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一箭穿心

    一上了车,打开箱子,就往他们身上早就准备好的袋里装银子。

    他们几人一组,相互配合。

    几人阻断士兵的攻击,几人装银子。

    而士兵们虽是上过战场,但那是对敌没有武功的普通士兵,会的都是军营里教的那些招式,根本抵挡不了他们的攻击。

    只是当他们装得差不多,正想快速离开时,结果从四面八方涌出无数身着劲装的侠客。

    正是太子收拢的群英山庄,祁山派和崆山派的侠士们。

    一起有三百多人,一个个都手持武器,把他们团团围住。

    “杜老头,你不想活了吗?”暗煞见拦他们的是三个投靠太子的门派,脸色一沉。

    单打独斗,暗煞自认自己的武功定能打过杜长老。

    “暗煞,这些钱你不能抢。而且你什么力都没出过,凭什么来抢?”杜长老沉声喝道。

    “杜老头,你什么时候成了朝廷的忠实走狗了?我们江湖人从不理朝廷那一套规矩。”说着,暗煞就举起手里的大刀向杜长老杀来。

    他不想多做停留,就要杀开一条血路,走人。

    虽然他不介意多杀些人,但荣王爷父子的武功他还是听说过的,融入了江湖上的招式和战场上的打法,他未必是对手。

    而就在他们两人对招之时,上官子棋已经带着将士们把所有人都团团围住,不让一个宵小逃出战圈。

    钱庄主见杜长老一人应付暗煞有些吃力,也举剑加入。

    就连容络也围了过来。

    这些人中,就暗煞的武功最高。

    而且他不是君子,手里有暗器和毒药。

    四人打得难分胜负之际。

    三大门派的弟子已经把其他宵小都控制住。

    暗煞知道自己失了先机,不再恋战,几个飞镖甩出,逼退三人,然后又是一把毒粉挥出。

    三人不得不退开。

    就趁这个空当,暗煞运起绝顶轻功跃起,踩过几个人的头顶就要飞出包围圈。

    可就在此时,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暗煞心惊,立刻改变方向,可是又有一支更快的利箭直射而来。

    他立刻举刀打落,可是后面还有第三支。

    “噗!”

    一箭穿心,可见射箭之人的力道之猛。

    余元筝带着几个孩子站在马车门外,远远看着。

    “娘亲,爹爹的箭法真准。”三宝拍手叫好。

    “是吗?第三箭才射中。”余元筝故意如此说,看三宝要如何应对。

    “哼,要是让太子殿下来射,说不定十箭都射不中,他比爹爹还大呢。”三宝傲娇地哼道。

    “谁说本宫十箭都射不中?本宫一箭就能射中。”太子笑着走到马车旁边。

    三宝知道自己被抓了个现形,冲太子吐了吐舌头。

    一下钻进了马车。

    小丫头害羞了。

    一场如闹剧般的抢劫很快结束。

    那些江湖败类也被一举拿下。

    杜长老带头把他们的武功都废了。从此这些人就是最普通的人,以后想靠武功在江湖上混,基本不可能。

    说不定他们连生存都困难。

    太子殿下让将士们押上这些败类,交给万大人安排去做苦力。

    到了奉绒城,天已黑。

    打算暂住一晚,明日再起程进京。

    杜长老,钱庄主和崆山派掌门相约来到太子住的房里。

    “太子殿下,我们特来告辞,就此别过。”

    三人都没提要报酬的事。

    “各位大侠,此次你们也为寻宝付出了努力。

    如果没有杜长老帮着解开机关,我等不知道还要研究到几时。

    但你们也知道,我大魏经过一场与沧澜的大战,还经过一场洪灾。

    国库无银,本宫与父皇为了大魏百姓,愁得快食不下咽。

    所以本宫不能给你们想要的报酬。

    但本宫也不会让你们白忙一场。

    本宫与靖王和荣王商量,从宝藏里拿出三幅前朝古画作为酬金。”

    太子把话说得很漂亮,让人听了心里很舒服。

    其实三人知道太子的为人后,并不打算要什么报酬。

    但太子仁义,天家给的,他们就不推辞了,欣然接受太子的好意。

    他们这次投靠太子,其实也算与天家结个善缘。

    在军队的护送下,他们回京的路上再没遇到打主意的宵小。

    皇上早就收到太子写回京的奏折。

    得知有大约三千万两的财富,喜得他脸上的笑,几天都收不住。

    大魏建朝以来,大概最有成就的君王就数他了。

    打败了沧澜,找到了前朝宝藏,与南蜀签订友好邦交,这几件大事都会写进史书里,供后人诵读。

    五月初八。

    经过二十多天,太子一行终于又回到了离开多日的京城。

    没想到城门上居然彩旗飘飘。

    余元筝远远就看到与往日不同。

    随着他们离城门越来越近,突然,响彻云霄的鼓声“咚咚”响起。

    然后就看到皇上领着群臣从城门里走出来。

    “哇,皇上真会来事,为了迎接财宝,专门准备了欢迎仪式。

    就不怕传得天下皆知,让一些不法之人来偷国库吗?”

    余元筝不由得感叹,皇上也太不懂得低调了。

    “这事根本藏不住,现在早就传得三国都知道了。估计沧澜国毁的肠子都青了。”

    上官子棋骑着马就走在余元筝坐的马车旁边。

    三个孩子听到鼓声,也从马车里爬出来看热闹。

    “爹爹,皇上是不是太高兴了?”大宝天真地问道。

    “没错,皇上就是太高兴了。”上官子棋也是如此认为的。

    太子打马上前,一个漂亮的翻身下马。

    快步走到皇上面前,单膝跪地。

    “儿臣幸不辱命,找到了前朝宝藏,并全部带回。”太子洪亮的声音传进在场每个人的耳里。

    “好,好,好。辛苦了。”

    皇上亲自把太子扶起,然后迫不及待地看向后面长长的马车队伍。

    而后面跟着的大臣们也都伸长了脖子。

    “父皇,儿臣现在带您看看?”

    太子一看皇上的表情就知道他有多想第一时间看到。

    不然他会觉得不真实,奏折只是写在纸上,不直观。

    “不不不,现在就带去国库,入库前,朕再看也不迟。”皇上压下激动的心情。

    这大庭广众的,还有很多百姓呢。

    太子心领神会。

    皇上迎出来,只那么一小会儿,又调转马头,向国库方向而行。

    国库库房就在皇宫西北角,专门修建的房子。

    四面墙都是石头砌成的。

    房顶还镶了一层铁网,也就是除了大门,谁也别想进。

    大门三道锁,分三个人保管。

    也就是要想从里面取银,必须三人同时在场,并相互监督。

    当三千个大木箱子整齐摆放在国库前的广场上时,那壮观的景象,叹为观止。

    皇上忍不住上前。

    海公公很识时务地打开一个箱子给皇上看。

    结果入眼睑的居然是一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