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浅芽 作品

第193章 永远‘效忠’罗南先生

    上一周在梅纳村的集市上,罗天海首次尝试了给摊主推销盒饭的策略,效果还不错。

    这一周,他们要第一次在卢尔马兰的集市上向摊主卖盒饭了。

    罗南说,这个策略不分在哪里卖,要一直贯彻下去。

    卢尔马兰的摊主也要吃饭啊。

    但由于这里是罗南的主场,反馈效果比在梅纳村好太多了。

    不到100个摊位里有30多个摊主找罗天海订了饭,罗天海送饭都送出汗来了。

    不过在卢尔马兰卖了一圈后,罗天海有了一些新的感想:

    “盒饭的价格要不要调一下?如果能便宜一点,可能会卖的更好。”

    其实罗天海的定价已经不算高了,最便宜的只需要20法郎一份,在集市上买一份乡村薄饼都要12法郎,盒饭有菜有肉的不比一张乡村薄饼实惠?

    但还是有许多村民会觉得贵。

    他们没有明说,可罗天海还是能从他们炙热的眼神和不断吞咽的口水看出来——大家都想尝尝,但不是每个人都舍得买。

    “不是定价的原因。”罗南抽空和父亲探讨起了这个问题,“是卢尔马兰村民的收入太低了,我的锅包肉一份卖30多法郎,你看买的人少吗?”

    罗南没听过任何一个游客抱怨他卖的锅包肉贵,听得最多的抱怨是——怎么又卖完了?

    罗天海默默叹气:

    “好像是这么回事,上周在梅纳村我也没有发现这个现象。”

    罗天海安慰父亲:

    “所以布兰科要‘振兴’卢尔马兰。”

    卢尔马兰还是太落后了,各种方面的落后。

    “别聊了,快来帮忙!”冯珍招呼罗天海过去,“这两个客人要看看盒饭。”

    罗南的推销策略终于起效了。

    上周在卢尔马兰,盒饭8点就摆出来了,到11点只卖出了300多法郎。

    但今天当他的‘广告牌’立出去后,到现在11点已经卖出去将近20份,罗南没看具体赚了多少,但肯定是比上周要好。

    而且这还没算摊主们买的那30多份呢。

    罗南不求一次就卖爆,只要每周能看到进步就满足了。

    客人和口碑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切勿着急,只要能持续看到‘希望’就是胜利!

    罗南一家三口的心态都是如此。

    虽然还没有达到‘火爆’的程度,但他们没有吝啬一丝热情。

    罗天海每卖出一份盒饭,都会不厌其烦的对客人说:

    “我们在商业街开了一家中餐厅,10月份开业,如果觉得好吃,到时候可以去那里尝尝现炒出来的菜,比这个还好吃。”

    冯珍在倒粉红酒的时候,也会笑容满面的和客人说:

    “我们要开餐厅了,在商业街上,明年如果还来普罗旺斯玩记得去尝尝啊。”

    最会喊口号的罗南自然也更新了宣传语。

    未来在卢尔马兰和梅纳村的集市上,一道独特且再也无法被复刻的叫卖声出现了:

    “先生、女士、小姐们,要尝一尝普罗旺斯的特色粉红酒吗?这种只能在普罗旺斯当地喝到的美酒搭配中国美食的味道是最佳的!10月份,吕贝隆的第一家中餐厅就要在卢尔马兰开业了!现在大家可以提前两个月尝尝它的味道,快来试试吧!”

    平时周五的集市结束,三口人第一件事就是回家睡一觉。

    明天还有梅纳村的集市,稍微休息一下要起来继续忙。

    不过罗南今天没有回家休息,而是去了其他地方。

    罗南在这个装修周期内一共要做40张桌子和40把椅子。

    木材没有金属那么听话,机械一压就弯了,需要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切块打磨,即使罗南早在8月前就开始做,还有佐伊的偶尔帮忙时间压力依然很大。

    再加上餐厅临近开业,可能会有很多突发情况发生,时间上没有保障,有些事情必须得找人帮忙了。

    “罗南先生,您怎么来了?”亨利见门外的人又是罗南,意外的不得了。

    他家很少来人,罗南这两周都来两趟了。

    不过今天没有下雨啊?

    “丽莎她们在休息吗?”罗南指着屋内问。

    亨利摇头:

    “没有,丽莎在帮她妈妈缝绣被。”

    罗南点了下头:

    “进去说吧。”

    亨利把自己家最干净的沙发让给罗南坐,并热情的招待他。

    突然,亨利想到什么,歉意的说:

    “我家没有粉红酒。”

    之后他对女儿说:

    “丽莎,去买两瓶粉红酒,要冰镇的!”

    普罗旺斯人无论再贫穷,都会用最好的礼仪招待客人。

    罗南阻止了丽莎出去,对亨利说:

    “我要说的事情和你们都有关系,留下一起听吧,我喝什么都行。”

    亨利把杯子清洗了好几次,才给罗南倒酒:

    “您找我们什么事?”

    罗南的到访让亨利一家非常局促,尤其是亨利的老婆约瑟芬,她粗糙的手一直在紧张的来回搓动着。

    丽莎经常出门,和罗南也见过好几次。

    但约瑟芬很少出门,每天全部的时间都用来缝绣被贴补家用,卢尔马兰许多年长的女性都是这样的。

    罗南让自己的语气尽量轻松下来,没有什么压迫感:

    “我想给餐厅做一些‘中式’元素点缀,所以前一阵子出去学习了一门手艺,但我发现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完全部的事情.你们有兴趣帮我完成一部分吗?”

    编织技能在餐厅里的应用有两个,一个是家具的改造,一个是饰品的点缀。

    家具改造是在罗南已经做好的木椅框架外绑一层藤蔓,把木椅变成藤椅。

    这个事情简单但费时,罗南想‘外包’出去,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亨利一家。

    而他自己做更加复杂的饰品部分。

    亨利听到赚钱的事情非常兴奋,不过一想到是一门新的手艺,有些迟疑的问:

    “那个手艺复杂吗?”

    罗南笑着说:

    “很简单,我可以教你们,一个下午应该就可以学会了。”

    “多少钱呢.”丽莎小心翼翼的问。

    罗南反问她:

    “你和你妈妈缝绣被是如何结算工钱的?”

    丽莎声音微弱的像是蚊子一样:

    “图案是皮雷提供的,我们按照他要求的绣,每一床是300法郎,如果自己拿出去卖可以卖400法郎。”

    罗南追问:

    “那你们做一床绣被需要多长时间?”

    罗南见过村子许多缝绣被的老人,她们似乎没任何休息的时间,每天从早绣到晚。

    丽莎看了一眼妈妈:

    “我刚开始绣,12天左右才能做完,妈妈只需要8-9天。”

    罗南倒吸一口凉气。

    12天赚300法郎?

    上帝啊,怪不得卢尔马兰的村民那么穷呢。

    他表情复杂的看亨利.

    就这样,你还要每天去老酒馆喝两杯?

    亨利似乎知道罗南在想什么,摁了一下帽子,嘴硬的说:

    “我每天最多只喝两杯,有的时候只喝一杯!”

    这个情况应该不只出现在亨利身上,罗南也没有什么立场说他。

    计算了一下时间和效率后,罗南用商量的语气问他们:

    “一天应该可以绑完一张椅子,我一共有40张椅子需要做这种处理,每一张给你们30法郎,接受吗?”

    罗南给出的价格和她们缝绣被的日收入差不多。

    他只是想给亨利家提供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没有‘伟大’到扰乱市场价。

    亨利想了一下就要直接答应下来。

    这是罗南先生对他的器重,怎么能拒绝呢?

    不过始终没有说过话的丽莎母亲约瑟芬,突然开口了:

    “可以先让我试一个吗?”

    罗南微笑着说:

    “当然,当然可以。”

    编织是一种很容易上手的手艺,尤其罗南的需求并不困难,只需要把木椅子变成藤椅而已。

    约瑟芬的手的确粗糙,但却巧的不得了。

    她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全领悟了罗南教的东西,可以独立绑一把椅子了。

    这情况看的罗南惊叹不已。

    世界上的天才那么多吗?

    如果把这件事告诉巴蒂,是不是可以打消他去艾克斯当大学老师了念头了呢?

    亨利骄傲的说:

    “约瑟芬的手艺很好吧?她学什么都快,做的绣被比阿克尼娜的还好!”

    康奈尔的母亲阿克尼娜一直是卢尔马兰绣被界的标杆人物。

    大家说自己做的好时,都会把她搬出来做比较。

    约瑟芬学着罗南的样子做好‘收口’后,起来拍了拍手:

    “熟练之后,一天绑两个没有问题,这个活儿我们可以接下来。”

    一天60法郎,比做绣被的日收入高。

    罗南笑着说:

    “两个不止吧,你们有三个人呢。”

    你们完全可以一家人一起干啊,说不定一周就干完了,这不比缝绣被赚的多?

    亨利埂着脖子说:

    “这些是女人们干的事情,我可不干!”

    卢尔马兰只有一个男人敢‘光明正大’的缝绣被,那就是皮雷。

    因为这件事那老小子没少被人挖苦和开玩笑。

    皮雷也不会对那些人客气,经常编一些离谱的谣言打击报复,后来没人敢惹这个大喇叭了。

    不过卢尔马兰的男人们还是很排斥被人知道自己干了类似绣被那种‘手艺活儿’,康奈尔在家里帮妈妈时都是偷偷摸摸的。

    罗南指着自己说:

    “我也是女人?这是我特意从瓦朗索勒学来的手艺。”

    “我不是这个意思!”亨利没有什么文化,一时语塞,只是不停的给罗南道歉。

    罗南语重心长的说:

    “赚钱的事儿都不丢人,你的思想该进步一些了亨利。”

    亨利低头仔细琢磨了一阵子罗南说的话,突然把从不离身的船长帽重重的扔到地上,对老婆和女儿说:

    “约瑟芬、丽莎,我和你们一起干。”

    罗南先生和村子里的那些人都不一样。

    他让我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我会永远‘效忠’罗南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