完成任务!”

“嗯,去吧,不过要注意,虽然工期抓的紧,但也不能苛待工匠,要学会我教你的三班倒,流水线,要给每个班次制定生产任务,超额完成任务指标的,可以给与奖励,别给我把工匠累死了。”鲁锦又嘱咐道。

“是,臣一定谨记,不过主公能不能给臣调拨一些船只,臣用来运输矿石。”许济川也趁机讨要资源。

鲁锦当即问道,“要多少船,你从泾宣运煤还需要船?”

许济川见堂内挂着一副地图,立刻上前指着地图给鲁锦解释道。

“主公,庐州铁厂也有宁国路来的工匠,主公之前让臣准备工匠骨干,造备用的轧钢机,臣就和工匠们研究过运输路线。

“我们可以在泾县采煤,设炼焦厂,炼出来的焦炭直接在泾县装船,走青弋江北上,先进长江,再走长江到当涂,沿姑溪河到铁厂,当涂铁厂就设在姑溪河边,这样水力机械也可以安装了。

“这条线虽然是绕了些,但用船运更加快捷,而且运量大,总比用马车运载要强。”

鲁锦看了看地图,发现他规划的这个运输线还真可以,当即赞许道,“你规划的很好,就这么做,你先研究一下需要多少船只,到时候给我写个条子,我让水师拨给你。”

“是!”

许济川这边刚跟鲁锦说完要船只,初六这天,方国珍上交的船队,还有台州的造船工匠,就到了昆山(太仓)的刘家港,这还是自方国珍火烧刘家港之后,三年以来第一次在刘家港的江面上出现这么多船只。

总共450多条海船,加上之前缴获的170多条,海船数量达到了620余艘,再加上水师一团本来就有的200艘江船战船,水师一团现在拥有的船只数量已经多到吓人。

船队由方国珍的两个侄子,方明善和方鸣谦带队,今后两人加入圣武军,听从鲁锦调遣。

方国珍也让詹鼎和丘楠这两个谋士,带着三个儿子和妻子,送去建康给鲁锦当人质,现在正在路上呢。

驻守在刘家港的白广泰也给鲁锦来信,询问这批船如何处置,水师又该如何扩编。

鲁锦也在考虑这个事情,他身边三个军事参谋,冯国用去淮安整编元军去了,夏煜去整编徐州去了,身边就剩一个管情报的包毓,还可以帮忙参谋参谋。

包毓见状当即帮鲁锦分析道。

“主公今年要打江西,蛮子海牙的元军水师,如今还盘踞在鄱阳湖一带,只靠桑世杰的水师二团难免力有未逮,江西方向肯定是要加强水师的。

“浙东那边,一团那些江船到了海上就没大用了,不如都调给江西方面,增加南线的战船数量。”

鲁锦点点头,认可了这个调整方案,但随即又说道,“船倒是好办,关键是炮,水师一团接收海船后,需要挑出一部分用来改装,而改装是需要火炮的。”

包毓想了想又说道,“去年宿松一战,把江西元军赶去了江州,安庆周边的五座棱堡已经完成了任务,估计元军也不可能再打到安庆了,这样五座棱堡就闲置了下来,每座棱堡都有60多门,足足一个炮团的火炮,五座就是三百多门火炮,每条船加装十门,也能改装出30多条炮舰。

“不过我觉得,如今海上只有方国珍一个有些实力的对手,现在他也已经暗中归附了,我们在海上几乎没有敌人。

“即便水师一团改编成海军,那他们目前的任务也应该是重运输,而不是打水战,那300门火炮全给他们也是浪费,不如先紧着内陆来用,海军方面的火炮,可以让铁厂继续造,一边造一边改装,这样也不耽误使用。

“另外还有水师二团的三艘楼船,主公可别忘了,而且他们那还多是重炮。

“今后南方的战事,多是山地和水泽,八匹马拉的重炮在南方行军不便,不如把这些重炮全都调去中原方向,把棱堡那些小炮调给南面,组建三四个炮团,两百多门应该够用了,剩下那些再给海军,海军先改几条炮舰镇场子就好。”

鲁锦当即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那不如还按禁卫师的编制,每个方向配两个禁卫师,战时调过去加强,平时再调回来守卫中枢,反正他们攻城肯定也需要重甲先登团,火枪兵和炮兵。”

包毓也附和道,“这样也可,不过那就得再组建四到六个禁卫师了,正好五座棱堡,五个炮团,以这五个炮团为基础,组建五个禁卫师,不过该从哪里调兵来组建,现在还不好说。”

鲁锦闻言当即掏出他自己那本将领花名册,翻了半天才说道,“现在我也说不好咱们究竟有多少兵了,得让各部赶紧把自己的兵力报上来,帅府这里才好进行整编。”

“是应该这样。”包毓也点头赞同道。

于是鲁锦就立刻发令,让淮北的冯国用和杭州的杨璟,赶紧把各自的兵力规模报上来。

这不报还不要紧,一摸底就全露馅了,等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鲁锦拿着刚算出来的圣武军总兵力,吓得差点没心肌梗塞抽过去。

“167个团,75万大军?没搞错吧,咱们有那么多兵了???”刚从淮安急匆匆赶回来汇报的冯国用,也是擦着额头的汗水点了点头,“算过几遍了,确实有这么多,就这还没算那些俘获的民夫呢,算上民夫更多。”

鲁锦当即无语扶额,“这不行,这兵力太多了,必须得裁军,不然把裤子当了我也养不起啊.”

冯国用和包毓也是一副压力山大的样子,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之前杨璟的华东方面军出征的时候,是两个集团军,四个军,八个师,24个团,再加上朱寿、张温的两个禁卫师6个团,以及一个骑兵团,总兵力是31个团,13万2300人。

但是杨璟的北路主力,从常州打到杭州,这一路上光是用抓来的俘虏,就扩编出9个团的新兵。

俞通海的北路偏师40军,原本是6个团的兵力,他们从常熟开始下场,一路打到松江府,也用抓来的俘虏扩编出5个新兵团。

南路这边,华云龙和徐达打的是山区,但是打到杭州的时候也扩编出4个团。

朱寿率领的南路主力,从溧阳打到杭州,也扩编出6个团。

四路大军在杭州会师后,又继续扫荡浙中山区和绍兴、庆元两路,又抓到了几万俘虏,再次扩编8个团出来。

于是等杨璟打完浙东,累计扩编出32个团,比他们原本的兵力还多,加上自己本来就有的31个团,华东方面军现在总共有63个团,28万3500人。

当初发征东檄文,鲁锦吹牛逼号称三十万大军,这下打完真快有三十万大军了

现在光这一个华东方面军,就几乎占了这75万人的一半,还有淮北那边没算呢.

朱亮祖的36军,打江北战役之前是两个师,6个团的兵力,打完之后扩编出8个补充团,3个独立团,4个预备团,累计扩编出15个团,加上原本的兵力,现在有21个团。

然后徐州方面,毛贵他们的四万人,鲁锦答应给他们3个师,9个团的编制,如果再算上赵均用那边的,也算一个师吧,那就是总共两个军,四个师,12个团的规模。

高邮的卞元亨和李华甫那边也有6个团的兵力,加上徐州,总共18个团。

脱脱被贬,淮北的元军就地解散,又被朱亮祖收拢了大概14万5千人,另外还有四五万民夫,这14万5千人又能编出32个团。

因此整个江北的兵力,就是朱亮祖21个团,徐州加高邮18个团,收拢的元军32个团,总计71个团,约有31.95万人,又占去这总数75万的将近一半。

除此之外,还有安庆廖永安的35军6个团;庐州俞廷玉的38军6个团,和州华高的39军6个团,鲁锦的建康本部还有4个团,这些加起来有22个团。

宁国路的常遇春43军原本有6个团,又用抓来的俘虏扩编了3个团,再加上刚被调去的邓顺兴父子,胡大海父子,又两个团,宁国路目前总共有11个团。

这些兵力全加起来就是167个团,总计75万兵力。

江浙每年外销600万石漕粮,按照每人每天吃两升米来算,一石=十斗=100升,每人每年吃7石米,这600万石漕粮足够他养活85万人,但是账不能那么算,他还要留出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呢。

而且这可是军队,并不是只给米就行的,即便鲁锦现在连军饷都不发,只在入伍时分田,打完仗发赏赐和抚恤,就已经压得他快喘不过气了,一次抚恤加赏赐就是500万两,他得卖半年的盐才能赚回来,今年三个方向同时开战,要支出多少军费他都不敢想。

“必须要裁军,起码要裁掉一个方面军的兵力,大概15万吧,留60万就已经很多了。”鲁锦当即说道。

冯国用也在旁边算了起来,“如果每个方向都按照这次东征的规模调配兵力,那么宁国路方向,安庆方向,南阳方向,山东方向,就最少需要四个方面军。

“以每个方面军下辖两个集团军,四个军,八个师,24个团来算,就是十万八千人,四个方面军一共43万2千人。

“等浙东局势稳定了,还可以把华东方面军重新集结起来,投入外线作战,这又是10万8千人,五个方面军,总共54万。

“裁到60万的话,还剩6万的兵额,禁卫师每个师9900人,还能再组建4个禁卫师。”

鲁锦闻言点点头,“这就差不多了,先按照五个方面军的架子进行整编,禁卫军不够用的话再加。”

一旁的包毓又问道,“那裁掉的这十五万,直接遣散吗?”

鲁锦摇了摇头,“当然不能直接遣散,可以裁汰一些老弱,保留大部分,用处就多了,可以放到各地当内卫军,驻守后方,也可以集中起来编成农垦师,生产建设兵团,去搞屯田。

“或是编成工程兵,拿去筑城建房子,到前线快速修建棱堡,训练一支专业的棱堡工程兵!只不过不放在主力野战军的编制里而已。”

甚至以后还可以改编成铁道兵部队,专门用来筑路修桥,不过这些鲁锦没说出来.

两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冯国用又问道,“既然不放在野战主力里,那是不是要启用新的番号?”

“嗯。”鲁锦点头道,“这样吧,今后禁卫军番号从0开头,野战军番号从1开头,内卫军番号从2开头,屯田兵番号从3开头,工程兵番号从4开头,以防混淆。”

“那五个方面军还用方位来命名吗?”冯国用又问道。

鲁锦闻言想了想,“要不改成数字番号吧,华东方面军在浙东都打完了,今后如果调去山东或是辽东作战,也不好继续叫华东方面军。”

两人都点了点头。

其实解放战争时期也有这个问题,到了48年的战略反攻阶段,各军区的野战军打出了自己的根据地,那你总不好还用原来的军区来命名。

比如一野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军,一路从陕西杀到新疆,一野的这个‘西北’俩字倒是没毛病,可是二野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都从河南打到四川去了,总不好还叫中原野战军吧。

三野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都打去南京,打到福建了,也不好继续用原来的番号。

至于四野就更厉害了,从东北的白山黑水,一路杀到海南岛的天涯海角,杀穿整个大陆,总不好还叫东北野战军。

至于华北野战军怎么没混上数字番号,那属于自己把自己玩没了,谁也没办法.

冯国用连忙拿出纸笔记下鲁锦的要求,然后又问道,“那五个方面军如何分配数字?”

鲁锦深吸一口气想了想,这是个论资排辈的问题,人事方面的事情终究不能不考虑,于是这才说道。

“101师,102师,103师,这是咱们当初起家时的三个师番号,做人不能忘本,还是要顾念一下旧情的。

“这样吧,西南方向的廖永安,第一方面军;

“华北方向的朱亮祖,第二方面军;

“华东方向的杨璟,第三方面军;

“中原方向的俞廷玉,第四方面军;

“华南方向的常遇春,第五方面军;

“朱寿和张温继续带禁卫军;

“海军由帅府直辖,归属禁卫军序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