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我生烦 作品

第207章 百官刁难,亲兄弟阋墙难休

楚世昭微笑着解释:“我们可以共同商议贸易规则,在边境设立多个贸易点,让各个部落都能参与。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

“而且,大周会保证贸易的公平公正。”

众首领交头接耳,似乎在权衡利弊。

肻达瓦见状,心中有些着急,他担心这和谈会被其他部落搅黄。

“各位兄弟,四殿下提出的条件确实不错,我们若能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

肻达瓦试图说服其他部落。

……

与此同时。

京城这边,当百官得知楚世昭居然要跟区区的草原蛮夷和谈后纷纷表示反对。

朝堂上,一片哗然。

“四殿下此举太过草率,怎能与草原蛮夷轻易和谈!”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来反对。

“是啊,此举有失我大周威严!”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

二皇子楚世仁和三皇子楚世虞更是落井下石,暗中命人捏造了一些楚世昭心思不纯,跟草原满意合作是假,实际上是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等等。

这些谣言迅速在朝堂上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四皇子与草原部落和谈,是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壮大自己,有不臣之心啊!”

“可不是嘛,说不定他还暗中与草原人勾结,意图谋反!”

楚世仁在朝堂上假装忧虑地说道:“父皇,此事关乎重大,还望您能彻查,以免四弟误入歧途。”

楚世虞也跟着说道:“是啊,父皇,四弟此举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还望您能慎重考虑。”

永晋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他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思索着。

“传朕旨意,让楚世昭速速回京,朕要当面问个清楚。”永晋帝终于开口道。

……

而在边关和谈处,楚世昭还在努力说服众部落首领。

经过一番商议,众首领终于勉强同意了楚世昭提出的方案。

“四殿下,看在你的诚意上,我们暂且同意这个和谈方案。但你若敢食言,我们草原各部定不会放过你。”一个首领严肃地说道。

楚世昭心中大喜:“各位放心,我楚世昭以人格担保,定会遵守约定。”

就在这时,楚世昭收到了永晋帝让他回京的旨意。

他心中一沉,知道京城那边肯定出了问题。

“张将军,京城传来旨意,让我回去。”

“这边和谈虽已初步达成协议,但后续事宜还需你多多费心。”

“不过,你也无需担心,具体的方案策略,我这边已经做好了安排,只要你按照我制定的计划执行就行了!”

临行前,楚世昭有些不放心的对张甘叮嘱道。

张甘点头:“殿下放心,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只是您回京后,还望小心应对。”

楚世昭带着几个心腹,当即便踏上了返回京城的官道。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可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这路途风光上。

他深知此次回京,必然会面临诸多刁难,所以,若是想全身而退,看来还是得提前布置一番才行!

【楚世昭刚踏入京城,便被一群大臣围堵在城门口。】

【为首的是御史中丞王大人。】

【他面色阴沉,言辞犀利地质问:“四殿下,听闻您在边关与草原部落和谈,私自应允诸多条件,可有此事?如此行径,置我大周威严于何地?”】

【楚世昭心中早有准备,镇定回应:“王大人,和谈乃为大周长远计,边关战事吃紧,百姓苦不堪言。此举措旨在止战息兵,为我大周谋得和平发展之机,怎会是置威严于不顾?”】

【然而,王大人却不依不饶:“殿下所说虽冠冕堂皇,但未经朝廷商议,擅自决定,这于理不合。”】

【这时,又有几位大臣附和:“正是,殿下此举太过草率,应给朝廷一个交代。”】

【楚世昭试图解释,可大臣们根本不听,场面陷入僵局。】

第一次推演结束,楚世昭眉头紧皱。他总结此次推演的疏漏在于,对大臣们发难的激烈程度预估不足,应对方式过于常规,未能有效掌控局面。看来下次需提前准备更具说服力的论据,并且要巧妙引导舆论,争取部分大臣的支持。

【城门口,面对王大人的质问,楚世昭微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高声说道:“王大人,各位大臣,这是和谈的详细协议。此次和谈并非我一人擅自做主,早在商议初期,我便飞鸽传书向朝中多位大人请教,诸多条款也是参考了各位大人的建议。”】

【说着,他将文书递给身旁大臣传阅:“这里详细记录了贸易往来的规划,以及对我大周长远利益的考量。和谈不仅能让边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还能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增强我大周国力。”】

【部分大臣看了文书后,微微点头,态度有所缓和。】

【但王大人依旧强硬:“即便如此,殿下在和谈中给予草原部落诸多优惠,是否太过优厚?”】

【楚世昭早有准备:“王大人,如今草原部落因旱灾困苦,若我们此时不施以援手,待其恢复元气,恐又生战事。”】

【“给予优惠,是为了安抚他们,同时也能彰显我大周的仁德。”】

【“而且,从长远看,贸易带来的收益将远超这些优惠。”】

【可仍有大臣提出异议:“这只是殿下的一面之词,谁能保证未来的收益?”】

这一次推演,楚世昭虽然提前准备了文书作为论据,争取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但对于大臣们对未来收益的质疑,未能有效回应。

看来,下一步,还得准备一些更加充分具体的经济数据和案例分析,才能真正的说服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啊。

【在城门口,楚世昭面对大臣们的刁难,先是呈上和谈协议文书,详细解释和谈的背景与意义。】

【接着,他拿出一本账册:“各位大人,这是我请户部官员详细核算的贸易收益预估账册。”】

【“以过往与其他周边地区的贸易数据为参考,此次与草原部落的贸易,预计在短期内就能使边关地区的税收增长两成,长期来看,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更是不可估量。”】

【大臣们传阅账册,不少人露出惊讶之色。】

【王大人依旧试图反驳:“账册虽有,但世事难料,万一出现变故,这些收益都将化为泡影。”】

【楚世昭从容应对:“王大人所言有理,因此我已制定了完善的应对预案。”】

【“在贸易市场的管理上,会设立专门机构,严格监管交易流程;在应对突发情况方面,也储备了足够的物资和兵力,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有大臣站出来支持楚世昭:“四殿下考虑周全,此次和谈或许真能为我大周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就在局面稍有缓和时,二皇子楚世仁突然出现:“四弟,你说得倒是轻巧。”】

【“可这和谈背后,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莫不是你想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一次,自己虽然利用数据和预案应对了大臣们对收益的质疑,但楚世仁的突然出现打乱了节奏,且对于这种恶意揣测,之前的应对策略不足。

看来,是时候给自己这个好哥哥找点事干了。

【城门口,楚世昭在应对完大臣们关于和谈的质疑后,楚世仁突然现身发难。】

【楚世昭神色庄重,大声回应:“二哥,您此言何意?”】

【“我一心只为大周江山社稷,为百姓谋福祉。”】

【“此次和谈,历经艰难险阻,我日夜操劳,只为给我大周换来和平发展的契机。”】

【“倒是二哥,在我为边关事务奔波时,您却在京城散布这些无端猜疑,不知是何居心?”】

【楚世仁脸色一变:“四弟,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只是关心朝廷大事。”】

【楚世昭冷笑一声:“关心朝廷大事?”】

【“那二哥为何在我与草原部落和谈期间,不给予任何支持,反而在背后散布谣言,企图破坏和谈?”】

【“这难道就是您关心朝廷的方式?”】

【大臣们听闻,纷纷将目光投向楚世仁,眼神中充满质疑。】

【楚世仁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

【这时,三皇子楚世虞也赶来:“二位,二位,莫要伤了和气。”】

【楚世昭知道楚世虞这个时候冒出来,绝对不是在充当什么和事老,不用想,就知道,对方一定是有所图谋的。】

【不过,为了解决眼下的困局,楚世昭还是顺着对方微微点了点头。】

【“三哥说得是,不过此次和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若此时从长计议,恐怕会让草原部落觉得我们缺乏诚意,影响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三哥,您不会希望看到边关再次燃起战火吧?”】

这一次,楚世昭直接将整个事件的矛头转向了楚世仁和楚世虞兄弟二人。

这真可谓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妙计。

不仅成功化解了大臣们的刁难,有力回击了楚世仁的恶意揣测,还巧妙地将楚世虞的话挡了回去。

但他也清楚,朝堂局势复杂多变,仍需保持警惕。

在这之后,反正一路上也闲着没事干。

楚世昭趁着这个空档,又进行了几次推演,不断细化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针对楚世仁和楚世虞是否会联合起来,朝中的这些大臣们有没有可能提出其他刁钻问题的情况,都一一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经过多次推演和改进,楚世昭终于推演出一套比较满意的应对策略。

当他再度探头,透过马车车窗,看向外面的时候。

此刻的马车已经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京城的城门口附近。

随着马车缓缓停下。

经历了一路风尘的楚世昭当即整理衣装,然后一脸淡定的从车上下来,朝着城门口等候许久的众人迈步走去。

看来,他已经做好了应对接下来风波的准备。

……

这边,楚世昭刚刚站稳脚跟。

众官员中,为首的御史中丞王大人便上前一步,开始兴师问罪。

“四殿下,听闻您在边关与草原部落和谈,私自应允诸多条件,可有此事?”

“如此行径,置我大周威严于何地?”

“你是不是应该给百官和陛下一个交代啊?”

眼见这一切,几乎跟自己推演的结果相差无几。

楚世昭当即摆出一副问心无愧的样子,朝对方微微拱了拱手。

“王大人,此事容我详细说明。”

“此次和谈并非私自决断,早在行动之初,我便将和谈意向及初步方案飞鸽传书至朝中,呈于父皇审阅。”

“期间,也收到了许多大人的宝贵建议,和谈协议正是在此基础上反复商讨而成。”

说罢,楚世昭示意随从呈上一本厚厚的文书:“这是和谈全程的记录,包括我与父皇的往来信件,以及最终确定的协议条款。还望王大人及各位大人过目。”

大臣们纷纷传阅文书,不少人微微点头。

王大人却并未就此罢休:“即便如此,殿下在和谈中给予草原部落诸多优惠,是否太过优厚?”

“这恐有失我大周的尊严。”

“我堂堂天朝上国,那些蛮夷难道不应该给我大周称臣上供么?”

楚世昭微笑着回应:“王大人,当下草原部落因旱灾陷入困境,若我们此时不伸出援手,待其恢复实力,边关必将再燃战火。”

“给予优惠,一则是为了安抚他们,避免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二则,这也是彰显我大周仁德的机会。”

他目光坚定地环顾四周:“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经济利益考量,这是极为划算的举措。”

说着,楚世昭又拿出一本账册。

“各位大人请看,这是户部官员根据过往贸易数据及此次和谈规划,详细核算出的收益预估。”

“预计在短期内,边关地区的税收就能增长两成,长期来看,对国内经济的带动将不可限量。”

“贸易互通,能让我大周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有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引进草原的优质牛羊、皮毛等资源,促进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