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十月四日,北京城内。
一大早朱云峰从乾清宫的皇帝床上爬起来,打着哈欠伸着懒腰,接过高时明双手托举送来的湿毛巾,先擦把脸,然后才开始洗漱。
这段时间他过的确实是皇帝生活,住在紫禁城里,后来被称为金銮殿的皇极殿成为了他的办公室,乾清宫成了寝宫。
每天早上他都得睡到自然醒,谁都不许来打扰他,即便是早朝例会,也从每天寅时改到了上午辰时末。
从清晨五点钟改到上午九点钟,这自然是严重影响朝廷的办事效率。
因为古代没有灯,秋冬季节太阳下山早,因此每天的办公时间其实就这么多,自然要压缩一下睡觉时间。
但朱云峰也有理由的。
我堂堂几百亿身家的大老板,跑到你明末来给你拯救江山于水火之中,还不让人睡好觉,是人干的事吗?
所以不管朝臣们想让他勤劳一点,学学老朱,再不济学学崇祯,每天就睡两个多时辰。
朱云峰却也依旧我行我素,俨然已经有点朝着往万历方向发展的趋势。
不过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叫有效治国。
崇祯每天忙得团团转,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勤劳地治理国家有什么效果吗?
还不是一样扯淡?
因此劳逸结合,才是正确的方向。
“咱百京的爷就是爷,一天除了吃就是喝,没别的,人家百京爷住二环,朕住皇宫里,豆汁儿喝一碗倒一碗,烤鸭给皮皮吃,就那个地道......。”
朱云峰嘴里嘟囔着令人听不懂的话,洗漱完后,把牙刷杯子放一边,对高时明说道:“敲上朝钟吧。”
“是。”
高时明应了一句,随后又道:“殿下,电讯室早上有通讯,是太祖爷那边来的。”
“那你先去敲钟,在奉天殿等我,我待会过来。”
朱云峰穿戴好整齐衣服,也没有怪高时明没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通知他。
因为这是他自己的规定。
谁也不许打扰他睡觉,天王老子和朱元璋也不行。
他的起床气可是很大的。
虽然不至于喊打喊杀,但阴沉着脸看人,见人就怼,老朱望着也发憷。
电讯室就在乾清宫里,乾清宫分布是进门大殿的左侧通道进去是西暖阁,再往里走就是书房。
大殿右侧通道进去是东暖阁,然后是妃子们侍寝结束后睡的围房,里面才是皇帝寝宫。
由于朱云峰单身狗一条,每天晚上拿笔记本电脑打单机游戏,没有娶王后也没有娶王妃,自然就不存在侍寝一说。
于是围房到东暖阁就改成了电讯室,从他的寝宫穿过一条过道就是了。
此刻里头毛骧和几个通讯员正坐着,戴着耳机,时时刻刻与长沙、四川、南京、湖北等有电台的地方保持通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讯室在治国方面的效率远比地方官员上奏折快得多,处理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殿下,醒了?”
毛骧见朱云峰跨入电讯室,忙不迭上前行礼。
“老祖宗那边出什么事了?”
朱云峰打着哈欠问道。
“那边说陛下已经把沈阳夷为平地了,满城都已经被屠,不过跑了一些建奴。”
“哦?跑了多少啊?”
“据城里幸存的人说,那什么多尔衮带着两白旗几万人逃走,还掳走了几十万汉人。”
毛骧说道:“陛下现在正在考虑追不追的问题。”
听到这话,朱云峰挠挠头。
倒是没想到多尔衮有点东西,居然能够提前跑路。
不过仔细想想,毕竟是带领满清入关的领军人物,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
如果不是满清内部特殊的诸王政体导致他没办法一手遮天的话,恐怕顺治小皇帝根本不可能坐稳位置。
至于追不追的问题........
朱云峰想了想。
现代东北能在那么极端的条件下发展,是因为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了改变自然的能力,保证了人类的生存与安全。
但即便如此,东北每年冬天喝得烂醉如泥的人醉倒在大街上,在穿得厚实臃肿有极强保暖措施的情况下,第二天早上依旧被冻成冰棍。
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冬天的东北气候条件到底有多恶劣。
后世尚且如此更别说古代。
也正是这样恶劣的条件,导致东北地区虽然拥有极为丰厚的自然资源,在没有后世那样强悍的工业体系,保证供暖的情况下,人口数量持续发展不起来。
事实上制约满清人口一直不太多的从来都不是食物,而是自然条件太差,加上古代医疗水平不如后世,冬天稍微一个感冒就能造成人口夭折。
入关前满族士兵约六万,整个满族人口约三十万。入关后短短几十年时间,到康熙六十年的时候,满族总人口就翻了三倍便是明证。
更何况现在又是小冰河时期,北面的黑龙江只会比后世更冷,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态,甚至零下四五十度都有可能。
因此继续深入往北追的话,难度还是非常大。
想到这里,朱云峰就对毛骧说道:“待会你给老祖宗回信,就说不建议追,要追也不要派大部队,就派小部队就行,真正灭亡敌人的不是追杀,而是自身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让敌人无法仰望企及的地步,先把沈阳以及周边地区占下来,迁徙汉人过去慢慢开拓,将来建立基础的工业能力,整个东北将纳入大明的版图.......就跟洪武年一样。”
“好。”
毛骧点点头表示明白。
“嗯,先去上朝。”
朱云峰双手背负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迈着四方步出了乾清宫。
乾清宫外太子朱慈烺已经在老老实实候着他。
台阶下方广场上停着他的座驾摩托车,招呼了朱慈烺一声,翻身上了摩托车,朱慈烺坐到了他后面的位置,向着前宫奉天殿而去。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恢弘的上朝钟在午门上方城楼敲响,午门外群臣早就已经等候,上朝钟响后午门打开,群臣鱼贯而入,来到奉天殿外广场。
这是上早朝,也就是老朱开创的御门听政,只是朱云峰把时间往后改了几个小时而已。
群臣到了广场上,依次排列整齐,站好了位置。
朱云峰载着朱慈烺来到了奉天殿广场下方,把摩托车停好,两个人一前一后上了台阶,上面有两把椅子,也是一前一后摆放。
以前只有一把,后来朱云峰看朱慈烺每次都站在自己身边挺辛苦,就安置了两把。
毕竟只有一把是皇帝权威,他并不需要权威。
名义上是监国。
但他经常自称朕,嘴上干的僭越的事情不计其数,行事在群臣眼里甚至称得上轻佻,从来都没有把皇帝权威当一回事,只要自己过得舒服和顺眼就行。
他甚至让文武百官和宫人见他不需要下跪,平时在宫中那些宫女太监犯点非原则性的小错误也从不惩罚,可谓是仁君典范。
“监国殿下,太子殿下到!”
高时明拿着麦克风大喊。
外面的大喇叭声音滚滚,可比以前洪亮得多。
“参见监国殿下,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拱手行礼高呼。
“保持好姿势啊。”
朱云峰掏出手机,背对着下方群臣,把手机高举来了张自拍。
后面的背景是下方群臣们拱手行礼的姿势,周围有侍卫站岗,太监陪同,俨然一副早朝的景象。
“咔嚓”一声。
又一张上早朝的自拍拍下。
‘可惜了没网。’
‘不然发个朋友圈,怀念一下当初上朝的日子。’
“这个时候的职场还是简单,干得好升职,干不好简简单单砍个头而已。”
“嘻嘻。”
朱云峰嘿嘿一笑,把手机收起来,这才坐到了自己的龙椅上,双手虚抬道:“平身。”
“谢殿下!”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高时明大喊。
户部尚书倪元璐站出来说道:“殿下,今年夏税收上来后,经过户部统计,田赋、盐税、商税为一千二百七十万两白银,其中田赋为五百七十二万两,盐税三百六十........”
‘就这么点?’
朱云峰心里想着,嘴上却说道:“嗯,今年是战乱刚刚平息的第一年,全国正在大范围减免赋税,与民休息,有这些已经不错。目前已经不用再打仗,也不用再给皇室藩国支出,那么剩余的国库支出就主要先用于官员俸禄,范景文。”
“臣在。”
内阁学士范景文站出来拱手。
“你历任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对兵部肯定很熟悉,由你牵头去查一查这些年朝廷欠的各地兵马饷银,再好好普查一下各地军队人员,往死里查吃空饷、不发饷的行为,那些克扣粮饷的将领捉拿下狱审问,非特殊原因一律处死,之后确定好人员,补发这些年朝廷欠下的饷银。”
朱云峰叹道:“朝廷这些年日子不好过,崇祯又是个糊涂虫,让将士们不仅饿着肚子打仗,连家人都顾不住,这是朝廷的过失。现在朝廷缓过来了,可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包括卢象升等战死沙场的将士都要给抚恤,要给追赠,家人都要妥善安置。这些年的赋税主要用途就在这里,明白了吗?”
“是。”
众人纷纷应下。
目前大明虽然已经恢复了稳定,但财政还是相当困难。
后世网上说崇祯朝每年财政收入才三百多万两白银,比万历年间少了一千七百万两。
实际上这是个谣言。
根据黄仁宇、万明、李伯重等历史学家、教授的著作,都可以研究出当时一年财政收入应该在1500万两到2000万两白银之间。
其中社科院历史教授万明在《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著作中估算崇祯末年实际白银收入约1800万两。
所以崇祯朝一年财政收入,包括夏税和秋税以及加征的三饷,财政收入不算低。
但与之相对的是支出严重。
包括皇室、藩国支出,军队支出,官员俸禄支出,每年支出接近4000万两白银,造成严重赤字。
除此之外,逃税漏税问题极为严重。
地主豪绅把税收转嫁给自耕农百姓,盐商茶商矿商丝绸商瓷器商等所有商业税务都极低,导致南宋时期最高时84.7%的非农业税,直线下降到了5%。
老朱在江南地区,砍了大量地主劣绅以及偷税漏税的商人脑袋,又分发土地,扶持自耕农以及本份纳税的商人,慢慢恢复农业和商业。
并且现在全国各地也正在施行这一套流程。
汤和辐射四川云南,徐达辐射湖南两广贵州,李文忠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冯胜辐射湖北河南,傅友德辐射陕西山西甘肃。
朱云峰自己则管河北山东。
这样全国性的一场土地与商业大改革就在今年轰轰烈烈地完成。
根据统计,全国砍掉的贪官污吏、地主劣绅、恶霸乡匪、偷税奸商多达上百万之多。
大量土地被分配出去,由官府牵头来统一经营粮食和食盐,又广泛推广高产作物,以此保证物价稳定。
只是今年毕竟是治理的第一年,农业和商业还没完全恢复。
加上朱云峰取消了三饷以及大量苛捐杂税,又在全国性减免赋税,轻徭役与民休息。
导致虽然现在已经可以全国性进行农业与商业收税,以前那种偷税漏税的行为少了许多,却也还是跟之前一样,能收上来的税很少。
今年夏税才一千二百万两,而秋税比夏税会少很多。小冰河时期,很多地方秋冬季节无法种植粮食,就更加严重。
因此预计今年能收上来的税恐怕还是1800万两左右,跟往年差不多。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
往年是有三饷加派,才堪堪能到1800万两。
今年取消了三饷还减免那么多赋税依旧能跟往年齐平,加上查抄的那么多贪官污吏、地主劣绅、恶霸乡匪、偷税奸商的家产,能接近上亿两白银。
在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供养宗室的情况下,大明只要不作死到学秦始皇隋炀帝,搞一些极为夸张的国家级工程,少折腾少挥霍,就这些存款都能顶很久。
接下来就又是一些其它政务,朱云峰已经极为熟稔,一一处理好,直到中午时分,才退朝办公。